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江
摘 ? 要:隨著社會信息化的不斷發展,我們已經進入了大數據時代。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目標、內容、方法都有相應的變化,其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本文明確了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的目標和內容,分析了該課程在大數據背景下面臨的主要任務及發展趨勢,從三個方面淺析了教學改革的實踐探索。
關鍵詞:計算機應用基礎 ?大數據 ?改革探索
中圖分類號:TP311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10(b)-0182-02
大數據給人類各領域都帶來前所未有的變化,它對我們的傳統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都帶來較大的影響。在教育領域,尤其是面向大學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更因其教學內容的時效性帶來了巨大影響。面對大數據的挑戰,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1 ?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的內容和目標
雖然各學校開設的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內容不近相同,但是學習內容和所達到的教學目標都幾乎一致,那就是根據大學人才培養方案,完成計算機系統基礎、操作系統基礎和辦公軟件這幾個核心內容的教學工作。各個學校根據學生的專業發展情況,又添加了不同的教學內容,有網絡系統和安全方向的,有圖形圖像處理、視頻編輯的,還有動畫設計、網頁制作等模塊,當然再有就是高級應用了,如程序設計、數據庫管理等內容。這些內容的引入,都是為了適應本專業發展并且為學生的職業規劃打下良好的信息化應用基礎。
2 ?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在大數據背景下的主要任務及發展趨勢
進入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已逐漸適應不了時代的發展,傳統教學模式潛力不足,教學內容有所欠缺,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雖屬于基礎課程的范疇,和基礎的數理化等課程相比,教學方法的差異還是很大的。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應與時代的步伐同步,教學內容需要不斷更新,不像數學的函數、公理、算法和定理是基本不變的,更不像物理、化學是描述自然規律的,教學內容也基本不變。而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就不同了,注重基礎,更重視實踐應用,教學內容隨著信息化的發展有所變化,如計算機系統組成這個模塊,無論是計算機硬件還是軟件系統,都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學內容就有所更新,涉及到應用實踐的模塊就更不用說了,如辦公軟件,隨著系統和軟件的不斷升級改進,教材、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都要更新變化。在大數據背景下,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的主要教學任務,還是以實踐應用為主,根據專業特色,學生學習完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這門課程之后,達到熟練應用各類軟件的能力,初步具備計算機系統思維的方法,利用計算機這個偉大的工具解決專業問題。
當前信息化高度發展,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作用無可替代。經過系統學習之后,學生應該具備利用計算機思維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1)應利用計算機系統基礎知識,達到舉一反三,具備較強的綜合應用能力,但前提是必須對計算機基礎知識的系統掌握,這樣才有解決問題的基礎。(2)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高度發展的背景下,還需對這些計算機最前沿的應用有所認識和了解。(3)僅依靠現有人才培養方案規定的教學內容還遠遠達不到這方面的要求,還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尤其是對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還需不斷探索,我們必須開放思想,加強調查研究,改進方向,不斷創新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課程的教學。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計算機網絡教學資源極大豐富,教學資源的內容和形式,都有前所未有的變化與發展。文字、圖形、音頻、視頻等各類資源應有盡有,這些豐富、生動、多樣的教學資源,使學生在學習的空間和時間上有更多的選擇,既增加學習興趣,又對學習個性和差異的解決也有很好的效果。隨著“慕課”、“微課”和“翻轉課堂”一些新型教學模式的出現,教學方法的選擇也變得多樣化,教師應該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這樣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才能實現質的飛躍,才有可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才能體現時代特色,順應時代發展。
3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在大數據背景下改革探索
為了更加適應信息化的發展,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根據學生專業定位及時代需求,在教學實踐中,需要不斷探索切實可行的教改思路,下面我們從教學目標、教材、教學方法等三個方面提出改革設想,以供大家在教學中實踐進一步探索。
3.1 教學目標改革
教學目標引領了整個教學過程,其改革探索顯得尤為重要。結合學生專業特色及人才培養方案,為實現教學目標的最大化效果,必須以完成規定的內容為前提,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在完成好計算機傳統教學內容的基礎上,適當的增加適應其專業發展的教學內容,學生的學習會更加積極主動,因為這部分知識是為其專業實踐服務的,對他們完成好后續的專業課程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當然,教學內容的選取必須以人才培養方案作為指導,更不能偏離教學大綱。另外,對于即將走上社會崗位的大學生,無論其專業定位如何,為適應全球信息化這個大趨勢,學習一些計算機最前沿的知識,掌握最新的信息化應用手段,都顯得尤為重要。
3.2 教材改革
教材改革是教學改革的第一步,教材的編寫必須遵循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以課程教學大綱為指導,然而人才培養方案以及教學大綱也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變革要發生變化,不可能一成不變。尤其在大數據普及應用的背景下,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材改革勢在必行,編寫適合各專業特色發展的計算機基礎教材就顯得更加迫切,因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這兩個重要的教學環節都是以教材為指導的,教學目標是否高效完成和教材的質量密不可分。根據學生培養方向及專業特點,在教材的編寫上適當增減一些內容是非常有必要的。如對于大部分的理工科專業,增加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的初步知識,對他們的專業發展是很有幫助的,而文科類的專業,增加新媒體、網絡傳播等內容將極大的豐富他們的知識面,勢必會助力其后續專業發展。以上教學模塊的引入,緊跟時代步伐,學生通過新內容的學習,其專業發展也會更加適應這個不斷變化發展的時代。
3.3 教學方法改革
在大數據極大應用的背景下,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多樣化,讓人眼花繚亂,根據課程特點和教學內容如何選擇最佳的教學方法是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教師在嘗試新的教法時,首先要求學生對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大綱做系統的分析,根據專業特色和未來發展方向,鼓勵學生從眾多的學習方法中找到最佳的學習組合,既有傳統的課堂教學,又有更加適合其個性發展的“慕課”、“微課”、“翻轉課堂”等現代教學摸式,不僅引領學生把控現在,還得面向未來。這樣多元的教學方法,既增加了學習趣味性,又分類指導,學生的個性也得到了較好的發揮,學習主動性更加高漲,教學效果勢必會事半功倍。
4 ?結語
總之,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必須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為指導,在遵從教學大綱的基礎上,以完成課程教學目標為前提,在大數據普及應用的社會背景下,緊跟時代發展,為學生的專業發展和職業規劃打好堅實的信息化基礎,這是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探索的初心。
參考文獻
[1] 馬健.高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改革初探[J].科技視界,2017(31):82,70.
[2] 許穎,孫琦.大數據時代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創新教學探討[J].信息與電腦,2015(13):172-173,175.
[3] 戴振華.MOOC與大數據技術在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電腦與電信,2014(6):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