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勇 陳啟仲
近年來,我省林業生態保護工作成績顯著,森林面積、蓄積、覆蓋率逐年增加,保護地建設進一步加強,濕地保護和恢復取得進展,森林防火工作成績較大,已多年沒有發生重特大森林火災,有害生物防治得到加強。但在森林資源保護管理上,也存在著不可忽視,甚至非常嚴重的問題。因此,我們必須冷靜對待成績,下大氣力解決存在的問題。
1林業生態保護工作的意義
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林業工作者是這個“主體”的建設者、保護者,是生態建設的主力軍,肩負著重大責任。我省森林覆蓋率、森林蓄積量、濕地保有量、自然保護區數量均位居全國前列,豐富的森林、濕地等生態資源,發揮著保持水土、涵養水源、調節氣候、維護生物多樣性等多重功能,是我國重要商品糧和畜牧業生產基地的天然屏障,在保障生態安全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保護好森林、濕地等資源意義重大。
2林業生態保護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2.1毀林種參和開墾屢禁不止。近幾年,隨著人參價格的上漲,造成了我省人參種植面積迅速擴大,毀林種參、破壞植被的問題不斷發生。據初步統計,全省市縣林區開墾林地種植人參面積1.8萬余公頃,絕大部分是近幾年形成的,其中有一部分是違法違規破壞林地種植人參,一些地方管理不到位,開墾林地的問題仍然時有發生,去年全省開展林地保護利用規劃年度變更調查,發現全省市縣林區有林地面積減少了近9萬公頃,其中林地被開墾是重要原因之一。
2.2違法占用林地日益突出。一些建設項目占用林地,少批多占、先占后批、邊占邊批的現象仍然存在,有的甚至不批也占。省廳每年審核審批的占用征用林地項目200多個,其中有約20%存在不同程度的未批先占現象。目前,全省違法占用林地案件呈逐年增加的趨勢。
2.3盜伐濫伐林木時有發生。在去年全省查處的1349起林業行政案件中,盜伐濫伐林木案件512起,占38%。盜伐濫伐林木的問題還不少。
2.4侵占保護地現象還很嚴重。保護區內違法采石、采砂現象還時有發生;保護區、濕地界限不清;遺留問題處理不力,導致違法行為長期存在;受利益驅使,保護區內毀林開墾、毀林種參、毀濕開墾等問題仍然突出,一些保護區無機構、無編制、無人員,無經費,處于無人管理狀態,亂象叢生。此外,亂捕濫獵野生動物和鳥類問題也很嚴重。
2.5資源恢復欠賬較多。按照森林法及其實施條例相關規定,林木采伐后必須按時完成更新造林任務,但一些單位和個人不僅沒有造林,而且將采伐跡地承包給他人開墾耕種。導致林木采伐后,長期沒有依法更新造林,致使農田防護林網遭到破壞,還有一些違法占用林地案件,森林植被長期得不到恢復。
2.6管理者、執法者不作為,甚至內外勾結。每起破壞森林資源案件背后都存在著一個利益群體。存在著內外勾結、上下串通、內內勾連、外外聯合的問題。有的基層領導、執法者充當保護傘;林政部門、森林公安機關,立案不辦案,以立案應付檢查,“一立了之”,致使違法者逍遙法外,繼續從事違法活動。
3 ?解決問題的對策
3.1著力加強森林資源保護管理。一是堅決停止開墾林地種植人參的作法。要嚴格按照《森林法》及其實施條例、造林技術規程和《黑龍江省森林管理條例》相關規定進行造林;二是加快森林植被恢復。對已開墾的121萬公頃林地,要制定規劃和實施方案,限期還林。并堅決禁止發生新的毀林開墾。三是加大林地內非煤礦山清理整頓力度。堅決禁止在各類保護地、國家級公益林內設置非煤礦山;對現有的采石場要調查核實,非法開采的必須停止違法行為,依法追究責任,限期恢復植被。四是加強采伐管理。集體林的采伐,當地林業站要現場監督,防止濫伐現象的發生;縣級以上林業主管部門要加強采伐更新的監督檢查,確保及時更新。五是全覆蓋監測森林資源變化。利用國家提供的衛片,對變化圖斑進行核實、判讀,嚴肅處理。
3.2強化自然保護地的保護管理。一是開展自然保護地大檢查。主要任務是摸清林業自然保護地特別是自然保護區存在的亂占林地濕地、四至范圍不實、功能區設置不合理等歷史問題,全面掌握各類自然保護地現狀,預防和遏制自然保護地生態破壞問題。二是盡快摸清底數。對各類自然保護地、自然遺產的現狀本底、交叉重疊情況等進行摸底,搞清楚各類自然保護地數量、面積、級別、管理機構配備等基本現狀,為下一步整合、優化和完善各類自然保護地提供決策參考,也為機構改革后各類保護地管理轉隸工作做好準備。三是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要按照國務院公布的面積、四至和功能區劃圖在年底前完成確界立標工作。
3.3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的行為。對毀林開墾、毀林種參、毀濕開墾、盜伐濫伐等案件,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嚴格按森林法的有關規定處理,依法賠償損失,限期恢復原狀,該補種樹木的必須補種,必須讓違法者付出經濟代價,形成經濟震懾。對違法占用林地或者未批先占的,要依法嚴厲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并責令恢復原狀;要建立協調聯合辦案機制,資源、公安、保護等部門要密切配合,根據案情,可采取聯合行動,刑事、民事同步進行,形成合力,起到威懾作用。
3.4加強隊伍建設。抓好林業生態保護,必須要有一支好的隊伍。林政、公安隊伍,要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武裝頭腦,加強學習,熟練掌握并運用林業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要敢于動真碰硬,要有不怕得罪人的精神,勇于與利益集團、勢力集團作斗爭,敢于面對各種挑戰和困難;要辦真案、真辦案;有權必有責、有責必擔當、失責必追究,要抗住誘惑,廉潔、秉公執法。
3.5加強宣傳,營造濃厚氛圍。各地要通過主流媒體、各種渠道和多種方式,大力宣傳林業在生態建設、社會發展、人們生活等方面的作用;宣傳森林在蓄水保土、調節氣候、改善環境中的作用;宣傳林業的法律法規,宣傳植樹造林、保護森林是公民的義務,宣傳破壞森林資源是違法犯罪行為。在全社會營造濃厚的愛林、護林氛圍。
(作者單位:152300 黑龍江省海倫市國營護林經營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