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書燕
摘要:本文先對高校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及其關系進行分析,然后在建設完善的風險管理理念以及建設高校風險管理和預警體系等相關基礎上,對在高校內部控制基礎上進行風險管理措施進行詳細闡述。希望能以此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參考和啟發。
關鍵詞:高校;內部控制;風險管理
在21世紀以后,高等教育就步入了快速發展時期,高校數量和規模也在不斷增多和擴大,各個高校與教學單位的在校人數也在不斷增多,高校建設與發展為社會和經濟發展培養了很多人才。但同時,高校也出現了辦學主體多樣化和經費來源多渠道化,以及體制結構復雜與競爭激烈等相關特點,這些都讓高校面臨著很多風險。特別是在高校資金籌集、經費運用和財務管理等方面的自主權不斷擴大,這讓高校的管理逐漸市場化。在這種情況下就要通過內部控制,以此增強風險管控工作。所以,本文對高校內控和風險管理進行研究有一定現實意義。
一、高校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意義和關系
高校內部控制,是高校為了實現經濟活動合法合規,保障資產安全和有效使用,保證財務信息精準真實,防范舞弊與腐敗,提高管理活動的效果而制訂的一系列控制方法,實施措施和執行程序。而風險管理則是指怎樣在一個客觀意義上存在風險的環境中,將風險降到最低的管理過程。高校內控和風險管理都是由高校管理人員共同參與的,其都是把高校經濟業務作為處理內容,從而建設完整且綜合的管理體系,以此將學校戰略與規劃落到實處。從這方面來看,高校內控與風險管理主體和客體是一樣的。高校內控與風險管理是一種動態與靈活的治理過程,這兩者的目標和職能有一定的聯系,比如環境、風險預估以及控制活動等是內控與風險管理的相同內容,但是這些卻只是風險管理中構成元素的一部分。除了這些內容以外,高校風險管理還包含了目標制定以及風險反饋等,在風險管理過程中,內控是一個重要環節,風險管理覆蓋了內部控制,風險管理也貫穿于整個管理過程中,在進行風險管理時,內部控制工作也在跟著進行,這兩者實際上是一個統一的有效機制。所以,高校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理應結合成一體實施,這樣才能夠讓工作更加全面。
二、高校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的現狀
(一)高校風險認知薄弱,風險防范欠缺
高校因為在以前受到了計劃經濟管理制度的影響,所有的教育經費和招生就業計劃都是由國家統一分配,學校事業支出不需要對成本加以核算,也不用對學校辦學質量進行評估。在這種情況下,高校風險認知也比較弱,風險防范工作也不全面。在改革開放之后,社會環境正在不斷的變化,社會結構也在不斷的重組,這讓高校在市場經濟環境中進行了整合和擴招,在進行教學科研活動的時候,需要進行基本建設、對外投資進行校企合作等相關的經濟活動,每個工作領域與大小事務中都有可能存在風險。所以高校進行風險管理勢在必行,但目前多數高校風險管理理念淡薄,風險防范不足,風險應對策略欠缺。這樣容易使高校面臨財務風險,進而影響高校的事業發展。
(二)內部控制環境存在缺陷
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是高校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的基礎,也是高校整體工作運行的關鍵,內部控制是一個全員參與的過程,內部控制目標離不開單位內部各管理部門的協調與配合,高校由于種種原因,沒有一套完整的內部控制體系,或者說雖然建立了內部控制制度,但流于形式缺少內涵,內部控制執行無力,難以達到內部控制預想效果。
(三)內部控制評價監督機制不完善
只有對內部控制的執行情況進行持續的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才能保證高校內部控制的高效運行。但目前高校大多監督與評價缺乏力度,教育主管部門對高校內部財務控制缺少關注,內部審計部門由于種種原因對高校內控監管不到位,或者說即使發現問題了,由于缺乏相應的懲罰機制,評價反饋也可能得不到有效整改。這最終都會導致財務管理的問題無法得到根本性的解決。
三、高校以風險管理為基礎進行內部控制的措施
在實際工作中應該將內控和風險管理融為一體,將內部控制擴展成為更全面的風險管理,在風險管理基礎上進行內部控制工作。
(一)建設完善的風險管理理念
高校風險管理是一個逐步進行的過程,風險管理工作實施基礎是在內控環境中,環境構建主要在高校管理人員和員工能否認知到風險管理重要性。在實際工作中,高校要對治理機構進行優化和改善,使其能夠滿足當前大學生態治理的內在需要,并且迎合高校行政化改革的趨向,確定高校管理人員在內控和風險管理中的責任,并且在制度與思想上加強管理層對風險管理的重視。在這其中要全面推行風險管理和崗位責任的落實,讓風險部門的防范轉為全員防范,把內部控制管理從個人行為轉為整個單位的行為,讓內控管理水平更高。管理層還需要增強對教職工風險文化的教育,把風險管理與內控理念融入在高校日常經營活動中,讓教職工認認知到自己在風險管理中的職責,讓內控與風險管理的被動轉換成主動。
(二)完善內部控制評價和監督制度
一個優質的內控系統,需要監督其中的建設和實施過程。經過監管工作,對內部控制系統知識效果和質量進行評價。因為風險管理運行機制是在風險管理基礎上構建內控體系,所以需要對內控評價與監督也需要風險管理機構負責。風險管理機構是風險管理工作實施的基礎,在對風險管理機構進行完善時,還需要對內控評價和監管制度進行完善。首先要做的是考慮學校真實情況,讓相關部門領導和專家制定高校內控整體目標,把風險管理思想與高校業務活動進行融合,讓內控目標、風險管理以及內部管理機制結合為一體,讓高校相關工作更規范。高校還需要在風險管理評估方面入手,在學校開實施相關的工作。依據自身情況,明確風險控制環節,對機構中各個部門和崗位的職責進行分解和落實,并且要對各個單位和各個部門的控制情況進行檢查與評價。在這其中可以實施自我評價方式,采取定期評估內控有效性的方式,在此基礎上加快內控目標的實現。內控是一種長期性的工作,其貫穿于高校的整個管理過程中,只有進行全過程的控制,才能夠將風險管理工作落實,進而實現內控日常化與規范化目的,把內控與風險管理有效融合在一起。
(三)建設高校風險管理和預警體系
將風險管理為基礎進行內部控制工作,最關鍵的不是控制行為,而是防范風險。在高校內控與風險管理工作中,需要建設預警體系,這是高校工作發展的必然。首先要做的是構建全面、全過程的風險管理方向,不但要在高校融資投資等工作中進行財務風險預警,還需要在教學、科學研究以及招生就業等方面也要進行管理工作。高校風險管理并沒有固有模式,在實際工作中不能生搬硬套相關的模式,而是需要根據自身不同的特點,綜合實際情況,使用綜合評分方式進行,在此基礎上,構建全程風險監控與預警機制。只有這樣才能夠讓機制更加符合學校本身的管理工作和發展。經過對相關信息的收集,構建風險預警指標體系,以此對高校發展與運營過程中的指標進行動態追蹤,從而進行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監控。最后,還需要對高校預警機制工作過程進行完善,對預警風險分析評估與工作制度進行優化,讓風險可以被及時的發現,并且將風險進行及時解決,以此讓高校風險管理工作的質量更高,促使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四、結束語
內控與風險管理是高校的重要工作,這兩方面的工作過程與目標都是一樣的,所以在實際工作中,可以將這兩種工作結合在一起,將風險管理作為基礎進行內控工作,通過對風險管理理念的完善,對風險管理和預警體系的建設以及對內部控制評價與監督制度進行完善,在此基礎上讓高校內控與風險管理工作更加規范,對高校所有經濟活動進行規范,進而促使高校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郭長安.基于風險管理理念的高校內部控制建設[J].中國集體經濟,2016 (3):130-131.
[2]張稀.對高校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思考[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7 (15):4-4.
[3]章華.關于高校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問題的研究[J].經貿實踐,2016 (14).
[4]孫支南,王超輝.論高校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J].高教探索,2016 (1):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