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越
摘 要:綜合材料繪畫的美術教學是建立在美術基礎之上對以材料為主的教學研究,通過綜合材料繪畫的特性來激發少兒的興趣和潛能。本文針對少兒美術教育的現狀,分析綜合材料繪畫與少兒美術教育相結合的實踐方法,為求更好地挖掘少兒的個性,提高藝術審美進行藝術創作。
關鍵詞:綜合材料;綜合材料繪畫;少兒美術
1 研究背景分析
1.1 綜合材料繪畫
(1)綜合材料繪畫概述及特點。綜合材料繪畫在20世紀迅速發展起來,是一種運用多種材料進行藝術創作的表現形式。綜合材料繪畫將材料作為作者與觀者之間互相聯系的紐帶,作為畫面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存在。材料的選擇有常見的木屑、金屬、沙石泥土、毛發、玻璃或布等廢舊材料。隨著時代的發展,有機高分子材料和各類新型材料也紛至沓來。
首先,綜合材料繪畫具有多元性。不同的材料語言的表達是由不同的藝術家根據自身的感受來創作傳達的,表現形式與技法多種多樣。綜合材料繪畫因為創作者不同的思想、閱歷與知識素養而表現出各具特色的畫面追求與價值判斷。
其次,綜合材料繪畫具有時代特征。綜合材料繪畫是20世紀以來文化的產物,是當代人民的思想觀念與藝術不斷碰撞發展變化的產物,它體現了當代人們的審美特性,符合時代的需求。
最后,綜合材料繪畫具有情感性。綜合材料繪畫存在的意義在于傳達作者的情感,它是連接作者與觀者之間情感的橋梁。藝術家將情感表達通過材料注入畫作中,而觀者通過體會畫作而感受其情感,作者與觀者相互交融。
(2)綜合材料繪畫以及當代藝術作品的發展現狀。綜合材料繪畫最早的顯現是以畢加索為首的立體主義,藝術家們在畫面里嘗試用報紙等材料進行創作,通過對材料的分解拼貼來增加新的視覺沖擊力。中國繪畫到了20世紀90年代后期,人們開始發現材料的獨特魅力;直至今日,當代藝術作品中綜合材料繪畫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國的藝術家創作了許多優秀的綜合材料繪畫作品。當然,我們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眼下對綜合材料的研究已經成為繪畫界的“寵兒”,材料與技法的研究是大家共同的課題。同時,綜合材料繪畫也被融入少兒美術教育,少年兒童通過學習提升自己的創造力和藝術審美。
1.2 少兒美術教育現狀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教育問題得到了社會各界越來越多的重視,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讓大家提高了對少兒美術教育的重視。少兒美術教育能夠促進少兒的全面發展,有助于其身心健康發展,所以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讓孩子進行少兒美術的學習,旨在培養少兒的創造力并提高少兒的綜合素質。
根據社會的需要,少兒美術教育機構也接踵而來。少兒美術課程安排主要以提升少兒創新思維,培養興趣和想象力為主。而綜合材料繪畫相較于傳統繪畫方式,更有助于打開少兒的發散性思維,故在少兒美術教育中采取多種多樣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授課,使綜合材料繪畫與少兒美術教育相融合。
2 綜合材料繪畫對少兒美術教育的作用
2.1 綜合材料美術教學對少兒潛能的激發
綜合材料繪畫迅速發展,對少兒美術教育起著重要的作用。綜合材料繪畫的特征對少兒美術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它的多元性、時代性和情感性使得少兒美術形式更加豐富多樣,激發了少兒潛能并傳達了少兒的情感。
(1)材料的生活化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生最好的導師,在進行綜合材料美術教學時,可選用日常生活常見的材料,少兒在學習創作時對材料的熟悉感有利于激發他們的創作欲望,避免陌生感對少兒學習時產生的抗拒性。例如,利用廢舊報紙、棉線、布條等常見材料進行創作,報紙這類日常最常見的材料在教師的引導下被學生創作成有意思的拼貼作品,學生的積極性被大大提高,會在學習過程中身心愉悅地完成創作。對生活化材料進行藝術的創作,可產生不同的肌理效果和感官效果,將會提升學生創造興趣的同時使學生被課程吸引,體會到美術教育特有的魅力。
(2)材料的多樣化可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及歸納概括能力。材料的種類不勝枚舉,所以少兒美術教學中對材料的選擇應由教師進行引導教學,讓學生自主選擇。起初在帶動學生發現和收集材料時,學生往往會收集大量的材料,在創作時就會對材料的選擇產生困擾。教師在這一環節中應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令學生對材料的性質、顏色和大小等方面進行分類總結,通過對多樣化的材料進行分類整合培養其歸納概括能力。加強材料認知的同時學會合理利用材料的特性進行創作,并通過激發學生的聯想能力讓學生挑選材料。比如:采用棉線等細長材料進行線條的勾勒,采用木板等有紋理材料進行大面積鋪色,利用棉花表現白云或其他事物。每一個材料都有其特殊性,材料的多樣化可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增強學生的創造力。
(3)材料的抽象性可激發學生敏銳性,豐富想象力。不同的材料各自的形態不一,多似單純的線條或雜亂無章的圓圈方塊。少兒天真爛漫,對事物有更多的想象力。他們的認識單純,學生通過抽象化的材料可以創作出反映內心真實世界的畫作。他們對材料的色彩和造型具有很強的感受力,在運用材料時可以通過材料的造型和顏色表達自己的藝術思想。比如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認為紅色的硬紙板表達激烈的情緒,不規則的藍色碎布表示了難過的氛圍。利用材料的抽象性激發少年兒童的敏銳性,尊重他們的想法,讓他們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去創造性地表達,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2.2 少兒情感在綜合材料美術教學中得到充分體現
在綜合材料美術教學中,教學活動多為體驗式教學,教師僅作為引導學生動手動腦的引導者,而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綜合美術教學課程內容安排由教師引導進入課程學習,材料的運用和分析都由學生自己選擇和思考。在進行繪畫創作時,學生會發揮主觀能動性在畫面中將自己的情感進行自主表達,教師進行技法上的輔導,而不是一味地灌輸思想和理論,這種體驗式教學使少兒身心愉悅。學生在運用材料時感受材料的肌理美,通過材料傳遞自己的情感,材料的多樣化使兒童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3 少兒美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少兒美術教育的快速發展使師資隊伍良莠不齊,存在部分教師專業素養不高、師德師風不良的現象。現如今,對少兒美術教育機構的教師沒有一套完備的審核機制,教師隊伍素質不能得到嚴格的把控,這造成教育基礎薄弱。同時,少兒美術培訓學校也缺乏國家的專業認可,在少兒美術教育熱的風潮下,不乏一些以營利為目的并不專業的教育機構,導致教育市場混亂,造成了教學模式不完善和教育環境混亂等問題。在少兒美術教育課程中采用灌輸化的美術教學,少年兒童在學習中缺乏美術體驗,而少兒美術教育的模式化和商業化也抑制了少兒的想象力。
4 綜合材料繪畫在少兒美術教育中的應用方法
4.1 綜合材料在少兒美術教學中的應用理論依據
依據建構主義理論和多元智能理論對教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進行調整,將綜合材料繪畫與少兒美術教育相結合。拒絕模式化教學,強調學生是教學的主體,主張少年兒童個性化發展并進行自主學習,充分發揮少兒的個性與創新精神。多元智能理論強調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進行跨學科的教育教學,多角度啟發學生的思維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進行體驗式的教學學習。
依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對教學課程目標的調整,強調少兒自主學習,將綜合材料繪畫和少兒美術教育相結合促進少兒美術教育的創新發展。要求教師激發少年兒童的潛能,在具體的繪畫創作中將學生的情感與材料融為一體,拓寬學生的創作思路。
4.2 綜合材料繪畫與少兒美術教育相結合的實踐方法
在少兒美術教育中進行發散性思維引導方式,通過綜合材料繪畫教學挖掘學生藝術個性,以培養學生的創造力為主要目的,提升少兒想象力和審美意識。建立優質教育教學環境,挖掘材料中的創作元素去引導學生、啟發學生,增加學生美學體驗。
設置多樣化綜合少兒美術課程,對少年兒童進行跨學科、全方面融合的美術教學。在教育教學中提供多樣的工具和日常材料,讓學生擺脫陌生感的同時利用材料獲得全新的學習體驗。例如,美吉姆的“Art in Our World”世界藝術課程,通過綜合材料繪畫、陶藝、版畫、印刷、拼貼、泥塑、設計圖案等表現形式,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通過多種藝術形式讓少兒進行多元文化體驗,對各種媒介和材料嘗試藝術創作,讓學生們建立藝術審美,提高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 崔春華.綜合材料繪畫淺析[J].藝術科技,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