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 李宏朝
1陜西省寶雞市建筑設計院 陜西 寶雞 721000
2西安五創卓藝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陜西 西安 710000
在傳統建筑的基礎上,對建筑設計進行方法上的創新,建立了一種新型的建筑設計構思,就是建筑設計創新。而我們所說的可拓思維是建筑進行創新的前提,對建筑設計創新有著重要的意義。在建筑設計中應用可拓思維模式,是適應當前經濟發展的一種新的設計理念,能夠實現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一定的穩定性。
什么是可拓思維模式?工作人員在對某一領域的事物進行創新的過程中所形成的新的思維模式,在事物創新過程中,有助于解決思維矛盾糾紛,能幫助工作人員運用科學的方法解決事物的創新問題,就是可拓思維模式。而在建筑設計創新中應用可拓思維模式,能促進設計人員產生適應社會需要的創新設計思維模式,有助于設計人員科學的對建筑進行創新性設計,提高工作效率。
目前,隨著社會需求的不斷提高,可拓思維模式已經在建筑設計創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在建筑創新設計中的運用模式一般分為四種:菱形思維模式、傳導思維模式、共軛思維模式和逆向思維模式。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人們對建筑設計有了更新的要求,而在建筑設計中應用可拓思維模式,能滿足這一要求,不斷創新建筑設計。這也使得設計人員在建筑創作過程中,要聯合邏輯思維與非邏輯思維,建立非傳統模式,并對這種模式進行總結,歸納,之后將歸納的可拓思維運用文字、數字進行表述。設計人員要想區別與傳統的建筑設計思維模式,就要在可拓思維的基礎上,運用新的設計方法與新的設計理念。因此,可拓思維模式對建筑設計創新有著重要的意義。
在建筑設計創新中運用可拓思維模式,主要是為了疏解矛盾,對矛盾進行科學化、系統化處理?,F在可拓思維學已經成為了一種交叉學科,主要涉及工程學、哲學及數學。一般來說它在建筑設計創新中的運用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把人們的發散性思維模式結合收斂性思維模式,達到重復性、可持續應用的一種新的思維模式就是菱形思維模式。也就是說,在工作中,設計人員不但可以單純運用收斂發散的思維模式,也可以重復運用收斂發散的思維模式。在進行建筑設計創新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建筑的實用性,然后對建筑的基礎結構進行發散性思維,取得一定的成效后,再進行收斂性的思維。而在進行這一過程的操作中,要運用這種思維模式,彌補建筑設計中的漏洞或進行修改,這一思維模式能有效的完成建筑設計創新。
工作人員運用科學的手段將一種事物轉化成另外一種事物,同時在轉化的過程中,能產生一定的效益,包括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這就是傳導思維模式,而產生的效益一般稱為傳導效益。這種模式主要是在傳導運用中,在事物的相互之間的轉化過程中解決問題。而在建筑設計創新的過程中,運用傳導思維模式,有助于創新效果的提升。設計人員在進行建筑設計創新的時候,設計內容和設計理念或多或少與原有的設計理念或者內容有出入,這時可以運用傳導思維模式,對原來的設計進行歸納總結,在歸納的時候,要注意設計人員創新的內容,分析原有設計和創新設計的共性與矛盾,并找出轉換點,創新設計之間存在的問題。
共軛思維模式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在對事物進行分析的過程中,運用該種思維模式,有助于對事物特性的創新和可拓性解釋。在建筑設計創新的過程中運用共軛思維模式,有助于對建筑內部構造的優勢與不足進行系統的分析,讓建筑的設計更加科學化。一般來說,對某一建筑缺乏設計經驗時,設計人員可以運用共軛思維模式來進行設計構思。例如在進行體育場館的設計時,不但要融合周邊的環境,還要體現設計的獨特性,這時就可以運用共軛思維模式,設計人員根據周邊環境,可以低于天際線,進行地下設計。
對于現有的矛盾、問題進行反方向的思維與分析,就是逆向性思維模式,這種思維模式有別與傳統的思維模式,不但能有效的促進超期思維的運用,而且有助于提升思維的邏輯性、高效性與多樣性。一般來說,逆向性思維模式分為四種:利用反物元和非物元、利用逆事元、利用逆蘊涵、利用逆變換。在進行建筑設計創新的過程中,要將這四種模式有效的融合起來,這樣才能有助于設計理念的不斷變化,有助于設計思路的不斷創新,進而促進建筑設計的創新發展。同時,運用逆向性思維模式進行建筑設計創新的過程,能促進設計人員創新能力的不斷提升。比如在圖書館設計的過程中運用逆向性思維模式,在確保建筑質量的前提下,可打破傳統圖書館中正對稱的設計理念,進行創新,采取扭曲無規則設計,呈現全新的圖書館建筑形態。
結束語
總之,在建筑設計創新中,可拓性思維模式是一種全新的建筑設計理念,設計人員在進行建筑設計創新的過程中要想運用可拓性思維模式,不但要熟練掌握建筑學的知識,也要全面了解開拓學及創新學等相關內容,加強對四種類型可拓思維模式的了解,并靈活運用。這樣不但有助于確保建筑設計的質量,還能有效地促進建筑設計創新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