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曉婷
嫩江縣白云學校 黑龍江黑河 161400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青少年心理衛生專業委員會的調查表明,我國中小學目前的心理狀況令人擔憂,心理衛生問題的檢出率愈來愈高。
愉悅的學習心理是保證高效認知的基礎,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能形成一種良好的心理環境。每年開學初,我一進教室,學生總喜歡以特有的敏感,仔細地想把教師的眼睛讀懂。遇到一雙“包青天”般威嚴的眼睛,只好低眉垂目,尋覓到一雙會笑的眼睛,則自己暗暗在心里慶幸。
一看那會笑的眼睛,就敢說真話、吐真情;“老師這個問題我不懂!”
一看那會笑的眼睛,就敢對教師談古論今;“老師我想,金字塔的秘密、外星人的秘密是——”
放學回家的路上,同學們會聚在一起,各抒己見。這個說,我們的老師像警察,那雙眼睛真威嚴;那個講,我們的老師像媽媽,那會笑的眼睛很可愛——
晚上睡夢里,同學們都做了同一個夢——夢見自己的老師長了雙會笑的眼睛。
這會笑的眼睛,含有“天高任鳥飛,海闊任魚躍”的耐心,不管你打破砂鍋問到底,總是會認真的解答你“十萬個為什么?”。
這會笑的眼睛,流淌著對學生深深地希望與鼓勵,只要你取得了點滴成績,就總是不停地為你鼓勵:“你能行!”
這會笑的眼睛,飽含著母愛的寬容與責任,不管你是否傷了他的心,總是和藹地對你說:“答錯了,不要緊,做錯了,快改正。”
學生讀懂了老師的眼睛,就盼望老師有雙會笑的眼睛。那會笑的眼睛能影響學生的一生,使學生更愉快地走向成功。
教育家杜威說過:“希望得到尊重是人類天性中最深刻的沖動。”愛默森也說:“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學生。”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的尊嚴,是人類最敏感的角落,保護兒童的自尊心,就是保護兒童前進的潛在力量。”兒童的自尊心像含羞草,老師應慎之又慎地對待。每一個學生都喜歡有同情心的尊重學生的教師,教師的愛能點燃學生心中的火種。能激發學生向上的熱情,同樣教師的訓斥和挖苦,卻能熄滅學生心靈深處的理想火花。我中學時有一位同學,她的學習成績不太好,可她尊敬老師,愛戴老師,她總覺得即使自己只會一個字,也是老師悉心教導的結果。她希望自己長大以后也是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老師在她心里簡直是圣人。可是一次意外的提問,卻毀滅了她美好的愿望。在一次化學課上,她一連向老師提問了幾個問題,這位老師卻漠然置之,只淡淡說了一句:“別問了,講了你也不懂。”她愕然了,再也不提起想成為老師的愿望。后來,她退學了,再也不愿提起學校,提起老師。當然,這位同學的做法不可取,但這位老師是否意識到自己的失職。我們愛學生,還要在生活上親近他們,熱情地關懷幫助他們,讓他們在鼓勵中生活,讓他們學會自信揚起進取的風帆。
行為失衡的學生有個特點,他們身上充滿了活力,他們愛活動,活動起來勁頭大。熱天,學生上完體育課一身汗,學生有的拿著汽水瓶仰頭喝,有的對著水龍頭灌。我看在眼里,記在心頭。第二次上體育課后,我把那幾個流汗如雨的男生叫的辦公室,給他們倒上涼開水,送到他們手上,讓他們坐在我身邊。學生邊喝,我邊講,足球、籃球——講著講著師生發出了陣陣大笑,我意識到學生喜歡和我在一起了。
開始,我是邀請學生到辦公室來喝水,我為學生倒水;再后來,是學生自己到辦公室來喝水,每次我都是熱情地招呼他們。開始時幾個學生到我辦公室來喝水,后來越來越多;開始我是找學生聊天,后來是學生找我聊天。這些變化告訴我,我已經走到學生中間了,下一步,我可以進行轉化教育了。
有一位年輕教師,她滿腔熱情,熱愛自己的事業,更愛自己的學生。每個孩子都是一本書,是一朵需要耐心澆灌的花,是一只需要點燃的火把,他們的心理脆弱,情緒易波動,所以,更需要正確地引導和溫暖的鼓勵,以培植起對生活、對學習的自信。充滿愛意的關切,會改變一個學生的行為;反之,哪怕是一次不當的批評,也可能會嚴重挫傷孩子的自尊。上課時她春風滿面地講,下課后,她像個孩子一樣和同學們一起玩耍。一次勞動過后,她和學生邊洗手、邊談笑,融洽的氣氛使他們忘記了這是在學校,一位學生竟脫口叫了一聲“媽媽”。這位老師的臉紅了,但她感到一種莫大的幸福。因為她意識到,學生們從心里喜歡上了她,接受了她。因此,做為人師不僅要傳道、授業、解惑,而是還要成為學生的益友,讓學生愿意接近你,愿意與你溝通交往。只有這樣教師在教育孩子時,才能有的放矢,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我引用美國斯塔頓所著的《小學生健康教育》一書中的這段話說明: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勵中,他便學會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容忍中,他便學會耐心。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歡迎的環境中,他便學會鐘愛別人。如果孩子生活在贊同中,他便學會自愛。如果孩子生活在平等中,他便懂得什么是公正。愛學生,學生才會愛你;愛學生,學生才能服你;師生之間有了濃濃的情意,教育才能順利進行,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社會就會變得更加美好。如果學校師生們都獻出一點愛,那樣教育就會變得更加絢麗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