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創
廣東省化工地質勘查院 廣東 廣州 510800
根據實際踏勘和礦區相關資料與工程揭露控制成果,分別從物質來源、礦區斷層特征、構造活動機制與成礦機理等多方面深入淺出的綜合分析研究該礦區金礦的成因。
區域內侵入巖呈巖基、巖株、巖枝或巖瘤狀產出,其出露面積約為52.3km2。共建立了琴壯①、永固③、犁偵坑④、寶坑⑤、白鶴頂⑦、譚汶⑧共6個侵入體,歸并為4個巖性單位。
中侏羅世二長花崗巖(J2ηγ)
中侏羅世二長花崗巖由永固侵入體構成,分布于永固鎮一帶,出露面積35km2,呈南北向半月形的巖株產出。其東側侵入于寒武紀地層,并切割了圍巖構造線;西側被早白堊世羅定組一段呈角度不整合覆蓋。于永固鎮雙鐵村一帶獲得鋯石U-Pb法年齡值為(158.3±0.2)Ma,其形成時代屬中侏羅世。
巖性為中粒斑狀角閃石黑云母二長花崗巖,具似斑狀結構,塊狀構造。斑晶為鉀長石,含量5~10%,呈自形板狀,見卡氏雙晶,屬微斜紋長石,大小0.5×0.4~3×2cm之間。
永固巖體微量元素地球化學特征:微量元素含量Au2.1ppb,Ag0.05ppm,Cu40.6ppm,Pb39ppm,Zn42.9ppm。
斷層性質絕大部分為壓扭性逆斷層。主干斷層走向大部分均呈北東向、北北東向,走向分別為45°~60°和10°~30°,其次為北西向、近東西向,走向分別為300°~330°和80°~100°,斷層傾角普遍較陡立,多為60°~85°。
北東向斷層為勘查區最基本的構造格架,礦區主要控礦斷層為圖示(53)位于礦區中南部,斷層從礦區北東部荷太坪—塘埇—水吊頂發展延伸至礦區南西端石硤—雙備坑一線,斷層總體走向50~55°,在北東端塘埇-大坑山一帶,斷層傾向南東,在中部-南西端清水口雙備坑一帶,斷層傾向總體扭轉為北西,傾角50~85°,較陡立。
該斷層連續性較好,為規模最大的二級斷層之一,也是本礦區最為重要的金礦成礦帶,控制了本礦區金礦(化)體的產出和分布,沿該斷層兩側均分布有多處的金礦(化)點。斷層呈舒緩波狀延伸,斷面上發育逆沖擦痕和反階步,屬逆斷層性質。斷層破碎帶寬0.5~20m不等,由硅化碎裂巖、褐鐵礦化碎裂巖、構造角礫巖、碎裂狀砂板巖以及石英脈、泥質等組成,構造巖分帶明顯。破碎帶內成分擠壓變形破碎強烈,呈碎裂結構或碎斑結構,帶內可見十分強烈硅化,沿裂隙面發育大量褐鐵礦化,局部明顯碳酸鹽化、綠泥石化,可見方解石團塊以及方解石脈充填。破碎帶內石英脈多擠壓破碎成小碎塊、碎斑,局部硅質膠結成角礫狀,呈無定向分布。斷層性質為逆沖斷層,晚期斷層活動以拉張作用為主。
礦區北西向斷層主要控礦斷層為圖示(55),總體呈北東20~25°方向展布,長約5.3km。破碎帶寬2~10m。斷面傾向110~125°,傾角70~88°。構造巖主要由硅化碎裂巖、碎裂巖和硅化巖等組成,分帶不明顯。巖石總體硅化較強烈,可見較多硅化網脈,沿層理面、碎裂面常充填鐵錳質。巖石碎裂程度不均勻,局部碎裂極其嚴重,碎斑較多。石英脈多呈自形半自形晶體,晶粒大小約0.5cm,且裂隙面大量充填灰黑色鐵錳質。旁側圍巖節理稍發育,偶可見破碎石英細脈順層發育,輕微硅化。
該斷層一般表現以強烈擠壓作用為主,為逆斷層性質;從斷層破碎帶內發育大量后期充填灌入的網格狀石英脈表明,晚期斷層活動以拉張作用為主。
勘查區近東西向斷層較為發育,斷層規模相對較小,多為北東向斷層旁側發育的次級斷層,該組斷層也是本礦區主要的金礦控礦、賦礦和容礦構造之一。斷層總體走向72~75°,傾向北西,局部扭轉為北西,傾角較陡立,呈65~85°。斷層破碎帶寬約1~5m,斷層物質組分為硅化碎裂巖、壓碎角礫巖、碎裂長石石英砂巖、石英脈等,巖石呈碎裂結構、角礫結構,硅化強烈,另可見明顯褐鐵礦化、黃銅礦化以及方鉛礦化,金屬礦化大部沿裂隙或晶洞充填。黃鐵礦呈灰黃色、亮灰色,它形細粒狀、團包狀,方鉛礦呈亮灰色,金屬光澤,呈細粒狀、團包狀、細脈狀,石英脈呈白色、黃白色,脈狀、透鏡狀、碎塊狀,呈不規則穿插充填,局部呈梳狀構造、晶洞構造。該斷層性質為壓扭性逆斷層,晚期斷層活動以拉張作用為主。
由圖1可知,未切穿永固巖體,其構造形成時期早于寒武紀晚于白堊紀。其形成受永固巖體直接或間接影響。永固巖體為礦區金礦的形成提供了物源。經實地勘查與工程揭露,北東向斷層在礦區均有礦化。品位0.1~0.8g/t不等。而北西向斷層切穿了早白堊紀二長花崗巖與堿長花崗巖。其形成時期早于早白堊紀,該構造活動時期應力作用斷裂將北東向的斷裂錯開,而在錯開的同時,對北東向的斷層造成金元素的二次富集,物源則來自北東向斷裂,使其金元素由斷層兩側向交匯處富集成礦。及礦區鉆孔揭露深部閃長玢巖。
礦區發育多組近東西向的次級斷裂,該斷裂將北東向的斷裂切開,形成要晚于北東向斷裂,該斷裂現出露長度小于2km。其附近鉆孔揭露到巖脈,巖脈寬1~2.5m不等。主要成分為安山巖與閃長玢巖。東西向斷層經野外勘查及工程揭露,均為金礦體控礦斷層,工程揭露品位1.5~6.9g/t不等。東西向斷層金礦體物質來源自東西向斷裂以及巖脈。其金礦體較北西向斷裂與北東向斷裂交匯成礦礦體給為富集。由此可見,金礦成礦機理與構造活動機制密切相關,主斷裂貧礦受次級斷裂影響,會發生二次富集,這種富集因其他物源加入,將形成較好的金礦礦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