劉紹君
摘 ? 要:隨著生產力水平的穩步提高,現今的社會出現了新的經濟形態,如“互聯網+”、大數據等,對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進行沖擊,改變了傳統的經濟發展觀念,也對廣大工作者的就業、創業、生活帶來了多方面的影響。企業在應用“互聯網+”后,在市場占據了強有力的競爭優勢。但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還存在著諸多的結構漏洞與管理欠缺,企業管理者應從長遠發展的角度考慮,把握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的設計構建,協調其與組織管理機制的沖突和矛盾,注重企業內部運行過程中要權責分明,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企業內部控制體系構建問題的產生。本文就從企業內控體系存在的問題出發,對“互聯網+”背景下企業內控體系構建進行研究。
關鍵詞:“互聯網+”;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研究探討
“互聯網+”是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它的提出代表社會進入一種全新的時代,充分將市場各個傳統的行業與互聯網相結合,發揮出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集成優化作用,提升了實體經濟的創新力、發展力?!盎ヂ摼W+”模式下的經濟市場為了適應創新發展的要求,傳統模式的企業進行轉型改革,均衡了互聯網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差異,對企業內部控制與管理機制的弊端漏洞進行具體化的研究與分析,促進企業的轉型發展,實現國家經濟改革的目標。
一、“互聯網+”和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內涵
(一)“互聯網+”模式
它從總的意義上來講是代表一種新的經濟發展形態,將互聯網創新之后的成果運用于經濟社會各個領域當中去,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也將互聯網作為發展實現的工具,創造出新業務、新模式、新產品。從具體的意義上來講,“互聯網+”就是互聯網技術與傳統實體的企業的融合與運用,“互聯網+旅游”、“互聯網+美食”、“互聯網+醫療”等等,它具有六大特點,開放融合、創新驅動、結構重塑、尊重人性、生態開放、連接一切可創造的,傳統企業充分結合互聯網,深度改革企業的運行模式與管理機制。
(二)企業內部控制體系
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第一要素是內部環境,即企業的治理機構、權責分配、人力資源政策等等,第二是風險評估,第三是根據風險評估的結果,制定可控制范圍內的措施,第四是信息的收集、企業內外部的溝通,第五則是內部監督,為達到企業的良好運行和經濟效益最大化,“互聯網+”背景下企業的內控體系有了新的制約、調節和管理的要求。
二、“互聯網+”背景下企業內控體系的問題疑難
(一)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不足
“互聯網+”與傳統企業的有機結合,推動了企業經濟發展模式的創新,但外部的創新也需要內部的合理控制與管理。由于大部分企業為追上“互聯網+”的改革腳步,直接套用泛濫的模式,忽視對風險的評估預測和可控方案的制定,決策層也疏于約束控制,沒有明確的政策法規導向,目前,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雖然有大致的一個框架,但是并沒有作用于具體的實踐成果創造中,管理機制也沒有嚴格的約束力,兩者沒有相輔相成,內部控制的制度要與監督考核相結合,成為約束力,做到內部控制體系的完善與落實[1]。
(二)內控體系與組織管理機制存在矛盾
國家政策下,中大型企業是必須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但是企業內部并沒有明確條理性的組織管理規定,內部控制制度是國家宏觀政策下對經濟市場的考慮,而企業內部的組織管理機制是根據本企業對自身發展做出的內部具體規定,目前,“互聯網+”下,企業傳統的工作設置發生了變化,部門職能的劃分與兼并沒有清晰的界限,權責不明,要將內控范圍的內容與管理機制涉及范圍分清,內控制度與組織管理機制條例分清。
(三)“互聯網+”背景下企業內部控制認知不足
企業管理者側重了財務的控制,同時,為直接快速的達成企業的經濟效益,不落后于經濟新形態下的改革與發展,將企業自身產品的生產研發和市場開拓作為重點,但是忽視了管理制度的注重,有效的管理與風險的評估同樣重要,資源的優化配置、高效的生產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都是企業內部控制的內容[2]。
三、“互聯網+”背景下企業內控體系的構建優化
(一)“互聯網+”背景下的企業內控體系要原則統一
內控體系堅持為企業服務發展設立的初衷,要涵蓋全面性,除了企業的財務系統方面,企業的各個環節都要予以重視,完善高效、設計優良才是內控體系設計需要注重的,因此,在約束管理決策管理層的同時,還要加強對在職員工的約束與鼓勵。
(二)有機結合內控體系與組織管理機制
二者的實施都是為了企業能在保證堅持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做到提高企業競爭力與管理水平,實現“互聯網+”模式的改革。內控體系是企業運營管理中的一部分,與組織管理機制要相輔相成,企業管理部門要對二者進行統一的管理,避免工作的重復與沖突,增強企業的利益收入。
(三)“互聯網+”背景下權責分明
加強企業員工互聯網的應用知識儲備和應用技能培養,熟悉自己的工作職務內容和流程環節,有工作責任感。另外是加強各部門崗位的職能劃分,有明確的隸屬關系,并接受上級和下級的共同監督,公司網絡信息安全管理系統要有權力限制,以免信息泄露風險的產生[3]。
(四)深化“互聯網+”背景下的科學內部控制體系認知
企業的管理者要關注實時的國家政策變化和市場經濟狀態的波動情況,對國內外的相關學術研究動向與結果進行及時的整合優化,考慮企業的全方位現狀之后,進行內控知識體系的內容補充。
四、結束語:
“互聯網+”模式下,傳統企業的轉型改革在注重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同時,要完善與落實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才能真正實現企業“互聯網+”的轉型和長遠利益的實現,推動新經濟形態的發展和國家生產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鈺. “互聯網+”背景下企業內部控制建設思考[J]. 中國市場, 2017(28):157-159.
[2]余志林. 互聯網+時代企業內部控制研究[J]. 財會學習, 2017(13):245-246.
[3]梁清蘭. 新形勢下企業內控體系構建策略探究[J]. 當代會計, 2017(6):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