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8年10月起,美國海軍決定不對外界公開將官提名,理由是防止這些將官成為包括中國黑客在內的網絡攻擊目標。但17日多名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認為,美國海軍的這一細小變化反映出美軍自信程度的降低,所宣揚的開放、透明政策開始收縮。
美國海軍作戰部長理查德森近日表示,美國海軍會盡一切可能確保軍官的信息安全。自2019財年開始,美國海軍選擇不公布新提名的57名軍官名單。美國海軍官員喬舒亞·韋爾戈表示,此舉反映出五角大樓的網絡安全文化發生“重大轉變”,他認為軍方其他部門也會效仿。
一名和美軍長期打交道的專業人士17日對《環球時報》記者分析稱,原先相對于其他國家的軍事實力,美軍擁有壓倒性優勢,這讓美軍非常樂意對外展示開放和透明,從而產生威懾力。如今面對中俄“咄咄逼人”的發展勢頭,美軍意識到其軍事上的優勢正在減弱。這種變化導致美軍自信程度降低,公開程度也在降低。
海軍研究院研究員張軍社也認為,美國海軍的這種做法與美軍長期宣揚的開放、透明理念,以及要求中國等其他國家軍事開放透明的主張是背道而馳的。美軍此舉顯然是在走上一條封閉之路。美國海軍以“中國網絡攻擊”莫須有的借口來解釋此舉目的,是不自信的表現。“這也可能說明美國正利用類似方式對其他國家進行網絡攻擊。”
對于善于掌握話語權的美國軍方,此次宣傳策略可能又是一次“輿論自嗨”。中國傳媒大學媒介與公共事務研究院院長楊宇軍17日對《環球時報》表示,美國海軍此舉完全可以從側面證明,美方應該有能力、有動機或許有實踐,對其他國家甚至可能包括盟國的政府、軍隊以及其他重點人員進行此類網絡攻擊和監視,相關國家確實需要提高防范能力。同時楊宇軍認為,“這表明美國也承認在軍事透明度上有所下降,這恰恰證明中方所一貫主張的:軍事透明度沒有一個統一的國際標準,各國應根據本國情況,按照本國需要來確定合適的透明度。”▲
(郭媛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