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宏
摘 要:在新課程教育理念的科學指導下,為了突破傳統授課模式的種種局限,全面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積極性,為學生自主學習、發展與合作探究能力的進一步發展創造良好條件,從整體上拓展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初中語文教師應結合具體情況,整合現有資源與條件來優化個性化作業的有效設計,從而使教學擺脫機械學習重復記憶的弊端。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個性化作業
語文作業不僅可以對學生學習成果做出全面檢測,讓學生從不同角度來認識到自身的優勢與不足,且能夠在今后的學習、練習中給予著重考慮與重點加強。但就目前來看,初中語文作文作業的設計一直都拘泥于教材要求,未對學生實際生活、社會現實做出充分考慮,不僅難以取得理想的練習成果,也不利于學生的全面協調發展,難以將作業的積極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一、注重自主性作業設計
在傳統作文教學中,作業的布置一般都是由教師來全權操控的,為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凸顯做出充分考慮,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創新思維、個性特點的進一步發展。對此,初中語文教師在設計作文作業過程中,應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做出充分考慮,為學生提供更多自由表達觀點和獨特意見的機會,進而調動更多學生來積極、主動完成其作業內容,在增強學習興趣的基礎上,逐漸形成較為獨特的思維方式,積累更多知識感悟與適合自己的寫作方法[1]。
比如:某教師在開展“有感而發”這一話題的作文教學活動時,就更以身作則,先為學生講解一下自己的某些經歷與感受,然后讓學生在課下將自己對某些經歷的感受講給教師或是同學聽,或者是針對其中的某一個方面給予深入討論,然后再將自己的整個討論過程,或者是經歷、感受記錄下來形成文章。這樣不僅能夠增加師生、生生的課下互動交流,也有助于情感傳達,激發師生、生生之間的思想情感共鳴。這樣既有助于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也能夠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出來,全面激發其寫作激情,積極主動地完成教師布置的寫作作業。
此外,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基于對實際生活中的一系列看法來進行寫作。如,“白色污染”“低碳生活”等當下的熱點問題來布置個性化的寫作作業。讓學生去發掘實際生活中的一些新鮮事,或者是給自己帶來較大觸動的事件,將其視為自己有感而發的對象,進行相關素材的搜集整理,然后提交給教師,最后由教師選擇最新穎且比較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事件來用作本次寫作練習的素材,為學生布置個性化作業[2]。
二、重視開放性作業設計
除了基于學生個體設計的個性化作業之外,我們還可以讓學生以合作的形式來完成作業任務。如,在講解完《變色龍》這篇文章之后,就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將其改編成課本劇,且每個學生都要負責一段內容的改編,最后在課堂上表演。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與創新思維的拓展,也能夠將其各方面潛能優勢充分發揮出來。
三、優化實踐性作業設計
語文與實際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在初中語文作文個性化作業設計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有意識地創設幾個情境來實現個性化作業的合理布置,吸引更多學生積極主動完成:
第一,加強實踐調查。在寫作過程中,除了自身思維與寫作技巧上的局限之外,缺乏寫作素材也是學生不知從何入手的重要原因。對此,為了幫助學生積累更真實、豐富的寫作題材,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一些實踐調查任務。如,在講解關于住宿生用餐的話題時,就可以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到本校食堂,從后廚管理、食材購進,以及學生具體用餐需求等方面做出全面、詳細的調查,最后基于自己完成的調查報告,選擇一個自己認為最重要的角度來寫一篇文章。通過布置這樣的個性化作業,學生既可以獲得真實、豐富的寫作素材,使自己的文章內容更加充實,也能夠進一步拓展自身認知視野,最重要的是可以引發學生對當前實時熱點的關注與理性思考[3]。
第二,焦點人物的訪談。有時候,課外個性化作業的設計其實要比教師在課堂上的講解更加重要,學生在實踐中發現、積累的知識與想法,有時候比教師的引導、啟發更加有效。比如,某教師在引導學生圍繞“焦點人物”這一題目來進行寫作時,就為學生布置了這樣的個性化作業:利用周末等課余時間去采訪一個自己最敬佩,或者是最佩服的人。如,校內比賽獲獎的學生,以及到其他學校去演講、交流學習的教師等等都可以,最后形成一篇人物訪談。另外,交作業的時間也要具有一定的彈性,要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且要在學生實踐落實過程中給予恰當指導。
綜上所述,廣大初中語文教師在設計作文過程中應充分認識到,個性化作業的有效布置,不論是對學生個性、全面協調發展,還是作業積極作用的充分發揮都具有重要意義。為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從不同層面入手,加強語文作業的創新設計與深入探索,為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進一步提升提供有力支持,也為學生終身學習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欣.初中語文新材料作文的“個性化”教學策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7.
[2]朱小蘭.新課改理念下初中語文作文個性化教學探究[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6(4):97.
[3]陳琦.試析新時期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個性化特點[J].新課程(中),2015(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