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雄哲
摘 ?要:本文擬對運動按摩課程教學改革進行探討,以供今后的教學提供參考。目前,運動按摩課教學存在著一些不足。例如,運動按摩的專業書籍少,選擇教材的范圍窄;課程設置不合理;授課學生人數多,專業教師少;教學場地和器材設備缺乏;教學形式和考核形式單一等。針對這些不足,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受到了較好的效果。如選擇適合于課程的教材、優化課程內容設置、改善教學環境和教學器材、改進教學模式、改革考核制度。
關鍵詞:運動按摩 ?教學改革 ?研究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12(b)-0079-02
運動按摩是體療的一種形式,它不僅對于那些積極參加運動的人群或者在軟組織損傷后需要治療的人群,而且對于需要緩解肌肉緊張或者需要通過按摩保持肌肉健康的人群都是有效和有益的。運動按摩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運動參與者的身體工作能力,預防運動損傷,幫助運動員賽后恢復[1]。
在衛生、健身和運動行業中,運動按摩正在成為發展很快的最流行的一個領域。在英國,很多院校將運動按摩作為體育療法畢業證書(Sports Therapy Diploma)或者科學學士(Bsc)學位教學內容的一部分,作為體育科學國家畢業證書(National Diploma in Sports Science)的一個組成部分;或者作為半日制合格證書的一個課程[1]。在韓國,一些院校的體育專業也把運動按摩設為必修和選修的課程,頒發運動按摩(Sports Massage)師的合格證書。延邊大學在2007年開始針對體育學院的學生和普通學生開設了保健推拿課,2016年又開設了運動按摩課,深受學生們喜愛。
隨著我國競技體育的快速進步和全民健身運動的普遍開展,運動員傷病防治與體能恢復,正在對相關專業人員的運動醫學專業知識、技能不斷提出新的要求。運動按摩是運動隊隊醫和大眾健身指導以及運動康復工作者的重要工作之一。然而,專業教師缺乏和場地、器材和設備的不足也不利于學生及時更新知識、與我國全民健身事業的發展要求很不適應。
本文擬對運動按摩課程教學改革進行探討,以為今后的教學提供參考。
1 ?運動按摩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1.1 專業書籍少,教材選擇范圍窄
國內關于運動按摩理論知識與技能的介紹主要還局限于教科書的某些章節和傳統醫學的基礎教材,系統、詳盡的專業書籍極少。目前運動按摩選修課還沒有供體育院校使用的統一的教材,只有陳國耀于2005年編寫的《保健推拿》一書。該書介紹了運動實踐中調整運動員的賽前、賽中和賽后出現的機能失調,消除其疲勞,提高其運動能力的推拿手法,介紹了運動創傷中常見的軀干、四肢軟組織的病因病理、癥狀及,重點介紹推拿的治療手法[2],以及保健按摩的一些手法,內容不夠全面。
1.2 課程設置不合理
延邊大學體育教育專業和運動訓練專業的保健推拿選修課時為16學時,教學內容為推拿的概述、手法、全身整體保健推拿、運動中的保健推拿、運動創傷的保健推拿等。教學內容多,教學時數少,只能簡單地介紹一下課程就結束了。據統計,98%(294人)的學生普遍反映教學時數太少,提高不了專業技能水平。該校2016年開設的運動按摩課的教學時數為32學時,雖然多少緩解了課時少的問題,但相比一些體育類專業的54學時[3]、中醫專業推拿手法學74學時(如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中醫學院)而言,還是課時少。
1.3 授課學生人數多,專業教師少
延邊大學體育教育專業和運動訓練專業的保健推拿選修課和運動按摩課的授課人數為60人,專業教師只有一人。90min的一堂技能練習課,根本顧不過來那么多人,授課質量嚴重受影響。運動按摩課重在技能學習,屬于實踐課,也不符合《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的每節體育課學生人數原則上不超過30人的要求。
1.4 教學場地和器材設備缺乏
因延邊大學沒有專門的運動按摩練習教室,一般在階梯教室或小教室授課,再加上按摩床或按摩墊子的缺乏,技能練習難以進行,保證不了授課質量。
1.5 教學形式和考核形式單一
由于授課人數多,教學條件受影響,教學主要采取以理論課為主技能課為輔的形式。學生一開始的興趣和熱情很高,但缺少了技能練習,逐漸失去了興趣,影響了教學效果。考核也只能采取理論考核,專業技能無法提高。
2 ?運動按摩課程教學改革措施
體育教育專業和運動訓練專業學生的運動按摩教學重在技能練習,針對運動按摩課程存在的不足,采取了以下的措施。
2.1 選擇適合于課程的教材
針對國內教材不足的情況,采用了國外關于運動按摩理論知識與技能的優秀教材進行授課,加強了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另外,還介紹了國內外優秀的參考書,滿足了對運動按摩感興趣的學生的學習需求。可選擇的主教材有帕特(李國惠譯)編著的《運動保健按摩療法》,該書詳細介紹了與運動按摩相關的解剖學和生理學理論知識,能使讀者對運動保健按摩的效果、適應證和禁忌證等有更加明確的理性認識。書中詳盡介紹了國外運動保健按摩的新成果、新技法,例如治療創傷性水腫和炎癥的淋巴促進技法[4]和肌筋膜技法[4],這2種技法的實踐應用在國內少有介紹。
2.2 優化課程內容設置
針對體育院系學生的運動損傷的發生率較高的現狀,結合運動損傷的理論教學和運動按摩的理論教學,有針對性地選擇根據身體各部位分類的治療按摩手法為主的教學,手法講解與示范中加入理論部分的內容,學習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3 改善教學環境和教學器材
在經費緊張的情況下,購置了瑜伽墊替代按摩床,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器材不足的現狀。以體育館代替教室,改善了教學環境。
2.4 改進教學模式
針對授課人數多,專業教師少的情況,創新教學方法,以專項或寢室為單位建立按摩小組,選出骨干,以授課時拍攝的視頻和教師指導相結合,課堂和課外使本專項或寢室的同學之間互相進行練習、互相受益、互相提高,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加強了實用性,使學生們真正學以致用。
2.5 改革考核方式
以理論考核為主的考核方式轉變為理論與技能考核相結合的考核方式。重新制定了技能考核標準,講解每個技法的扣分點,嚴格按照考核標準評分,考核結束馬上進行評分的解析,提高了技能標準化水平。
運動按摩課在體育院校學生中越來越受歡迎,目前還沒有國家認證的運動按摩師資格證書,今后還需聯合社會力量,進行保健按摩師資格證書的考核,取得資格證書的基礎上開展社會服務,拓寬學生的就業渠道。隨著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提高,將對運動員和運動愛好者的運動損傷的預防、治療及康復和保健會有極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拉美拉·米爾斯,莎儂·帕克-貝內特.運動按摩[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9:10.
[2] 陳國耀.保健推拿[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3] 羅平.談高職體育專業按摩推拿技術課程的項目改革[J].清遠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4(6):85-88.
[4] 帕特.運動保健按摩療法[M].天津:天津科技翻譯出版公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