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天穎
摘要:在人口老齡化、特別是高齡化進程不斷加快的背景下,老年人患慢性疾病的概率逐年上升,失智失能老人數量不斷攀升,相對應的失智失能老人對長期照護服務需求也逐年增加。文章以失智失能老人家庭對長期照護服務需求的影響因素為研究對象,采用ISM分析方法,分析各因素間的關系以及各因素對總需求的影響,為長期照護服務的供給提供具有指導性的建議,以期失智失能老人的長期照護服務能夠得到長足的發展。
關鍵詞:失智失能老人;長期照護;服務需求;ISM模型
一、引言
截至2015年,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21億,其中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有近4000萬,占全體老年人口的18%。幾千萬的失智失能老人就意味著有幾千萬的家庭陷入家庭負擔重、子女苦不堪言的境地,而當今中國能夠對失智失能老人進行護理的機構根本沒辦法滿足需求,這樣的情況已經逐漸演變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
完善失智失能老人的長期照護服務體系,首先要了解失智失能老人家庭對長期照護服務的需求。而影響需求的要素又是復雜多樣的,所以需要借助系統工程的方法,綜合運用所學系統工程的理論知識的能力,用系統、全面和發展的觀點分析和解決這一問題。
二、ISM模型的建立
影響失智失能老人家庭對長期照護服務需求的因素之間是一個相互作用、復雜的系統問題。為確定各影響因素間的關聯性和層次結構,將利用系統工程學中的解釋性結構模型對其影響因素進行綜合分析。
運用ISM首先要確定與失智失能老人家庭對長期照護服務需求有關的因素。通過閱讀相關文獻,找出與長期照護服務需求有關的頻率最高的20個要素,再通過五位專家的意見進行修改和補充,最終確定ADL評分、心理健康狀況、配偶情況、子女情況、家庭經濟水平、對長期照護服務的認知情況、服務專業程度、收費水平、政府支持這九個因素。則要素集為以下方面。
1. (S0)失智失能老人家庭對長期照護服務的需求。
2. (S1)ADL評分:ADL即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是一個人為了滿足日常生活的需要每天所進行的必要活動,包括進食、梳妝、洗漱、洗澡、如廁、穿衣等,功能性移動包括翻身、從床上坐起、轉移、行走、驅動輪椅、上下樓梯等。ADL評分反應了失智失能老人的生活自理程度。
3. (S2)心理健康狀況:老年人尤其是失智失能的老人的心理更加敏感、脆弱,很容易產生孤獨、沮喪等負面情緒。心理健康狀態往往影響老人和家人對于護理服務的需求,因為護理人員不僅提供生活照護,他們的陪伴對老人的心理也會產生影響。
4. (S3)配偶情況:失智失能老人的配偶是否健在以及其身體狀況如何也會對護理服務需求產生影響。
5. (S4)子女情況:子女的數量和生活狀態,以及是否愿意照顧失智失能的父母,這些子女情況都影響家庭對于長期照護服務的需求。
6. (S5)家庭經濟水平:照顧失智失能老人是整個家庭的事情,所以整個家庭的收入狀況會對照護服務的需求和種類產生影響。
7. (S6)對長期照護服務的認知情況:長期照護服務在我國的發展還處于初期,大眾對于長期照護的認識大多還停留在花錢請個護工照顧的階段,對于整個長期照護服務的綜合認知情況因各人而異,但是對于這個體系的認知和認可情況會影響對于照護服務的需求。
8. (S7)服務專業程度:包括長期照護服務人員的態度、護理人員的專業素養、照護機構的資質等都會影響失智失能老人家庭對于長期照護服務的需求。
9. (S8)收費水平:失智失能老人的護理很多時候需要專業的護理器具等,長期照護服務的收費的高低也會很大程度上影響長期照護服務的需求。
10. (S9)政府支持:如果有政府對于長期照護的相關政策和支持,那么能夠大大提高大眾對于長期照護服務的接受,所以政府的相關支持對于長期照護服務的需求有著較大的影響。
三、ISM結果與分析
由建立的ISM模型可知,失智失能老人的心理健康狀況、家庭經濟水平、長期照護服務的專業程度、收費水平以及大眾對于長期照護服務的認知情況是中間層直接影響因素。失智失能老人的配偶情況、子女情況、ADL評分以及政府支持屬于全局性影響因素。
從失智失能老人家庭內部來說,老人的心理健康狀況和家庭經濟水平直接影響其對于長期照護服務的需求。而心理健康狀況又受到老人配偶、子女、ADL評分的直接影響,從此可以知道,對于失智失能老人其身體狀況是關注的重點,但是老人的心理健康更需要關注,而往往這也是特別容易被忽視的一點。失智失能老人本身的身體狀態就不是很好,這會導致其自身負面情緒的累積,所以長期照護服務很多時候不僅是簡單進行生活必須活動的幫助和輔助,更是一種陪伴和心理疏導。家庭經濟水平作為直接影響需求的另外一個內部要素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來說,家庭經濟情況較好的家庭會更傾向于找專業的照護人員進行專門護理,而家庭經濟情況較差的家庭一般會選擇家人自己進行照顧。這里以家庭作為衡量收入的單位也是因為照顧失智失能老人通常是一個家庭的事情,老人配偶、子女和老人自身的經濟情況都應算在家庭收入之內。
服務專業程度和收費水平是外部因素,屬于服務供給的范疇。首先,這兩個因素是相互影響的,一般來說服務越專業收費也會相應升高,而收費高的照護服務也會更具專業性。而需求者通常也會比較重視服務的專業性和收費水平。一般來說失智失能程度較高的老人需要的照護服務也是更為專業的,例如腦出血病人出院后的護理往往需要一些醫療知識的人進行照顧,而不是簡單的照顧吃喝如廁就可以的。如果市場沒有能夠提供專業的護理人員那么需求者也往往不會放心將老人交給不夠專業的護理人員。而收費水平也是直接影響需求的一大因素,現實狀況下很多家庭需要專業的長期照護服務,但往往因為收費原因而放棄,所以在推廣長期照護服務是收費水平應該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而政府的支持是直接影響收費水平的因素之一。
在第二層中還有一個單獨的要素,對長期照護服務的認知情況,一般來說,一個較新的東西形成自身體系甚至產業鏈的過程中人們的認知情況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其發展。如果人們對于長期照護較為抗拒或者不太認可那么需求將會受到限制,而當大家對這些服務有了較為理性、全面的認知時才會愿意去接受,需求才會上升。
綜上所述,影響失智失能老人家庭對于長期照護服務的需求影響因素分為家庭的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以及整個社會的認知程度。對于長期照護服務來說,影響需求的因素是其重要的參考指標,只有針對性的采取相應的措施,才能得到不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徐曉君,薛興利.關于老年人長期照護服務問題的研究綜述[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7(23).
[2]竇影.老年長期照護服務體系完善與社會資本干預——基于失智癥老年人的分析[J].社會保障研究,2017(04).
[3]李蒙蒙,楊黎.失能老年人長期照護需求及其影響因素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17(20).
[4]邴程程,陳衛民.借鑒國際經驗 完善老年照護服務[J].未來與發展,2017(06).
[5]張雅偉.城市社區居家失能老人長期照護服務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7.
[6]張化楠,方金,畢紅霞.老年人社區醫養融合養老模式選擇意愿影響因素分析——基于ISM-AHP方法[J].西北人口,2016(04).
(作者單位: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