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蓉
2016年秋季起,我校開展了“語文主題學習”實驗,開始了“共沐書香,大量閱讀”之旅,一路走來,力圖改變教師教的行為,成就學生學的精彩。經歷兩年的摸索、實踐,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如今,全校師生以高度的熱情投入到課堂教學教研之中,在全旗營造了“向下扎根,向上生長”的教研氛圍。
一、轉變思想,統一認識
引導教師樹立教改思想,堅定教改信念,樹立大語文觀意識。這改進了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全面提速課堂教學,用大約三分之一的課堂教學時間完成語文課本的學習,其余的時間引導學生自主閱讀“語文主題學習”叢書及名著。教師的任務是教給學生學習方法,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自主閱讀時間,提高學生的閱讀量。
二、聚焦課堂,整體推進
(一)更新教學理念,改變課堂教學模式
1.加強組織領導
我校非常重視“語文主題學習”實驗活動的開展,專門成立了“語文主題學習”領導小組,由教務處王主任擔任組長,定期研究實驗實施工作,指導我校備課組的集體備課和教師的個人備課,指導教師的課堂教學等,組織開展各種“語文主題學習”實驗活動。
2.改革“語文主題學習”備課模式
我們打破了傳統教學課文逐篇備課的模式,備課組根據學生需要和教學實際,從單元整體出發,確定每個單元的教學重點及主題,通盤考慮一個單元的課文教學,結合“語文主題學習”叢書尋找鏈接點,進行單元備課。實現了“主題引領,單元推進”的教學模式,還構建了集體備課流程并定期進行集體備課展示。
3.舉行各種課堂教學研討活動
組建課改教師骨干團隊承擔培訓、示范課、引領課。以教研組為單位狠抓教師集體備課。有計劃地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語文主題學習”教研活動,促進教師快速成長,先后開展研討課、示范課、匯報課、推優課、競賽課等,與當地一小、三小建立聯盟合作校。形成區域聯盟,架起區域間共同研究的橋梁。
(二)“語文主題學習”課型漸成熟
“語文主題學習”閱讀課按一個單元整組備課授課,我們通常用以下幾種課型來完成閱讀教學任務。
自主預習課:認讀四篇課文字詞,把課文字詞讀正確,寫好二分之一生字詞。
預習達標課:解決四篇課文的字詞,把課文讀流利,厘清文章脈絡,寫好剩下的生字詞。
精讀引領課:精講本單元一篇課文,學會學習方法和表達方法,提煉學習方法。“一課一得”,直奔學習重點。
略讀實踐課:略讀其他課文,體會文章情感,鞏固學習方法。
單元拓展閱讀課:用前幾種課型所掌握的方法,互學或自學“語文主題學習”叢書文章,獨立運用學習方法,自主閱讀相關書籍。培養學生的閱讀概括能力和思維發散能力。
單元整理課:用思維圖示來整理本單元的知識點,包括生字、表達方法、篇章結構、文本寓意等。
(三)創新作業模式,激發學習興趣
1.使用閱讀軟件
為了更直觀地了解學生的閱讀進度和閱讀疏漏,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我們充分利用“一米閱讀”軟件,讓學生每天完成“一米閱讀”里的習題,老師檢查并反饋學生的閱讀情況。
2.做思維導圖
教師讓學生把學過的每一個知識點、每一個單元、每一個專題用思維導圖來展現;還讓學生把讀過的整本書做成思維導圖,這樣,學生對學過的知識或讀過的書籍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四)誦讀經典,潤澤生命
隨著“語文主題學習”實驗的開展,學校將叢書中“經典誦讀”納入語文課堂,制訂出第二小學的經典誦讀計劃,與《三字經》《小學生必備75首古詩》等相結合,按年段安排經典誦讀內容。每天晨讀,伴著冉冉升起的朝陽,和著校園內悠揚的樂曲,教室里響起了瑯瑯書聲。
親近國學經典,聆聽生命拔節。“語文主題學習”讓經典誦讀成為語文課堂的一部分,讓民族優秀文化在少年一代繼續傳承,讓師生共同成長,讓校園飄蕩經典書香。正因為有大量閱讀的積淀,2017年我們學校被評為“呼倫貝爾市書香校園”。
三、建章立制,規范管理
(一)教學管理評價
學校實行嚴格的教學管理,建立科學的教學管理機制。平時做好教案的檢查與調控,注重總結與反饋。加強語文學科建設,開展扎實、有效的教研活動。教學校長、教務主任經常深入班級聽課,加大語文學科的聽課力度,并對教師的課堂進行有針對性的評課。
(二)常規教學考核
開學初制定《阿榮旗第二小學“語文主題學習”常規檢查細則》,從計劃、教案、課堂教學、叢書使用、教研活動、學校活動等方面對學校的“語文主題學習”開展情況進行考核評價,考核成績作為質量綜合評價的主要內容之一。
(三)教學質量監測
為了檢測學生“語文主題學習”叢書的閱讀情況,了解學生的閱讀量,促進學生對“語文主題學習”叢書更好地學習,在期末檢測時在各班廣泛征集叢書試題,然后選取內容,出一份20分的小卷,檢測“語文主題學習”叢書的使用情況。
四、樹立大語文觀
(一)專業成長在提速
教師的語文素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語文主題學習”課程實施讓教師多讀書,因為只有豐富自己的知識,才能應對博學多識的學生。教師主動多讀與語文主題學習相關的資料,在閱讀中尋找課堂的策略、方式和工具。在實驗過程中,做到了教材與叢書的整合,與誦讀經典的結合,與語文綜合素養的整合,體驗到成長、成功的幸福。
(二)閱讀習慣在養成
“語文主題學習”叢書中的文章都是專家們根據孩子們的年齡特點精心篩選出來的,是與統編教材相匹配的,在深入閱讀中,孩子們發現這些文章很有意思,從此喜歡上閱讀。班級組建閱讀打卡群,孩子們天天堅持閱讀打卡,養成了每日讀書的好習慣。如今濃郁的書香正在悄悄地溢滿整個校園。
(三)語文素養在提升
“語文主題學習”實驗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增長了他們的見識,學生的語文素養在閱讀中得以鞏固提高。在呼倫貝爾市舉辦的經典誦讀比賽中,我校20名同學演出的《穿行在農歷的天空下》獲得一等獎,學校獲得優秀組織獎。此外,在其他各級征文、書畫、童謠比賽中多次獲獎。
(四)“語文主題學習”與學校德育、美育等實踐工作相結合,落實“大語文觀”
學校通過“好書推薦”讀書交流活動,發動師生共同推薦優秀書籍,形成熱愛讀書、積極向上、團結友愛的校園氣氛;通過主題墻報、書法比賽、經典誦讀比賽、詩詞朗誦主題班會等活動來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在“語文主題學習”的研究之路上,路雖遙遠,但陽光不錯。在未來的日子里,做扎根的教育,做扎根的閱讀,簡簡單單,扎扎實實,相信會有一路的繁花似錦、鳥語花香和我們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