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振東

在經濟可持續發展過程中科學經營與管理森林資源是關鍵保障。建設生態的重要物質基礎是森林資源,是發展林業的基礎。應科學構建科學發展觀,基于經濟可持續發展深刻理解管理森林資源的作用,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協調解決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科學化解各類矛盾。本文針對森林資源管理工作,基于我國林業產業情況,提出林業管理的重要性與建議。
我國擁有非常豐富的森林資源類型,人們的生活與生產工作都需要將其作為基礎,森林屬于可再生資源,其中林木的成長需要較長的時間,可能經歷10-20年的時間,一旦遭遇破壞,恢復工作非常困難。因此,開發與應用資源絕不能超過自身的承受范圍,如此才可以推動其可持續發展。
一、林業產業情況
作為獨立且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的林業產業,其包含的內容牽涉到國民經濟產業發展的各方面內容,包括了從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等鏈條式發展流程。按照《中國林業統計年鑒》相關數據可知,計算與分析了林業產業的產值,具體見表1。
二、林業管理的重要性
森林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應當認真做好保護工作,憑借林政管理工作,推動森林資源的健康發展。密切配合林業部門的各項工作,應對生態環境強化建設,真正推動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有效解決發展障礙
在發展林業過程中,不免會出現影響林業發展的因素,比如破壞森林資源與偷獵野生動物等違法行為,基于這一情況,需要嚴格管理林業工作,對這部分行為嚴厲打擊,真正推動發展,為林業資源提供最大的保護。第一,增加宣傳和推廣力度,強化林業資源的保護意識。利用組織會議、新媒體播放和發散宣傳資料等方法,使全體員工群眾形成護林意識,及時舉報違法行徑,幫助管理人員推進工作。第二,依法執政,加強管理。應認真管理林政人員,適時組織培訓工作,提升工作水平,達到依法開展工作的目標。第三,強化管理林政工作,根據法律要求經營管理木材市場,對采伐工作嚴格控制,禁止濫砍亂發問題,同時科學保護林地。
(二)推動林業發展
林業管理工作可以解決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還可以促進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在發展過程中必須有效結合林政管理,由于發展林業絕不是簡單的繁殖數目,還密切聯系經營管理林業,保護森林資源和野生動植物以及采伐、銷售林木等,只有借助于人為管理才可以保證各項工作正常開展。高質量的管理應避免對林業發展進行人為影響,推動其可持續發展。
三、加強管理的建議
(一)圍繞林權建立管理制度
林政管理過程中林權是根本,脫離了林權,難以保證管理工作的效率。林權作為產權的一種,結合林木的實際特性,隨著時間的延長,林木也體現出不確定的價值。正是這樣,更需要高度關注林權的作用。隨著社會主義經濟的深化發展,迫切需要構建林權管理制度。具體包括:第一,造林初期應對林權有效明確。結合各種狀況,制定客觀的管理手段。對農田林網、河溝等零星散布的樹也要對其權力與責任積極明確;第二,將林權證及時頒發給驗收通過的林場。
(二)加強人員的工作素質
管理工作的好壞與森林資源的健康發展密切相關。所以,除了根據有關林業行政執法制度保護森林資源工作之外,還應積極提升管理工作人員的水平,強化他們的工作素養。部門認真安排工作會議,找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提出改革措施。同時,工作人員不斷提高職業素養,深刻把握自己的工作職責,提高工作水平以及對各項工作權力準確把握。
(三)構建監督系統
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深入發展,使其全方位在社會領域中應用。在監督森林資管的過程中科學利用信息技術,有利于管理人員整體把握森林動態發展特點。當出現干旱現象,樹木發生干枯后缺水問題,相關人員應及時安排搶救工作,防止珍貴林木發生死亡問題,突出了資源的多樣化。
(四)增加檢查生產經營木材的力度
對經營加工林木工作強化監督,根據實施條例,嚴厲懲罰尚未經過上級許可的操作,這對已經得到審批的單位與個人,應對其進貨途徑嚴格控制,防止其在收購操作中發生違規行為。另外,生產經營工作應認真根據標準實施,按照有關制度管理運輸工作。其中,木材檢查站也發揮了重要作用,應對其科學建立,增加建設基礎設施的力度,參照國家要求全面發展。
林政管理人員應全面理解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在平常工作中,不斷強化自身的法制意識,按照國家法律規定,選擇科學手段,提高森林資源的質量,凸顯出多樣性,進一步達到健康發展森林資源的目標。
(作者單位:150411 黑龍江省賓縣大泉子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