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開 遼寧省實驗學校本溪分校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第二單元課題3講的是制取氧氣的相關知識,通過這一課題的學習同學們學會了根據反應物的狀態及反應條件來選擇制備氣體的發生裝置,為后續課程中制備二氧化碳氣體的發生裝置的選擇做下了良好的鋪墊。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發生裝置有多種,每種發生裝置各具優點,筆者利用生活中的用品制作了具有“隨開隨用,隨關隨停”優點的制取二氧化碳氣體的發生裝置。下面對該裝置進行詳細分析。
1、實驗藥品:大理石或石灰石、稀鹽酸
2、實驗原理:CaCO3+2HCl=CaCl2+CO2↑+H2O
雪碧瓶兩個、吸管一支、輸液管一支、輸液管調節閥一個、膠槍一支、膠棒一支。

1、用壁紙刀將兩個雪碧瓶從中間部分切割開來,將兩個雪碧瓶的底座切割下來。
2、在一個雪碧瓶底座中間部分打一個豆粒大小的孔并倒置放入切割下來的雪碧瓶中,將另外一個雪碧瓶底座用膠槍粘合在雪碧瓶上。
3、在兩個瓶蓋中間打孔,孔徑與吸管直徑相當,將吸管用膠槍粘合在下面瓶蓋的小孔處,在吸管的下端用膠槍粘合上一段軟管。
4、將吸管插入到下面裝置倒置底座的小孔中,讓軟管與裝置底部接觸,將瓶蓋擰緊。
5、將另一個擰緊瓶蓋的雪碧瓶用膠槍粘合到下面的裝置上,最后在下面裝置的一側打小孔,小孔直徑與輸液管直徑相當,用膠槍將輸液管粘合到小孔上,將輸液管調節閥裝到輸液管上。
6、將裝置上口放在家中的熱鍋上,使塑料變軟,讓邊緣變得圓滑。在邊上剪下一塊塑料形成一個小口,便于傾倒液體藥品。
1、制作過程多次用到壁紙刀切割塑料瓶,塑料較厚,切割難度較大,可以用鐵釘或鑷子在酒精燈上加熱后,在塑料瓶子上燙出一個小孔,再沿著小孔用用壁紙刀切割。
2、加熱膠槍后,不要觸碰它前面的金屬部分,容易燙傷手。擠壓膠的過程中動作要迅速,以防膠變干。固體膠棒融化后,迅速將膠擠壓到塑料間的連接處,用固體用具將膠壓平。
3、兩個瓶蓋及其中一個塑料瓶底座均需要打孔,三個小孔應該在同一條直線上,提前做好標記后再打孔。打孔前一定要確定好直徑,可以用不同直徑的鐵釘在酒精燈上加熱后,用熱的鐵釘將塑料燙一個小孔。
1、檢查裝置的氣密性。連接好裝置,關閉輸液管的調節閥,用盛有水的燒杯從上面的裝置向裝置中注水,一段時間后,裝置內液面穩定,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2、關閉輸液管的調節閥,打開下面的瓶蓋,向下面的裝置內添加塊狀大理石,將瓶蓋擰緊,向上面的裝置內添加稀鹽酸,打開輸液管調節閥,稀鹽酸流到下面的裝置內與大理石接觸,有大量氣泡產生,反應發生。關閉調節閥,下面裝置內液體藥品倒流回上面的裝置,與大理石分離開來,反應停止。
1、通過打開和關閉輸液管調節閥達到隨時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的目的。
2、本裝置操作簡單易行,實驗現象明顯,清晰可見。
3、可以通過瓶子的大小調節藥品的用量,適應不同實驗要求。
在實驗教學中,通過使用教具演示實驗或者學生親手實驗,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實驗探究的興趣,學生通過動手實踐、對比觀察、歸納總結,提升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另外,自制實驗教具,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也是訓練提高教師各方面能力的過程。
總之,自制教具不但對提高教育質量有好處,而且對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學生素質的培養有好處,是教學科研成果的重要形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