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江
摘 要:信息時代的到來使得現代社會對人們的信息素養要求較高,各行各業都在招收具備良好信息技術操作水平的優秀人才。這一時代背景就促使信息技術課程成為初中課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值得一提的是,信息技術本身便是最為重要的一種教學輔助工具,所以教師也應該利用本學科的教學優勢,通過信息技術完善學生的信息素養。從通過信息技術改革傳統的互動模式、通過信息技術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通過信息技術優化課程評價手段三個角度分析信息技術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信息技術;整合方法
常規的信息技術教學只是在課堂教學中機械地引導學生操作信息軟件,學生只需模擬背誦即可完成學習任務。然而,在最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教育部已經明確提出了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重要性,鼓勵教師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豐富初中生的自主學習方式(手段),切實提升初中生的信息技術操作水平。因此,教師應該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的豐富性與現代通信溝通的便捷性激發(突出)初中生的學習能動性。由此一來,學生不僅可以學習信息技術的操作要點,還能通過自己的切身經歷感受到信息技術對于個人學習進步的積極意義,從根本上改善自己的學習態度。
一、通過信息技術改革傳統的互動模式
傳統的師生、生生互動模式是在課堂教學中進行的,且大多數互動活動都是以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方式展開的。這種單向的師生、生生互動模式不利于教師及時獲取學情信息,造成了信息閉塞與不流通。但是,借助信息技術,每個學生都可闡述自身的學習心得,與教師、其他同學平等交流,優化課堂互動的一般效果。
就如在“統計分析數據表”一課中,筆者便利用現代通信技術與學生展開了一對一的互動交流。學生可在電腦上登錄QQ、微信賬號,借助聊天窗口輸入自己的學習疑惑,筆者會在消息提醒時及時查看,確定學生的知識內化效率。就如本班有一名學生在學習數據的排序、篩選與匯總知識時,忽視了關鍵詞的輸入與選擇,結果(所以)并未按照問題要求篩選出相應的數據信息。然后,這個學生利用截圖功能拍攝了自己所得到的數據統計結果,將其發送給我,我就能(會)根據學習信息針對性地指出學生的操作問題。如此一來,學生便可快速了解自己的學習不足,及時彌補,跟上教學進度。
二、通過信息技術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
新課改重新規定了初中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指出學生是建構知識意義的主動者,掌握著學習的主動權,而教師則應以合作、輔助、啟發等角色參與到初中生的學習活動之中。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教師不必按部就班地組織信息技術操作教學,而是應該先以微視頻、教學課件等多種網絡資源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以充足的學情反饋確定課堂教學的重點,為學生實現有意義學習做好準備。對此,教師便應合理開發網絡資源,保護初中生的學習能動性。
就如在“在動畫中插入聲音”一課中,筆者便根據本課知識錄制了微視頻,介紹了在文件中插入音頻文件、設置音頻文件屬性以及根據音頻調整動畫的操作技術,以字幕突出了每一個操作技術的實施要點,以期(希望)學生可以在課前主動學習本課新知。通過觀察視頻演示,初中生可在學校微機室內進行模擬練習,總結知識疑問,通過微信、QQ留言等多種方式向筆者闡述他們的學習難題。借此,筆者便會確定課堂探究計劃,將“配合音頻調整動畫”這一知識點作為課堂教學重點。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筆者會重點介紹配合音頻調整動畫的操作要求,然后鼓勵學生自主練習,組織小組合作討論,希望學生可以在教師講解與生生合作中突破技術難關。
三、通過信息技術優化課程評價手段
教學評價是課堂教學的基本活動,應該貫穿到每一節信息技術課中。但是,許多教師卻過于強調考試的評價功能,很少及時評價學生的課堂學習表現,導致教學評價出現了片面化、碎片化問題。對此,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觀察每一個學生上機操作與合作討論的學習過程,認真記錄學生的實踐表現,及時發揮教學評價的導向、激勵作用,通過科學評價幫助初中生逐步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
通常來講,筆者會專門建立電子化學生檔案信息,及時匯總學生的課堂學習表現,比如學生提出操作疑問的頻率、生生合作學習的效果、學生操作的積極性等,同時還會通過簡單的上機操作檢測判斷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掌握情況。不僅如此,每個學生也應在課堂教學結束之前主動寫下學習心得,評價自己的學習效果。當然,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借助計算機的視頻錄制功能錄制課堂教學進程,以便教師通過回放視頻觀察學生的學習情緒、微表情與練習情況,保證評價信息的真實性。
總而言之,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實施質量不僅對學生的學習生活有直接影響,還關系著初中生的社會競爭力。因此,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師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豐富初中生的自主學習活動,提升初中生的信息素養。
參考文獻:
[1]陳金燦.核心素養視角下中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優化的再思考[J].教師,2018(21):104-105.
[2]吳凝.淺談微視頻在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8(6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