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維和
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很重要,但有些教師卻對教師的主導作用并不十分清楚。傳統課堂中的教師一般是按照自己設定的環節,全面控制課堂,要求學生按部就班地完成自己既定的環節,這種“主導”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主導,真正的主導是:首先,教師善于取舍,知道什么需要自己講,什么不需要講;其次,教師能夠運用正確的教學策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教師的主導作用如果發揮得好,課堂就能達到高效,學生的能力就會有明顯的增長。反之,課堂是低效的,甚至會損害學生的學習興趣。
那么,教師的引導之功體現在哪里呢?讓我們看看河南省林州市侯華麗老師在哈爾濱執教的一節課。
2017年春天,河南省林州市第二實驗小學優秀教師、“語文主題學習”名師——侯華麗應邀到哈爾濱作課。侯老師當時準備了一節《人與動物的故事》,是六年級的。這節課采用了“語文主題學習”的理念,教師帶領學生在課內大量閱讀。可是,沒想到的是,當地臨時給她調換成了四年級學生,且是普通學校水平很一般的孩子。這些學生既不會小組合作,也沒有預習侯老師提前發過來的幾個閱讀文本。等到學生進入會場,侯老師才得知這些情況,當時她也有些擔心上課的效果。但是,侯老師臨危不亂,憑借自己優秀的素養和豐富的教學經驗,在原有教學內容不變的情況下,根據四年級的學情,及時調整教學目標,降低學習難度,竟然將這一節課上得非常成功,讓在場的觀眾明明白白地看到了學生在這一節課上的成長,似乎讓人聽到了竹子拔節的聲音。侯老師不但博得了學生們的喜愛,也收獲了在場全程觀課的教育局局長、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