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 玲
中江縣實驗小學 四川德陽 618100
音樂會對人類精神、情感、靈魂、品格產生作用,音樂教育是人類社會文明建設的需要。音樂素養的培養是音樂教育的基礎,其重要性如漢字、詞語對于文章寫作的重要性一般。小學音樂教師都應該深刻了解小學生音樂素養培養的重要性,從而通過相關措施,創新小學音樂教學方法,提高小學生音樂素養。本文就新課程下,如何培養小學生音樂素養的相關問題進行分析探討。
教師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教師的教學水平以及言行舉止都會影響到學生的成長。音樂教師不僅要做好教學工作,同時也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及教學之外不斷提高自身音樂知識掌握水平和教學水平,同時還需要不斷提升自身修養。教師自身水平的提高,可通過專業技能培訓,主動學習音樂專業內相關知識,也可以參加各種音樂活動,參加專業內評級考試等不斷深造,不斷提高自身音樂素養。同時老師也應該充分了解小學生的一些心理特點,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并能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為學生制定最為適合的教學方法。
小學教育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十分重要,若學生學習興趣不高,課堂上即使老師教學水平很高、老師課堂內容再精彩,也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方法有很多,主要老師要能理解小學生年齡階段的一些基本特征。比如,小學生天性喜歡玩游戲,所以在課堂中,我們可充分應用游戲精神,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設計一些合理的游戲,將游戲中的趣味行,參與性以及情景性融入到教學過程中,準確地把握游俠中的教育功能,并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與評價方法融入其中,如在游戲中可加入視唱練耳訓練。游戲性教學不僅可以保留游戲的趣味性,同時又能使學生在游戲過程中學到相應的知識,從而也能讓學生對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學音樂教學老師在對教學方式進行設計時,應該注意培養和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對于小學生來講,對于自身喜歡的事情,通常都會產生濃厚的興趣,同時不斷在其中探索、學習、成長。小學音樂教學也應該充分應用學生的這一天性,來培養和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我們在對課程進行設計時,也可以在課本內容中加入一些學生生活中比較喜歡的元素,比如在對一些音樂進行鑒賞學習時,我們可以在多媒體播放器中,放入小學生比喜愛的卡通動畫形象,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對一些音樂進行學習時,我們用童話故事的形式,為學生講解歌曲背后的一些有趣的故事,讓學生融入到情景中,從而提高并保持學生們的學習熱情。
傳統的小學音樂課中,主要是教學生唱相關的歌曲,從而音樂課也就變身成為了“唱歌課”。這種單一的教學方式顯然不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我們在進行小學音樂教學時可以嘗試進行課堂延展。讓學生接觸更多課堂外,更多的音樂知識。比如我們可以應用多媒體等教學工具,向學生展示一些經典的音樂作品,供學生欣賞,作品類型包括兒歌、民族音樂、經典音樂、流行音樂等多種類型,從而豐富課堂內容,陶冶學生情操。另外,我們也可以在課堂上向學生展示各種常見的樂器,也可讓學生體驗相關樂器,同時老師向學生簡單的介紹相關樂器的知識、演奏方法,也可以現場為學生表演。進而增強學生的見識,提高學生對相關樂器的認識,進而在無形總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
對于小學音樂教師來說,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需要同學生多交流和溝通,縮短與學生的距離,由此激發學生音樂情感,使其對音樂這門藝術的理解與認知更加深入。在音樂素養教育中,學生占據重要位置,是其主要對象,向教師表達自己的實際感受是學生的希望,不過在教學中教師時常處于主導地位,沒有帶給學生較為親近的感覺。所以,教師應該創造機會同學生溝通和交流,不知可以進行音樂方面的交流,還可以講述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和學生對于未來的想法等等。當學生對教師有親近感,并且對教師較為信賴的時候,必定積極配合教師的音樂教學。
綜上所述,小學生音樂教學中,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十分重要,是當下所有小學音樂教師應該重視的問題。新課程背景下小學音樂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中心”,根據學生的情況,不斷創新和改善教學方法,培養小學生音樂素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小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需要教師不斷完善自身專業水平、教學能力以及自我修養。同時,小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需要教師在工作中根據學生的年齡特性及其興趣愛好,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培養學生音樂素養的方法多式多樣,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及當地的教學條件,應用游戲、多媒體、素材引入等方式進行不斷探索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