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一智
摘 要:“政治”這一詞語在以往的人們眼中看來似乎永遠是戴著神秘的面紗,是神圣而不可褻瀆的。殊不知正是政治構成了我們人類社會生活的一個重要的方面,構成了我們生存與發展的基本條件,深刻地影響著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政治社會化”作為政治領域的一部分,對我們的生活也起著重要的影響作用。雖然這種影響會有好有壞,但不可否認的是政治社會化已經與我們的生活融為一體。只要是生存在人類社會中的正常人,就必然的會受到政治社會化所帶來的影響。教育作為政治社會化的一個重要途徑也在反映著其利與弊,好與壞。教育事業能夠正常發展,能夠真正地為國家培養出忠誠的接班人,這才是政治社會化的成功體現。這也是一個國家能夠穩定,社會能夠和諧的重要表現之一。
關鍵詞:政治社會化;教育
一、引言
政治社會化是每一個統治階級都必須要做的事情,這也是政權鞏固的必然要求。對于一個國家來說,沒有政治社會化是不可思議的。社會的核心價值觀以及社會成員的理想信仰等都是政治社會化的具體表現,是其最終影響結果。而最直接的能夠讓社會成員接受統治階級的政治理念、理想信念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教育。我國的教育事業雖然相對于西方來說起步較晚,但是在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政府都很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到了21世紀,在經濟全球化、高科技迅猛發展的背景之下,我國更是將國家財政的大量資金投放到教育事業上,力圖打造世界的文化強國。我國對于教育事業發展的各種扶持政策更加說明了教育在政治社會化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文明古國,我們應當有著足夠的自信,積極增強國家的文化軟實力,這不僅是國家安全、社會穩定的要求,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保障。
二、政治社會化與人類社會
(一)政治社會化的含義
對政治學科知識有所了解的人都會知道,政治系統是對于政治生活中出現的一些政治方面的行為的抽象與概括,它具有外化的功能。而政治社會化的含義就是政治系統的外化,是政治系統將自身的對象化于公眾思想意識的系統行為。往簡單的方面來說,政治社會化也可以理解為是統治階級為了維護其自身的統治以及權威,將自身的意識形態、政治學說、價值觀念等灌輸于被統治階級的一種手段和行為。統治階級推行其自身的意識形態即進行政治社會化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達到其政權鞏固的目標罷了。而統治階級永遠只是一小部分人,所以組成人類社會的大部分人則成為被統治階級。政治社會化也是兩個階級的一種相互妥協退讓的關系,統治階級將自身的行為理念灌輸于被統治階級,正是為其生存發展謀求良好的生存環境,進而形成有利于統治階級的社會環境氛圍,鞏固其地位。
(二)政治社會化的影響力
政治社會化作為政治領域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對政治系統的穩定性有著重要作用。政治社會化能夠在全社會范圍內向社會成員宣傳符合其政治系統生存發展的政治觀念以及價值取向等。從而在全社會范圍內形成其特有的環境氛圍,進而就使得社會成員在心理上賦予了統治階級以合理性,統治階級得到社會成員的承認,政治系統才得以平穩運行和發展。政治社會化能夠影響乃至主導社會政治文化的形成維系以及發展。任何一個政權,如果沒有穩定的社會支持,那么其絕不可能生存和發展壯大。當社會文化能夠迎合統治階級的意志,那么這樣的政治社會化才是成熟的,才是成功的,正如我國在全國范圍內推行馬克思列寧主義,正因為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信奉的是共產主義偉大理想,我們才需要共產主義革命思想的指導而并非是資本主義的享樂思想。政治社會化的逐漸深入也是為了為國家培養出足夠忠誠、足夠可靠的政治人。政治系統有進化的功能,所以其生存與發展就必然的要吸收新鮮的血液,一個人也不可能永遠把持政權,因此也要選擇合格的繼承人。只有經歷過良好的政治社會化的熏陶,接受過最可靠的教育的社會成員才有可能會被吸收進入政治權力機構,這樣的政治角色才是政權鞏固、國家穩定的重要保障。
三、政治社會化與教育的相互關系
(一)政治社會化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1.政治社會化推動教育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政治社會化是受統治階級推崇,由政治系統中的權力執行機構來主導的,為的就是要在全社會的范圍內推行自己的政策與主張,要讓人們認可本階級的統治,以便取得其本身存在的合法性。因此,政治社會化便是統治階級對自身存在謀求合理性與合法性解釋的一個過程。教育只是這一個過程之中一個小小的分支。但不可避免的是權力的執行機構推行了政治社會化、對教育事業的扶持能夠使得教育在一定的時期之內獲得到較為快速的成長與壯大。人們常常說道“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在整個人類歷史的演變過程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是一個教育人們由不會到會、由不懂到懂的過程,在這一個過程中人們吸收了外來的思想以及主張,由此來填充自己的知識寶庫并開始形成自己的獨立的思想。因此,在教育的過程之中是最能夠也是最容易同化人們思想的時候。統治階級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將自己的思想理念灌輸于接受教育的人們,這是能夠宣揚本階級立場理念的最好時機,這也是教育事業被統治階級看中,能夠得到長遠發展的重要原因。
2.政治社會化為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政治社會化是政治系統的外化,是政治領域中的一個重要的環節,是能夠維持政治系統穩定的重要保障。教育事業作為政治社會化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同樣對政治社會化的推進有著重要的影響力。因此,反過來講,在政治社會化的層面上來講,政治社會化又能夠對教育事業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政治社會化能夠為教育事業提供穩定的外部環境。統治階級在全社會的范圍之內推行自己的理想信念,為的就是營造一種利于其自身發展的外部環境。教育在宣傳統治階級的理想信念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這就意味著統治階級必須要大力扶持教育事業的發展,讓其更好地發揮作用。在任何一個國家來說,教育事業在正常的情況之下都是得到政府的扶持的。只有真正把教育事業辦得興盛,令教育事業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教育傳播的理想信念真正地深入人心,國家才能夠和平穩定地一心一意搞建設,統治階級的政權才能夠牢牢地掌握在手中。
(二)教育是政治社會化的重要手段
1.教育為政治社會化提供合法手段
政治社會化的途徑有多種多樣,而在眾多的途徑之中當屬教育是最為安全而直接的。教育是從小抓起的,一般來說人們的教育總是分階段而進行的。教育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小學教育、中學教育、大學教育,也有初級教育、高級教育、職業教育等,這些都是教育事業的組成部分。而且在接受這些教育的過程之中人們是直接接受教授者的觀點理念的,這就使得新思想新觀念的傳播變得方便快捷。統治階級通過教育傳播自己的理想信念更容易讓人們接受以及遵循。在教育的主要場所,也就是學校,統治階級通過對老師們進行思想教育,進而讓老師的言傳身教影響青少年學生,而在此傳輸的政治觀念、意識形態皆為官方傳授,因而也就使得學校的政治社會化更加具有合法性。
2.教育具有重要的社會化功能
政治社會化與教育之間具有內在的邏輯關聯性,能夠為教育事業的發展以及教育工作的展開提供良好的理論借鑒和思維模式。而教育事業本身能夠推動政治社會化的開展,也即具有強大的社會化的功能,這是當前我國對青年學生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提高我國青年學生素質的重要途徑。教育對青少年的人生觀以及價值觀能夠起到直接的塑造作用,在此過程之中統治階級將自身的價值取向通過教育向青少年學生直接灌輸,這是政治社會化最為有效的方式。青少年學生經過了系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并能夠將官方灌輸的理想信念化為自身的價值取向,才能夠真正地成為祖國忠誠的接班人,是政治系統中值得信賴的可靠的接班人。
四、當代中國的教育狀況
(一)當代中國教育的可喜狀況
我國作為文明古國,教育事業一直都被擺在很高的位置。由于教育事業與政治社會化之間的特殊的關系,我國古代就有把學校放在政治社會化途徑的十分突出和關鍵的位置上。到了現代也不例外。自從新中國成立一直到21世紀的當代,我國一直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各級政府也同樣出臺了許多政策以扶持教育的發展。到目前為止,我國已經基本覆蓋了全國的九年義務教育,并將之寫入了法律的條文之中。形成了對適齡青少年入學受教育權利的保護。在當代,我國的適齡青年已經大部分進入學校開始學習,文盲比率相對以往已經大大地減少。在整個教育環節中,我國已經逐漸地完善教育制度,以此使得我國的教育事業發展更上一層樓,培養出更加適應現代社會的高素質人才。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我國也未曾放松。思想政治教育課程貫穿每一位青年學生求學的始終。在學習的每一個階段都能夠讓青年學生接受馬克思主義的思想道德修養,從而成為日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的主力軍,成為政治系統中可靠的接班人。
(二)當代中國教育的不足
1.教育投入不足
教育作為一個長期的過程,對于青少年學生有著重要的引導和教化作用,這是一個工作量巨大的過程。因此,在教育事業的發展過程之中必須要有國家的財政支持。而在我國的教育發展過程之中,對于教育事業的投入與西方相比較還是顯得很少。這首先表現為教育經費長期不足。一個是地區之間存在嚴重的逆差,東部地區與西部地區存在較大的差別。誠然東部地區比較發達,但這并不是西部地區必須落后的理由。不發達的西部地區更應該獲得國家更多的資助,以此才能更好地發展,才能保障西部廣闊邊疆地區的穩定。教育投入不足還表現為教師的工資不高。一些落后地區的老師們待遇相比于東部地區簡直不可同日而語,有很多人不想做老師的原因就是老師的待遇不高,教書又辛苦卻又無法取得相應的回報。長期以往,我國的教育事業必將面臨重大危機。
2.教育管理欠缺
在當代中國,教育對絕大多數的家庭來說都是一件喜憂參半的事情。一方面家中長輩希望自己的后輩能讀書而出人頭地,一方面卻又因為昂貴的學費而苦惱。特別是在一些貧困的家庭,這種矛盾更加表現得明顯。誠然我國實施了九年義務教育的扶持措施,但其他各方面的費用仍然使得一些貧苦家庭無法承受,因而就必然地會有人失學,無法完成學業。而在教育機構的行政管理層面,管理不善導致教育未達到預期目的的事情也屢見不鮮。一方面是教育資源短缺,另一方面是教育亂收費泛濫。這些都是阻礙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原因。教育理當是全民的教育,對于所有的國民來說都應該是公平的,正如多年以前反響較大的一篇文章——《北大不是北京人的大學》。這是眾多學子的呼聲,教育公平也應該得到領導者的響應,應該真正的解決這些存在的問題,真正將教育置于全民的目光之下,發展好教育事業,為祖國的建設培養出多大的人才,為政治系統培養出更多更好的接班人!
五、結語
政治社會化是政治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政治系統的穩定性有著重要的影響力。政治社會化是統治階級為了宣傳自己的政治理念、階級主張,以此達到政權鞏固,社會穩定目的的一種手段。教育是政治社會化中一個重要的實施途徑,因此無論哪個階級都把教育事業當做長期戰略,盡力扶持教育事業的發展,在教育機構中推行本階級的政策主張與政治理念,使教育作為一個推行政治社會化的重要的窗口而存在。教育是一個長期過程,對教育的發展必須要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國家要支持教育事業的發展,在財政預算方面多加扶持,只有穩定的教育、可靠的教育才更好的為國家培養人才,為政治系統的生存發展營造出良好的社會環境,培養出可靠的接班人。教育同樣應該是公平的,即使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但作為教育方面來說都應該是共同分享國家發展帶來的成果。教育穩定,學校繁榮,這更應該是全民的追求目標,同樣是統治階級所希望看到的,教育作為政治社會化重要的途徑,穩定發展是對國家最好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