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通
摘要:我國政府在進行稅收征管的過程中,稅收是最常用到的一種工具和手段,稅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政府人員對社會財富進行再分配。所以,要想從根本上解決我國在稅征管上存在的問題,就必須對我國稅收制度進行改革,確保其實施的公平性和合理性。除此之外,還要對稅收結構進行調整,確保稅收比重的合理性。以下主要介紹了我國稅收征管機構直接征稅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期找出并改善我國現行直接稅收征管的主要對策。
關鍵詞:直接稅征管;問題;對策
一、當前我國在直接稅稅收征管上存在的問題
(一)直接稅占比較低
目前,我國的現行的稅收征管力度絕大多數集中于間接稅上,其中,增值稅、消費稅和營業稅三者之和約占總的征稅額的70%,而直接稅中,企業所得稅以及個人所得稅之和僅占25%左右,除此之外,還有小稅種的存在。從上面的討論中,我們可以發現,我國目前正在實施間接稅制。根據有關規定,對現行的所有稅種進行分類,我國將18種稅種平均分為直接稅和間接稅。我國將直接稅分為以下幾種: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耕地占用稅、土地增值稅、契稅、車船稅和車輛購置稅;將間接稅分為以下幾種: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關稅、資源稅、煙葉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印花稅和船舶噸稅。從2003年至今,我國在間接稅上的收入在逐年下降,但基本上都維持在70%以上,直至2017年全國稅收收入總額172567億元,其中直接稅收入63845.4億元,約占稅收收入總額的37%;間接稅收入108721.6億元,約占稅收收入總額的63%。從前幾年直接稅收入的數據來看,其在稅種中所占的比重正在逐年增長,與此同時,間接稅的比重在逐年下降。
(二)直接稅中高收入人群對個人所得稅與低收入人群所做的貢獻存在一定的差距
通過我國官方公布的2007-2011最高收入戶城鎮居民家庭收入情況可以發現,我國居民的工資收入在逐年下降,而投資性和財產性的收入成了其工資的主要來源,大多數都來自于房地產領域或者金融市場,但是他們收入所用到的稅率階層要低于工薪勞動者適用的稅率階層。因此社會上普遍感覺,普通的中產階級成為納稅的主力軍,而富人則有豐富的手段和工具避稅節稅不交稅。當前,我國實行的直接稅制度不但能縮短我國現存的貧富差距問題,而且還使得稅收調節速度越來越快,進而加劇了我國在收入分配上的差距。
二、我國直接稅在進行改革之后對不同類型企業在稅收方面產生的影響
改革后的企業直接稅對企業的稅負影響較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我國直接稅征管改革后對研發型企業產生的影響
對研發型企業來說,無論是研發新型產品或是工藝,都需要納入企業所得稅中來進行稅款繳納。在我國,直接稅征管改革完成之后的企業所得稅中明確規定,倘若企業聘用殘疾人作為員工或者國家鼓勵就業的其他人、研究新項目的開發費用,可以在納稅環節得到扣除。這一政策的出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研發型企業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并且還能夠幫助我國的弱勢群體,甚至可以提升研發型企業在市場上的地位。在改革后實行加計扣除的政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企業所得稅的納稅額。
(二)對高新技術產業的影響
李克強總理在某次大會上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一口號的提出,使我國很多具有創新性能力的人員紛紛加入到高新技術產業中,對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有很大的推動作用。除此之外,科學技術也在逐步發展,并且在我國的經濟上有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另外,高新技術產業在我國企業中飾演的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所以,就需要國家相關部門加大對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視,推動其發展。在對我國直接稅進行改革之后,有關高新技術產業的稅收優惠政策也隨之出現,這對我國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有很大的幫助。但是,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在創新技術上的能力與其他國家仍有很大的差距。比如,美國以及其他發達國家。針對這些問題我國相關部門已經出臺了諸多扶持政策,為打造新一代具有強大科技競爭力的高新技術產業打好基礎。
(三)對小型微利企業的影響
在對直接稅制度進行改革之后,小型微利企業也因此受到了其影響。對小型微利企業的優惠政策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企業的發展,同時還能夠小型微利企業創作以及開發新型產品的積極性,使他們能夠更好地享受國家帶來的政策。除此之外,在對直接稅制度進行改革之后,小型微利企業的發展速度日趨增加,同時,在自主創新方面的能力也在逐漸提高。總得來說,企業直接稅制度的改革,不僅能夠推動各類企業的發展,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
三、對現行直接稅征管制度進行改進、完善
(一)加大企業直接稅優惠
從目前我國過企業的發展狀況分析,我國雖然在高新技術產業以及小型微利企業上實行了的優惠政策,但這些政策在實施的過程中同樣存在不足之處,這主要是因為我國政府對一些地區高新技術的扶持力度不夠,直接稅改革后的政策在實施過程中受到地域的限制。除此之外,我國對享受優惠政策的高新技術產業有著較高的要求,這必然導致一些發展不是很好的企業無法享受優惠政策。這些均會影響我國中西部地區企業的發展,從而會對我國經濟的發展造成影響。
(二)調整直接稅稅種劃分的比例
在推進我國直接稅制度建設的障礙與破解對策研究過程中,應該采取的一項必要措施是,對我國直接稅所含稅種的比例進行調整。在完成直接稅改革制度之后,要確保在實施過程中能夠讓國家財政部處于主導地位,此外,省級政府還需要更加重視如何分配直接稅。總而言之,無論是增值稅,消費稅還是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都對中國經濟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對于這些稅種來說可以適當提高中央政府對其的分成比例;資源稅,財產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車輛和船舶稅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最小,而上述稅收,所以這些稅的很大一部分可以留給省政府。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我國稅收制度的準確實施,同時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對間接的依賴性。
(三)建立完善的企業直接稅制度,避免出現偷稅漏稅的現象
隨著我國各類企業的不斷發展,企業直接稅在所有稅種中的作用也隨之增加,但是,我國在對中西部地區的稅收管理上沒有足夠的重視,這邊會導致我國中西部地區的稅收過少,對其發展有不利的影響。除此之外,我國企業在對直接稅進行分配的過程中沒有明確的規章制度,分配規則比較隨意,這便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工作積極性,從而使得稅收管理無法順利進行。因此,需要有關部門建立完善的企業直接稅征管制度,要能夠明確劃分財政部的職責,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稅收執行力度,推動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
(四)借助當前飛速發展的互聯網技術,推動稅收征管制度的發展
從我國現有的征稅條件來看,我國已具備需要的所有內容。在計算機飛速發展的背景下,合理運用區塊鏈技術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對個人財產以及資本利得進行保護。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對我國直接稅征管方面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第三方涉稅信息上,其對我國提高直接稅比重也有很大的幫助作用。我國是人口大國,因此在直接稅的征稅對象上也比較復雜,在此背景下,借助互聯網技術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解決征稅方面遇到的問題。另外,合理應用互聯網技術,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分配不均的現象,從而使得企業各部門能夠共享信息,從而實現納稅征管的有效進行。
四、結束語
對于我國目前的稅收制度來看,及時建立完善合理的稅收征管制度是很有必要的。對我國稅收征管部門來說,提高直接稅的分配比重刻不容緩。在提高直接稅的分配比重時,可能會受到經濟以及稅收征管方面的影響,因此,需要有關部門克服困難,及時建立有效的征管制度。文章對企業直接稅收的負擔進行了分析,并寫出了影響直接稅的因素。隨后對改革后的直接稅所產生的影響進行了分析。通過對以上內容的分析可以發現,改革后的稅收制度在不同的行業發揮著不同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童錦治,李星.提高我國直接稅比重的難點與對策[J].涉外稅務,2010 (10).
[2]史耀華.中國個人所得稅制度改革研究[D].中國財政部科學研究所,2013.
[3]李春根.中美兩國直接稅收人調節效應及其原因的比較[J].稅務研究,201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