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其振
泉州第五中學 福建泉州 362000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指出:“自主學習是新課標的基本理念,自主學習能喚起學生的自主意識,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作用,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具有這種能力的學生具有強烈的求知欲,善于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能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活動。”。因此,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社會的需求,時代的需要。隨著現代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微課、手機APP等各種教育輔助系統不斷運用為課堂實現多種教學手段提供可能。
制定目標必須是具體的,和所教本章節知識具有相關性,如Making a Wall Newspaper About Pollution與剛學的章節Saving the Earth緊密聯系,這樣學生就比較容易達到目標,目標又可以衡量的,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在學生輸入有關環保知識以后盡可能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重構。目標制定的過程也是自主學習的過程,教師發揮導師的作用。
無論哪種教學手段都應力求每個學生在英語課堂上都有機會最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才能。尊重學生的人格,相信學生都具備巨大的學習潛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主動性,使學生真正成為認識的主體、學習的主人。
在預習環節中筆者嘗試預習導綱,把預習內容細化并配備相應練習,讓學生預習系統化、有的放矢,盡可能先掃清一些語法問題和一些基礎知識點;
在課堂實踐中,筆者嘗試微課教學,課前布置任務,收集有關材料進行學習,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對知識點思考產生疑問和困惑,并將這些問題記錄下來并在合作小組之間進行探討,最后選取一些代表性的東西帶到課堂上分享與評價.同時,老師幫助解惑和給予指導。例如,在教顏色的時候,我布置同學們去尋找身邊的色彩,令我驚訝的是同學們在課堂上說出永春的橙色,安溪的綠色等等。
在閱讀教學中運用黃遠振教授提倡深層閱讀法“讀一思一言”教學模式。它指的是閱讀達到一定的程度和水平,對所讀文本能夠“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馮友蘭,2011)。深層閱讀教學不僅讓學生深挖課文一些有深度又有趣的數字游戲或文字游戲,對好生和教師都具有挑戰性;“讀一思一言”閱讀教學以恰當的方式制造認知沖突,讓學生個性化理解文本,激發閱讀的欲望和沖動。能讓學生更好自我建構知識。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還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審美樂趣以及文化積淀,實現對文本的超越(楊宏麗 陳旭遠,2013)。
Littlewood(1999)認為,語言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和積極參加社會活動而形成和內化的能力分不開的。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實行合作學習是中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發展的一種重要途徑。首先,建立起有效的小組學習集體.按照學業等級把班級分為若干小組,每個小組內應當有一名具有較好團隊領導力的學生,另外再加上成績中等的兩位學生和一名相對較弱的學生,每個組員即要有明確的分工,又要互相督促,其中組長要起領頭羊的作用。小組成員的構成可根據情況隔一段時間進行適當調整,以便使各個小組成員在不同位置上得到鍛煉。其次,開展好小組學習競賽活動.每個學生潛意識里都有集體榮譽感和競爭意識,所以開展小組學習競賽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最好的方法之一。在小組學習競賽中組員既要合作又要與其他小組競爭。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注意協調各組的活動,發現活動有困難的小組要給子幫助,并確保活動按要求進行。此外,小組合作學習要注重過程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相結合,可采取積分制和升降級制,一段時間進行總結、鼓勵與懲戒。教師作為學生合作學習監督者的角色,要密切觀察活動的進程,以便隨時了解各小組的活動,要善于抓住閃光點肯定后進學生,讓他們積極大膽地參與活動,避免將合作學習變成少數學生的“獨角戲”。
此外,在課堂實踐中,筆者經常根據教材內容,設計辯論賽、小游戲、Roleplay、觀看與教學內容有關的Video等,把課堂變成一個快樂的小舞臺。
總之,采用多種教學手段的課堂實踐表明這樣課堂氣氛輕松、愉快、和諧,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從而促進學生自學習意識的形成。布魯納說:“知識的獲得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在知識獲得過程中的主要參與者。”在初中英語課堂實踐中,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可以為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搭橋引路,可以讓學生在知識獲得過程中充分發揮主體作用,它為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發展提供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