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永貴
在數字化時代,傳媒科技高度發達,自媒體群體迅速崛起,人們通過各種傳媒平臺接收信息更加便捷,個體信息運用能力不斷提高,各個領域中的大V等個體信息權威日益強大。數字化時代,我們不僅要在行為方式上融入,在思維方式上也要隨之而變,數字化時代以用戶需求和體驗為中心的思維導向與培訓有著很高的契合度,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數字化技術培訓方式,可以提高培訓的實效性。
探究高效的培訓方式一直是人力資源培訓追求的目標,傳統的培訓方式主要是將受訓者集中起來,開展面對面的講學,主要培訓方式有集中授課、師徒結隊、現場實踐等。數字化時代對質量、時間和效益要求不斷提高,這些傳統培訓方式存在諸多不足:一是成本高。將受訓者集中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組織管理費用高,培訓運作頻率不高。二是資源使用率低。接受優質培訓資源的受訓者有限,培訓效益總量不大。三是時效性差。培訓資源經過多層次傳遞,降低了時效性,對受訓者吸引力不強。
盡管傳統培訓方式有不足,但應該辯證地看待,一些很有效的傳統培訓方式還應受到重視,在有些層面和單位甚至只能用傳統的培訓方式,同時由于受訓者接受能力、學習習慣等不同,采用傳統培訓方式可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對于傳統培訓方式,與現代化傳媒科技等數字化技術融合是一條必然的發展之路,要逐步用“互聯網+”等數字化培訓的理念和方式來開展新時期的員工培訓工作,推動職工職業化成長,實現傳統培訓的轉型升級。
1.培訓設施現代化。培訓中大量運用互聯網、現代傳媒技術、信息處理技術等,數字化時代的運作硬件基礎是新興傳媒、信息系統等,軟件則是數據開發,如大數據的應用,現代化的用戶思維。
2.培訓時效性更強。數字化時代下人們獲取信息途徑從書本變為電子媒體,使用便捷,更新同步,數字傳播速度更快、范圍更廣,信息擴散成本急劇下降,培訓內容也應順應這種形勢的發展,在培訓內容上與時俱進,增強時效性,這對培訓方式的選擇產生了深刻影響,只有使用現代化的綜合配套信息技術才能滿足這種需求趨勢。
3.培訓空間壓縮。數字化時代賦予人們更多的信息選擇權,隨著自媒體等新媒體大爆發,人們選擇信息的自主性增強。信息社會中,充斥著大量開放自由的空間,幾乎每種專業都有數個權威的信息空間群,每個空間里都有自己的規則、管理者和參與者,他們分享最新信息,實際上充當了培訓空間,對參與者影響較大,這種新型培訓空間的大量發展,實際上壓縮了單個培訓空間,對培訓方式的選擇帶來不小的挑戰,使得“點菜式”的個性化培訓越來越有吸引力,也推動各種專家資源在虛擬空間和現實空間的流動。
4.培訓思維變革。數字化技術的深度開發推動人們思維方式變化,受現代傳媒科技的影響,“淺閱讀正成為現代社會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人們傾向于在有限的時間內只集中于某個焦點,常常在焦點間跳轉,思維方式具有開放性和跳躍性,培訓師的培訓思維應適應這種趨勢,推動思維方式變革,這樣就增加了培訓方式選擇的難度。
數字化技術給培訓方式帶來深刻變革的背景下,應用現代傳媒科技等數字化技術,開發不同類型培訓方式日益成為主流趨勢,企事業單位應結合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培訓方式。
1.多媒體課堂講授。這種方式將傳統授課和數字化技術結合起來,在授課的過程中運用網絡傳媒技術等方式,其中運用數字化培訓比例隨培訓實際情況變化,運用數字化培訓比例不同,實現難度和其硬軟件技術要求相關。第一層次是運用無聯網的數字化信息技術。現在很多培訓中都用到的投影儀、顯示屏與計算機及相關軟件組合授課,教學資源預先存儲在計算機中,計算機不聯網,授課過程中根據培訓者講授進度展現聲像等培訓資料,這種培訓方式主導是培訓者。第二層次是運用聯網的數字化信息技術。這種培訓方式對組織管理提出較高要求,培訓前需做大量組織和技術協調工作,課堂講授過程中部分培訓依賴于網絡,培訓方式大致有:一是培訓師接入公用網絡,依據培訓內容,可以接入公用網絡或遠程系統,培訓師主導整個培訓過程。二是培訓師接入互動網絡系統。可以是預先開通網絡客戶端接收公用網絡上實時信息,培訓師根據講授安排實時接入網絡系統,同時運用板書、PPT、視頻、電子文本等多種表達形式,也可以是預先約定專家,培訓師根據講授進度接通專家,由專家就相關內容進行視頻直播培訓,這種培訓方式能實現培訓者和專家、受訓者和專家、專家和專家間相互交流,其中培訓師更多地充當引導者角色,該培訓方式對組織管理和技術設施要求較高,是當前課堂培訓方式的主流趨勢。
2.網絡平臺培訓。這種培訓方式充分發揮數字化時代傳媒的便捷性,受訓者通過智能手機、電腦、專用信息傳輸系統進入網絡學習,實現不同地域受訓者同時接受培訓。第一層次是靜態網絡。培訓單位借用現代傳媒技術手段,建立網上培訓平臺,受訓者接入網絡平臺或專用信息傳輸系統接受遠程視頻課堂培訓,課堂設定和講授與受訓者分離,受訓者可在網絡平臺學習相關知識,系統通過答題測試等形式,使受訓者自助判定學習培訓成果,這種培訓方式靈活便捷,充分利用了受訓者零散時間,實現隨時隨地學習。另外,可以為授課方式建立網絡化培訓輔助系統,受訓者通過二維碼等形式進入相關智能式平臺,將傳統課堂、遠程課堂等培訓方式中出現的問題即時反饋上來,由后臺進行智能統計,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第二層次是互動網絡。培訓師與受訓者通過網絡互通互聯,受訓者接入互動網絡平臺,培訓師通過網絡以文字、聲音、視頻直播等形式培訓受訓者,接受受訓者提問,解決受訓者遇到的問題,這種“將學習策略、方法、媒介以及傳遞方式相結合的學習組合方案,其目的就是達到學習效率的最大化”。既有利于發揮培訓師引導、啟發、監控培訓過程,又能滿足受訓者互動參與需求,有利于培訓效果最大化。該培訓方式比較適合個性化培訓,培訓師有專家、技工等多種類型,形式靈活,受訓者根據培訓需求選擇合適的培訓師通過網絡課堂接受培訓,受訓者也可事先列出“需求訂單”培訓師根據訂單為受訓者逐一講授。
在數字化時代,人力資源培訓可以更便捷地大規模利用數字化技術實現優質資源互聯共享,使企事業單位人力資源培訓方式更加豐富,時效性更強,為企事業單位量身訂制培訓創造了良好條件。(作者單位:黑龍江省大慶市大同區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