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 孫爽 孟凡磊 馬榮飛 項華 邵峰 陳泉生
摘? 要:為加快推進鮮食玉米優良品種在上海市崇明區農業生產中的應用,根據崇明鮮食玉米產業發展現狀,結合近年上海市及長三角地區鮮食玉米新品種的應用情況,引進了11個鮮食玉米新品種,開展了品種比較試驗,擬篩選出適合崇明種植的優質、高產、高效鮮食玉米品種。結果表明,綜合19個鮮食玉米品種的生育期、農藝性狀、產量等指標,荊恒1號白糯、滬雪甜1號、長征4號等3個品種,穗形大、產量高、豐產性與鮮穗商品性較好。
關鍵詞:鮮食玉米;品種;篩選試驗;崇明地區
中圖分類號 S51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19)(02-03)-0038-03
近年來,甜、糯玉米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市場需求日益增加[1],推廣應用抗性優良、品質良好的鮮食玉米品種,是實現玉米產業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2]。為適應市場需求,改善品種結構,篩選出適合崇明地區生產應用的鮮食玉米新品種,上海市崇明區蔬菜科學技術推廣站對當前上海市及長三角地區具有代表性的鮮食玉米新品種進行了品種比較試驗。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選擇品質優良,具有較好市場前景的鮮食玉米品種。本次試驗參試品種共19個,分別為金銀208、華耘黑糯501、滬甜5號、滬甜6號、金銀938、荊彩甜糯11號、華耘花糯402、長征4號、滬紫黑糯1號、長征208、滬雪甜1號、申科甜2號、金耕甜1號、滬五彩花糯1號、花糯2000、荊恒1號白糯、申糯8號、申科糯1號、申科甜糯9號。
1.2 試驗設計 試驗采用隨機區組排列,每個參試品種為1個處理,小區面積66.7m2,3次重復。采用寬窄行種植,寬行距70cm,窄行距40cm,株距25cm,畦寬4m,種植密度45000株/hm2。為防止花粉直感影響籽粒品質,每品種套袋自交30株(穗)進行品質分析和品嘗,采用早春地膜覆蓋種植方式。
1.3 田間管理 試驗田位于上海市崇明區港沿鎮上海迎澤蔬果專業合作社,前茬作物為花椰菜,土壤肥力中等,地勢平坦,排灌方便。試驗田塊管理與大田生產相同。播種前15d,施玉米專用復合肥(含量40%,N∶P∶K=26∶6∶8)600kg/hm2作基肥。2018年3月28日播種,4月5日定苗后追施尿素75kg/hm2,5月20日追施尿素225kg/hm2,5月30日追施尿素375kg/hm2。
1.4 測定項目 播種后調查不同玉米品種的生育期,采收時統計每個小區實際產量,考察每小區玉米株高、莖粗、葉片數、葉片長、葉片寬等農藝形狀,每小區考察10株,在采收期,測定穗長、穗粗、穗位高等農藝性狀,觀察粒色、軸色等情況。
2 結果與分析
2.1 生育期 由表1可知,參試鮮食玉米品種的生育期在92~104d。其中“長征4號”的全生育期最長為104d。“金銀208”、“華耘黑糯501”、“金銀938”等3個品種的全生育期最短為92d。“滬甜5號”、“滬甜6號”、“荊彩甜糯11號”、“華耘花糯402”、“滬紫黑糯1號”、“長征208”、“滬雪甜1號”、“滬五彩花糯1號”、“花糯2000”、“荊恒1號白糯”、“申糯8號”、“申科糯1號”、“申科甜糯9號”等13個品種的全生育期為96d。“申科甜2號”、“金耕甜1號”的全生育期為100d。
2.2 農藝性狀 由表2可知,參試品種的株高在169~268cm,其中“申科甜2號”最高,“金銀208”最低。所有品種均未出現倒伏,抗倒性較好。穗位高在41~133cm,以“申科甜2號”最高,“金銀208”最低。葉長在66~95cm,以“金銀208”最短,“荊恒1號白糯”最長,葉寬在9.6~12.3cm,其中“申科糯1號”最窄,“荊恒1號白糯”最寬。
2.3 產量性狀及實產 由表3可知,參試品種的穗長在13.5~26.0cm,其中“金銀208”最長,“長征208”最短,穗粗在44~56mm,以“荊恒1號白糯”最粗,其次是“長征4號”、“滬雪甜1號”,“長征208”最細。禿尖長度為0.2~2.1cm,“華耘黑糯501”最長,“金銀208”、“滬甜6號”、“金銀938”、“華耘花糯402”、“長征4號”、“滬紫黑糯1號”、“滬雪甜1號”、“申科甜2號”、“申糯8號”、“申科糯1號”無禿尖。穗行數在12.2行~22.8行,“華耘花糯”與“華糯2000”最多,“金耕甜1號”最少。穗行數為26.5粒~43.3粒,其中“申科甜糯9號”最多,“長征208”最少。“荊恒1號白糯”的產量最高為16083.375kg/hm2,其次是“滬雪甜1號”為15468.075kg/hm2,再次“長征4號”為15415.05/hm2。“長征208”、“華耘黑糯501”、“申科糯1號”、“金耕甜1號”的產量較低,分別為8083.425kg/hm2、9888.9kg/hm2、11014.5kg/hm2、11857.125kg/hm2。
3 結論與討論
通過對19個鮮食玉米品種的生育期、農藝性狀、產量性狀及實產等指標進行比較,結果表明:荊恒1號白糯、滬雪甜1號、長征4號等3個品種的穗形大、產量高,豐產性與鮮穗商品性較好;金銀208、華耘黑糯501、金銀938等品種成熟期較短。申科糯1號、金耕甜1號等品種的穂形較小,產量較低。由于受氣候及栽培條件影響,部分品種表現不佳,需進一步開展相關試驗進行驗證。
參考文獻
[1]王楠,王樹星,黨潤海,等.玉米品種比較試驗[J].黑龍江農業科學,2018(09):15-17.
[2]楊虎.20世紀中國玉米種業發展研究[D].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11.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