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明
雞西市圖書館 黑龍江雞西 158100
圖書資料管理過程中,往往要求有關管理者能夠做好資料的開發與利用,這樣更有利于滿足讀者的需求,同時還能推動我國圖書事業的良好發展。
圖書館主要包括管理方式、書籍、人三種要素。管理制度的好壞決定了整個機構的效率。在信息時代下,各種圖書資料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豐富的圖書館資料是實現科研項目的重要基礎。由于網絡化、數字化的發展,使得原有的單一紙質資料的管理方式滿足不了人們的需求。圖書館管理相匹配的許多高科技軟件業應運而生,對于圖書館資料管理的觀念、制度等等一系列方法的改革創新都是迫在眉睫。圖書館資料管理的創新要包括管理理念的創新、管理制度的創新、管理方法的創新。圖書管理工作要與時俱進,與時代接軌,這樣才能更好的為科研等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幫助。
1.采購觀念的轉變。圖書資料工作是一項以消耗一定資料為基本運行條件的事業,其存在及發展都必須有一定的物質基礎。如何將有限的資源合理配置,以求最佳效益,必須首先轉變采編觀念。要結合本館實際確定選書思想,建立科學的采編標準,解決買不買、買什么、買多少的問題。
2.典藏觀念的轉變。在圖書管理過程中,為實現資料的有效開發和利用,還需要管理者能夠積極的轉變以往的典藏觀念。就以往而言,人們多是比較注重藏書,在利用上卻有所欠缺,難以充分發揮出圖書資料蘊含的價值。而在新時期下,藏書與用書都極為關鍵,這就需要管理者做好規劃與設計工作,不斷的轉變其典藏觀念。首先,應該保證藏書類型具有多樣性,這樣才能迎合市場的需要,滿足個性化以及大眾讀者們的需求。其次,還需要探尋多條圖書來源渠道,打開市場,創造更多的機遇。還有,在收藏環節上,要保持積極主動的態度,對于緊缺的圖書資料一定要進行主動收藏,對于有些時效性較強的圖書資料要加強管理,避免因為過時而失去其閱讀價值,實現利用效率的提升。
3.管理思想的轉變。從借閱和讀者服務的角度來看,圖書館的管理思想要實現從經驗指導型到科學管理型的轉變,從封閉、保守型向開拓、開放型轉變。沒有管理思想的轉變,就不曾有圖書館整體服務水平的提高。轉變管理思想,主要解決重藏輕用和坐等讀者的傳統習慣,以打破僵化、統一的管理機制,提高效率。為此,首先要樹立以讀者為中心的觀念。藏書是為了用書。最大限度地開發、開放是圖書館改革的重要任務。
1.加強信息網絡建設。計算機技術和通訊技術的結合,使信息網絡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圖書館作為信息的集散地,首當其沖地成為網絡建設的前沿陣地。面對這種形勢,圖書館的信息采集和信息服務方式將發生巨大的變化。只有加強信息網絡建設,才能利用信息技術提高信息的收集、加工、處理、傳遞與利用功能。
2.實行館際聯合,搞好區域開發。一個館所藏書刊的有限性難以滿足讀者需求的廣泛性。在計算機網絡建成之前,不能忽視館際合作。要通過館際聯合,進行區域開發。通過館際聯合,互通有無,實現資源共享,使圖書資源得到有效的開發和利用。
1.加強與讀者的溝通。在開展圖書資料管理工作時,管理人員要積極的與讀者之間進行溝通,積極與讀者就度數資料進行溝通,認識到圖書資料的重要性,轉變傳統的圖書館咨詢方式,以便能夠有效提升圖書資料管理的水平。
2.提高信息服務效果。在對圖書資料將進行管理時,要加大對圖書資料信息服務的重視,轉變原有的被動服務模式,采用主動服務的方式開展圖書服務。另外,在開展圖書服務時,要圍繞著圖書館的館藏提供服務,以保障圖書資料管理的效果能達到預期的目標,并且在進行圖書資料教學時,教學人員要圍繞科研、教學的需求制定服務計劃,提升現有的圖書資料服務效率,滿足讀者對圖書資源的需求。
3.強化科研意識。在開展圖書管理工作時,管理人員要積極參與圖書管理人員培訓,以便提升自身的服務水平,增強自身的科研意識,對圖書館的科研工作進行詳細的了解,為讀者提供更優質的圖書資源服務。另外,圖書館還要進一步擴大自身的服務范圍,并對圖書館相關的科研項目進行整理,發表相應的論文,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探索現有的圖書館業務,從圖書館日常工作中跳出來,對圖書資料管理工作進行研究,利用圖書館自身的館藏優勢,將科研和圖書館管理結合在一起,形成現在我國圖書館研究工作的主力。
4.加強服務人才的培養。圖書館要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就要提升自身的服務質量,提升圖書管就結構的合理性。建立優秀的圖書團隊,抓好館員的繼續教育工作,圖書館才能適應21世紀全球信息化的進程。
近幾年,伴隨著時代的不斷變遷與發展,人們的思想認識也有了較大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圖書事業建設過程中,圖書資料管理工作也深受人們的重視,尤其資料的開發與利用更是重中之重。然而,現階段,在管理方式、管理意識以及服務態度上都有所欠缺,這就難以真正實現資料的有效開發與利用。因此,還需要采取一些可行性地對策,實現圖書館資料的創新管理,提高其工作效率以及服務質量水平,便于提高其資料的開發以及利用效率,滿足實際圖書資料管理工作的要求,更好的加強社會文明的建設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