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階段,我國光伏發電技術,光伏年度發電量及新能源發電占比已經有了很大進步,能夠有效應對電能消耗需求,避免出現較多不可再生資源浪費情況。此次研究主要是探討分析新能源光伏發電站發展現狀以及應用,希望能夠對相關人員起到參考性價值。
關鍵詞:新能源光伏發電站;發展現狀;應用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05.185
1 新能源光伏發電站發展現狀分析
1.1 光伏裝機量發展現狀
按照2017年國家能源局統計報告能夠看出,我國光伏發電累計總裝機容量已經高達135.25GW,在世界范圍內排列前列,2017年新增集中式光伏發電裝機容量33.62GW,分布式光伏發電站為19.44GW,裝機的重心由西北向中東部轉移。在此期間我國建設光伏發電站的區域光伏發電系統的運行狀態良好,但各區域光伏發電實際利用小時,由于電網斷面受限,部分地區實際利用小時未達設計利用小時數,總體看2017年光伏總發電量超過1182億千瓦時的發電量,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集中式光伏發電站。
1.2 開發和利用新能源
應用新能源具有多種應用方式,包括光伏發電和風力發電、光熱發電、地熱等等。近年來國家提出了“金山銀山就是綠水青山”的發展理念,在環境保護,能源節約以及智能化發展方面涌現出了非常多的新型技術和研究成果,使新能源光伏發電站的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在技術應用方面,不斷創新發展。從組件轉化率、逆變器智能化、箱變數控化以及智能化輸配電技術的應用,使得光伏產業處于技術發展的前沿,能夠適應電網要求,國家從電網層面降低棄光率,從消費終端制定新能源電量消費配額制,為未來新能源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1.3 新能源光伏發電站存在的問題
我國新能源光伏發電站在發展期間也出現了較多問題:第一,技術問題:相比于發達國家來說,我國新能源光伏發電技術還處于相對落后階段,國家對于新能源光伏發電技術的重視程度仍然不夠,因此在技術發展方面存在較大局限性,尤其是組件轉化率較低,還有一方面原因是新能源光伏發電技術的開發成本比較高。第二,成本問題:我國當前所建設的新能源光伏發電站還存在較大發展空間,相比于風力發電機來說,總裝機容量還是比較少,在發電成本上為4元/千瓦時,明顯高于煤電車、風能發電以及生物發電成本。近些年,我國在新能源光伏發電成本上有了較大進步,當前成本價格已經降低至1元/千瓦時,相比于普通發電成本來說無顯著差異。第三,規劃問題:發達國家具備完善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配額機制,相關部門也針對新能源光伏發電站給出了一系列優惠措施,建立和完善了市場標準。但是我國在新能源光伏發電業中仍然缺乏統一的標準和規劃,沒有注重市場規劃化管理,導致新能源光伏發電行業缺乏培育政策和鼓勵措施多變,具體表現在制約部門較多,國家電費補貼到位遲緩,光伏發電并網手續復雜等,嚴重影響了新能源光伏發產業的發展。
2 新能源光伏發電站的應用分析
2.1 集中式新能源光伏發電站的應用
在集中式新能源光伏發電站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地面光伏發電站,其主要應用形式為平地光伏電站,山地光伏電站以及水上光伏電站。在實際應用期間,設計人員能夠充分利用荒漠土地和荒地荒山等區域,在建設新能源光伏發電站時能夠不斷完善和改進光伏發電系統,提供智能化供電可以實現少人值守甚至無人值守遠程供電服務。
在我國西北地區已經大規模建設新能源光伏發電站,國家對光伏發電給予了相應的政策傾斜,由于西北地區的新能源光伏發電站實際投產規模較大,因此需要全面分析該區域發電站的應用特點。新能源光伏發電站項目建設特點表現在占地面積比較大,較高的安裝容量,因此一般建設在人煙稀少、地域開闊地區。新能源光伏發電站在日常運行時需要派遣專人維護相關附屬設施,開展生產運維,以保證光伏發電設備正常運行發電。
2.2 分布式新能源光伏發電站的應用
在分布式新能源光伏發電站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光伏建筑一體化,因此光伏發系統通常與建筑相結合,此時所生產出的電能能夠實現就近調配和使用,因此新能源光伏發電站的應用和運營原則在于就近消納和自發自用。
在對某地區所建設的分布式太陽能光伏發電站的應用進行分析,該地區政府部門下發了較多針對光伏產業發展的政策和措施,尤其表現在屋頂光伏發電站方面。光伏建筑一體化主要是建筑物上所建設的光伏發電系統,能夠與新能源光伏發電站進行并網連接,共同建設在建筑屋頂。在安裝光伏組件時可以利用直接安裝方式,這樣能夠避免使用大量的光伏支架。對于彩鋼瓦屋頂等建筑可以應用該種安裝方式。如果建筑屬于水泥屋頂,則需要利用配重式方式進行安裝。在安裝光伏組件時可以通過水泥噸和水泥條基等輔助工具。由于新能源光伏發電站的應用效果良好,因此被部分應用在屋頂類發電站中,能夠有效促進我國環保事業的發展,并且不會產生廢棄物和噪聲污染。采用屋頂類裝設方式能夠處理局部用電緊張問題,其自發自用方式能夠降低用電開銷,可以將多余的電能轉化為實用經濟,并且在運行維護方面具有重大優勢。屋頂類新能源光伏發電站由于沒有設置運動部件,因此不會產生較大損害,可以實現無人值班。
從屋頂類新能源光伏發電站的應用分析可以看出,我國在建設北京奧林匹部分場館項目中也應用了新能源分布式光伏發電站,在實際建設期間將建筑設計與分布式光伏發電設計同步進行,利用安裝和作業方式能夠將新能源光伏發電系統與建筑合二為一,確保建筑實現發電功能,同時降低建筑室內耗電率,提高節能效果具有廣泛的推廣應用價值。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此次研究深入分析了新能源光伏發電站的發展現狀,在此基礎之上分析了發電站的實際應用。但是在實際分析期間也出現了較多問題,我國在建設新能源光伏發電站時與發達國家存在差距,因此政府部門需要提升對新能源光伏發電站的重視程度,將其應用在社會生產生活的供電工作中,這樣能夠有效開展我國不可再生能源的節約與環保工作,對社會經濟的發展也產生一定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閆俊明.新能源光伏發電站系統智能綜合防雷技術探索[J/OL].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8,12(11):122.
作者簡介:楊瑞(1983-),男,陜西榆林人,本科,工程師,主要從事電氣專業光伏新能源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