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雪
摘 ?要:啦啦操是運動員在鮮明的音樂節奏中進行身體全方位各個關節和部位的節律性運動,以自我獨特的風格和富有表現力為基礎,通過自然的身體動作表現美、創造美來表現出的感染力,特別是在伴奏中,加強了動作和情感從而更加富有有表現力。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專家訪談法,深入研究啦啦操教練員教學方法,結合啦啦操青春、時尚、活力、團隊的精神特點,對啦啦操教學中“節奏與表情強化”訓練的方法進行深入研究和探討,通過表情節奏、呼吸節奏、音樂節奏、動作節奏結合訓練整體強化,使表現力得到更好的改善,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這一目的。
關鍵詞:啦啦操 ?節奏性 ?表現力 ?訓練方法
中圖分類號:G831.4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12(b)-0052-02
啦啦操需要以身體訓練方法為主要手段, 在維持身體姿態的根基上達到身體有利的控制,實現提高身體協調能力,完成在動作中力量與美感的融合。在啦啦操訓練教學中,如果教師能夠靈活地將音樂和動作結合起來,不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還能做到有感情地完成,提高學生的表現力。
1 ?節奏與表情強化的概念
節奏與表情強化的訓練,是人體經過自然的肢體動作來達到表現美、創造美的效果,是人內在感情的體現。特別是在各種音樂的伴奏中,來加強動作的情感和表現力以及節奏感。因此啦啦操運動中填滿節奏,有看不見得音樂節奏,也有看得見的動作節奏,并且還有表達情感的呼吸節奏。表情強化在于根據音樂節奏,手臂定位,規定表情及嘴型,將其融入到動作當中,本文的研究對象為“啊、咦、唔”的嘴型提升整體表現力方法。
2 ?節奏與表情強化訓練在啦啦操教學中的重要性
音樂是身,節奏是心,表情是靈,給予啦啦操情感。在教學中一定要運用好的方法,選擇合適的音樂。啦啦操中充斥著不同的音樂節奏,各種動作配合著有差異的音樂節奏是藝術的一個表達方式,人類本身就生活在這個充斥著節奏的大千世界里。因此要想加速學習進程,提升訓練效果,必須強化節奏與表情訓練。這樣有利于鍛煉神經反應能力,在啦啦操教學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2.1 有利于調動學習啦啦操的積極性,激發其學習情緒
在學習方面,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必須激發學生的熱情,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才能使啦啦操教學效果更好。教師應給予學生愉快的學習環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優美的節奏下學習更能提高興趣,從單調地只學動作變為夸張地將動作和面目表情相結合的訓練方式。
2.2 有利于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在學習中,不能只重視學生的肢體動作,而節奏表情強化訓練,不單把節奏感的重要性突出,還將表情細節的表現力包括身體表情融入到其中。訓練過程中,把表情作為動作的一部分,既可以提高肢體表現力,還可以大幅度提升整體表現效果,更好地展現出來啦啦操不一樣的青春時尚活力的精神特色。
3 ?“節奏與表情強化”訓練方法在啦啦操教學中的運用
3.1 強化對音樂節奏感受力的訓練
鮮明的節奏性和韻律性是啦啦操音樂具有的兩大特點。在人體神經在多次受到刺激后,音樂節奏性相對差的人也具有自我調節功能,從而來增強節奏感受性。音樂節奏可以改善神經反應的節律性規律,這是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講。加強不同動作節奏、速度及動作之間的連貫性效果,會使學生逐漸感知動作和節奏的不同。在啦啦操教學中要運用強化對音樂節奏感受力的訓練,可以發散思維以及動作美,掌握動作的要領,加強對動作的理解、記憶。達到提升學生個人動作感情,體會到動作的自然的感覺,從而將這一感覺用肢體、表情、呼吸等全方位展示出來,才能更好地突出啦啦操與其他操類不同之處。
3.2 表情節奏、呼吸節奏、音樂節奏、動作節奏結合訓練
(1)音樂的三大要素是和聲、節奏和旋律。呼吸節奏、音樂節奏和動作節奏組成啦啦操節奏。相對而言,節奏和旋律這兩大要素是啦啦操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的節奏會影響啦啦操動作的幅度與力度,所以啦啦操練習是在強勁的音樂伴奏下進行的。為了產生更好的審美效果,動作只有和音樂的節奏完美地統一起來。為了使啦啦操更具有表現力、感染力,使動作更加準確連貫,一定要加強節奏訓練,使學生找到動作、音樂及呼吸的節奏交融點,充分展示優美的動態形象姿態,最終達到理想的藝術效果。為了達到提高啦啦操動作完成質量的目的使學生的節奏性、協調性及韻律性得到改善,自然融入其身心之中,選用了節奏感強的音樂來配合教學動作的練習。在嘴型“啊、咦、唔”中,最好將呼吸融入其中,通過不同口形表現不同情緒,結合不同動作,在情感表達的過程中固定化,將面部表情融入到音樂情節中。如,“啊”“咦”較為適合吸氣,“唔”較為適合吐氣,狀態不同感情才會更加豐富。
(2)為了獲得更高的藝術效果,在啦啦操教學中運用呼吸節奏、音樂節奏、動作節奏結合訓練方法可使學生發現呼吸、動作及音樂的節奏交融點,使動作更加正確、協調連貫,充分展示優雅的身體姿態形象和韻律性,使動作更具有表現力和感染力。要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就要提高動作的準確性。通過選用節奏感強的音樂,配合教學動作的練習,使節奏性、協調性、韻律性自然融入其身心之中。
3.3 快慢節奏變換訓練
在啦啦操教學準備部分中,選擇學生比較喜歡的快節奏和慢節奏音樂并進行交替播放,比如流行音樂。提高不同音樂節奏變化動作內容,表達音樂所表達的情感,提高學生對音樂節奏的理解能力。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音樂節奏可以改善神經反應的節律性規律,快慢節奏變換訓練在增強節奏感受力的同時,快速提升學生的啦啦操藝術表現力。使人漸漸感知節奏和動作的變化,達到加強不同動作節奏,速度及動作之間的連貫效果。
3.4 配合身體素質和口部操訓練
身體素質良好是高難度的保障,但是身體素質訓練比較枯燥無味,且運動負荷大,易疲勞,因此加強身體素質在啦啦操教學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在做俯臥撐、仰臥起坐等聯系時配上優美的音樂,就會使練習者大腦皮質產生“負誘導”的作用,這樣可以延遲疲勞。在訓練前期,活動面部肌肉,讓面部肌肉更加靈活容易控制,且學會充分調動面部肌肉,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還可以在學生在枯燥的素質練習中體會其他部位的狀態,同時配合音樂。
4 ?結論與建議
節奏是啦啦操的主要元素。要提高教學質量,要調節練習者的心境,更要加速學習進程,提高動作準確性,同時在提升訓練中,將表情訓練更好地融入進去。強化訓練能夠增添動作節奏、音樂節奏、呼吸節奏和表情節奏四者之間的統一。其內在效應主要有節奏與律動的同步效應,情感與運動的共鳴效應、風格與結構的統一效應。有些啦啦操節奏過快,容易讓跳操者跟不上節奏,這樣就不能很好地完成動作,導致動作做不到位,從而產生運動傷害。隨著學生動作熟練性的提高,逐步加大整體動作與音樂節奏配合的難度,從而使教學效果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 周丹.高校技巧啦啦操表現力訓練研究[J].運動,2018(16):97-98.
[2] 劉秋珍.對健美操課程教學內容及方法改革的探討[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5(13):126-127.
[3] 鄭東平.高校啦啦操運動員藝術表現力影響因素分析及建議[J].九江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1(4):120-122.
[4] 彭佳.啦啦操運動員表現力的影響因素及培養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5.
[5] 鄧曉霞.音樂節奏培養對健美操學習效果的影響分析[D].西安體育學院,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