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輝 周蔭庭 殷金巖 王佳 張倩 陳其兵 趙秀芳
摘? 要:該文介紹了花葉絡石的特征特性、繁殖方法,總結了其栽培技術,分析了其園林應用及應用前景,為花葉絡石的應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花葉絡石;栽培技術;園林應用;前景
中圖分類號 S66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19)(02-03)-0088-03
花葉絡石(學名: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Flame)又名石龍藤,系夾竹桃科絡石屬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 Lem.)的園林彩葉地被植物新品種[1]。由于其具有抗性優良、栽培管理簡便并且外形艷麗動人的特點,在眾多的園林綠化地被植物中脫穎而出[2]。
1 特征特性
1.1 形態學特征 花葉絡石為常綠木質藤蔓植物,藤長一般在20~50cm,內具乳汁;小枝、嫩葉柄及葉背面被有短絨毛,老枝葉無絨毛;葉對生,卵形,革質,在全光照下,橢圓形至卵狀橢圓形或寬倒卵形,長2~6cm,寬1~3cm,頂端銳尖至漸尖或鈍,葉面有不規則白色或乳黃色斑點,老葉近綠色或淡綠色,新葉一般第1對為粉紅色,第2~3對為純白色,從新葉到老葉白色成分逐漸減少。因而,在新葉與老葉間有數對斑狀花葉[3]。莖有不明顯皮孔,具氣生根,匍匐生長,節節生根,常攀緣在樹木、巖石墻垣上生長。
1.2 生物學特性 屬喜光又耐陰植物,喜明亮散射光線,不喜強光;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在土壤疏松、肥沃、濕潤的酸性或中性土壤中生長旺盛。具有較強的耐干旱、抗短期漬澇、抗寒的能力。生長速度快,具有很強的分蘗能力,極耐修剪[4]。其葉色的變化與光照、生長狀況相關,艷麗的色彩表現需要有良好的光照和生長條件。葉色豐富,色彩斑斕,一年四季均可觀賞,其中,春、夏、秋觀賞效果最佳[5]。
1.3 生長習性 花葉絡石在我國長江流域以南地區均可栽植,在遮陰的情況下能獲得較好的枝條生長量和葉色表現,因而種植時最好能稍遮陰。但要使葉片顏色更加鮮艷,也需要適當地增加光照。對土壤要求不嚴,以排水良好、酸性的砂壤土最為適宜,但在pH值不高于7.5的土壤中也可以生長。喜空氣濕度較大,耐干旱,但不耐積水,當土壤濕度大時,很容易爛根[6]。
2 繁殖方法
花葉絡石的繁殖以扦插、壓條和組培為主[5,7],其中扦插可在一年中任何季節進行。春季與秋季的生根率均可達98%以上,夏季扦插對于部分生長嫩的枝條易腐爛,但達到半木質化的枝條均可生根成活。壓條繁殖,一般老枝壓條在早春進行,嫩枝壓條在夏季,埋土約2~3cm,節與節間都可生根成一新植株,但壓條繁殖的繁殖速率慢,且用工量大,難以規模化生產。組織培養快繁[8-10]從腋芽的誘導、腋芽的增殖、到生根培養,在花葉絡石的研究中已趨于完善。經研究表明,花葉絡石莖段腋芽誘導最適宜的培養基為MS+6-BA(1mg·L-1)+NAA(0.01mg·L-1),腋芽最佳增殖培養基為MS+6-BA(2mg·L-1)+NAA(0.05mg·L-1),最適宜的生根培養基為1/2MS+IBA(0.6mg·L-1)。但是,因試驗條件及環境因素的不同,相關學者的研究結果也有所不同。
3 栽培技術
3.1 育苗 花葉絡石煉苗處理需在育苗穴盤中進行,溫度保持在20~25℃為宜,濕度90%左右,待種苗生根后成活后移栽到田間,保證肥水管理和適當修剪,可以培育成商品苗。為達到最佳的色彩效果,修剪宜在春季進行。栽植時澆透水,栽植初期視實際情況而定,基本保證土壤的含水量14%~16%,同時防止積水,采用根灌或葉面噴灑的方式澆水,待幼苗度過栽培適應期,本著“見干見濕”的原則進行澆水。夏季為多雨季節,根據實際雨量的情況,酌情減少澆灌次數。若要達到花繁葉茂的效果,可多施含磷較多的肥料,但夏季高溫、冬季嚴寒時不宜施用[12]。
3.2 扦插 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腋芽飽滿的穗條。扦插以春、夏、秋季為宜,采用全基質扦插,生根率較高,冬季不宜扦插。避免繁殖、培育過程中移栽根部受傷,提高成活率,且有利于苗木的生長和成形[5]。扦插基質可采用珍珠巖、蛭石、泥炭等,按一定比例混合。扦插一般剪成長度10~15cm的小段,莖斷留2~3對葉片,插入土中深3~5cm為宜,扦插密度根據實際需求而定。扦插后注意定期結合噴水和噴施百菌清、多菌靈等藥劑,以防基質和扦插枝條感病。另外,為扦插苗搭建覆膜的小拱棚,適當遮陽,并保持棚內溫度在28℃、濕度在90%左右。每次澆水不宜使土壤過濕,保持葉面濕潤為宜。長出不定根后,栽培2個月后基本可進行煉苗,煉苗后即可移栽。
3.3 田間管理 花葉絡石適宜在疏松肥沃、含腐殖質高的壤土中栽培。在種苗和成品苗培育過程中,可依據實際情況作相應調整。在不同生長期,適時調整環境條件及植株所需的營養,進而調整光照強度和氮、磷、鉀肥的施用比例,可以使用肥效長、施用簡便的緩釋肥。容器種苗培育前期在半遮陰條件下培育,施氮肥為主,可葉面噴肥或灌根,促進植株生長;中期增施磷肥和鉀肥,加速枝條的木質化程度,促使苗壯。待株高達25cm、分枝較多時,可將植株移至光照較強處培育,對花葉絡石達到繽紛的色彩起到促進作用。花葉絡石成熟葉片的葉色將由墨綠色逐漸轉為顏色艷麗的多種色彩,芽和新生葉片表現出繽紛的色彩?;ㄈ~絡石的葉色受光照強度和光照時間長短影響比較明顯,葉色會隨著光照強度變化和光照時間發生漸變[11]。
3.4 病蟲害防治 花葉絡石的病蟲害主要有炭疽病、葉斑病、蚜蟲、斜紋夜蛾等,防治時,應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及時采取綜合的防治措施進行有效防治,并保持環境通風以減少病蟲的為害。針對夏季高發的葉斑病,可采用代森錳鋅,吡唑醚菌酯、多菌靈和百菌清等噴施防治。對于葉斑病,一般采用阿維菌素,根腐靈等這些殺菌藥等噴灑防治。針對小刺蛾、菜青蟲等蟲害,可采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和高氯甲維鹽進行防治。針對蚧殼蟲病,采用礦物油、速撲殺和蚧必治防治。
4 園林應用及前景分析
4.1 園林應用 作為日本引種的新興園林植物,花葉絡石既是優良的攀緣植物和地被植物,又是優良的盆栽植物。城市綠化和家庭園藝兼用,可以進行平面和立面綠化,有著良好的園林與生態利用價值,是一種優良的綠化植物,市場前景非常大。
4.1.4 家庭園藝 花葉絡石是優良的家庭盆栽植物,因具耐陰性,各地均可室內栽培。室內盆栽的花葉絡石,若要保持其最佳的葉色效果,需要有適度的光照和適時修剪,修剪后及時進行合理施肥,以促進枝葉萌發。因花葉絡石具有很強的萌蘗力,極耐修剪,通過修剪一年四季都能保持較佳的觀賞效果,克服了一般盆花觀賞期短、經常更換、成本高等缺點。
4.1.2 道路綠化 花葉絡石匍匐莖具有落地生根的特性,延伸能力強,短期內能覆蓋地面,養護簡便,因而可以作為城市行道樹下隔離帶種植,或用于高速公路兩旁護坡,或是園路兩旁。根據園路的寬窄與周圍環境的各異,選種一些與立地環境相適應,可與路旁的小葉欖仁搭配種植,亦或黃金榕、花葉艷山姜、斑葉文殊蘭等地被植物搭配,成片群植或小叢栽種組成花境。通過花葉絡石自身不同葉色的顯著特征,搭配成高矮錯落、色彩豐富的道路景觀,增添自然風趣。
4.1.3 園林工程 花葉絡石葉色十分豐富,色彩斑斕,宛如開放的花朵,艷麗多彩,非常的漂亮,且觀賞期長,隨著光照及修剪程度的不同呈現出一定的變化。在園林植物配置上,花葉絡石可與金葉小檗、紅葉小檗等彩葉地被以及花葉扶芳藤、彩葉草、彩葉朱蕉、金葉扶芳藤、小葉扶芳藤、富貴草、南蛇藤等爬蔓地被植物搭配作為色帶、色塊,也可單獨塊狀栽植。還可以作為常年觀葉植物用于花境布置,也可替代花壇花卉和盆花進行布景。
4.2 前景分析 在園林應用上,花葉絡石可作為“開花”植物應用于庭院、公園、居住小區、廣場、坡地等處,可通過孤植、群植、盆栽、混栽等種植形式,種植在林下、墻體邊緣或與其他造園要素結合形成地被、花鏡、花壇、墻垣綠化和室內綠化,也可作為攀附植物,纏繞于喬木樹干、花架、花柱、花廊、花庭等,能在較短時間內覆蓋墻面,形成“綠色掛毯”,觀賞效果甚佳。花葉絡石亦可作為城市行道樹下隔離帶種植,或用于高速公路護坡,道路兩旁,廠區綠化等地塊的綠化用苗,能夠起到分隔空間、美化環境的作用。
在花鏡、花壇、地被、墻垣綠化等應用上,與其他植物或造景元素搭配所呈現的景觀效果較好,充分突顯花葉絡石獨特的美感,充分增加了園林綠化植物種類和豐富植物景觀,產生具有強烈視覺沖擊力的園林藝術效果[13]?;ㄈ~絡石具有較強的耐陰性,可作為應用于室內綠化的優良植物,適合放置在條件較好的陽臺、窗臺、室內書架或墻壁作為立體裝飾。也可形成亭、塔、花籃等不同的花盆造型,或保持其自然生長,豐富室內空間[14]。
近年來,花葉絡石已成為優良的園林綠化地被樹種之一,廣泛應用于園林綠化中。因其具有極強的吸附攀援和纏繞攀援能力,是攀援、垂直等立體綠化的良好材料,同時也是地被綠化、防止水土流失的優良品種,盆栽、地栽皆相宜。在果園套種中可有效改善地表溫度,增強果樹抗病性。同時,由于其觀賞藥用價值也較高,市場開發前景良好[15-16]。
參考文獻
[1]王秋姣,廖飛勇,唐紅.水分脅迫對花葉絡石光合和熒光參數的影響[J].中國農學通報,2012,28(19):215-219.
[2]馬躍,王紅娟.攀緣植物及其在城市中的應用[J].西南園藝,2005,33(2):25-26.
[3]房用,朱憲珍,孫成南,等.山東幾種藤本植物的特性與評價研究[J].山東林業科技,2005,2:12-15.
[4]李玉巧,吳綱,梁珍海,等.立體綠化花卉優良品種栽培選擇試驗[J].江蘇林業科技,2002,29(4):16-19.
[5]祝澤剛,俞振良,陳旭,等.花葉絡石扦插快繁技術[J].農技服務,2009,26(3):128.
[6]李根有,屠娟麗,哀建國,等.山體斷面綠化植物的選擇配置及種植措施[J].浙江林學院學報,2002,19(1):95-99.
[7]江灶發.植物生長調節劑對絡石嫩枝扦插生根的影響[J].安徽農業科學,2010,38(2):699-700.
[8]王福銀,史清云,朱艷.花葉絡石離體快繁技術研究[J].江蘇林業科,2008,35(3):26-29.
[9]楊鋒利,杜保國,羅國榮,等.花葉絡石愈傷組織培養初探[J].北方園藝,2010,23:143-145.
[10]高燕會,童再康,黃華宏,等.花葉絡石的組織培養[J].浙江林學院學報,2006,23(6):701-704.
[11]鄭芳,邵明麗,王珺.三種莖蔓類彩葉植物的引種栽培與應用初探[J].黑龍江農業科學2011(8):54-56.
[12]祝澤剛,何濟東,何彥,等.果園套種花葉絡石作用分析[J].園藝與種苗,2011(5):61-63.
[13]蘇雪痕.園林植物耐蔭性及其配置[J].北京林學院學報,1981,2:63-70.
[14]韓旭.花葉絡石開發前景預測[N].中國花卉報,2005-10-25.
[15]王艷.方建勇.彩葉植物在杭州園林中的配置應用[J].中國園林,2008(07):73-80.
[16]韓旭.花葉絡石色相俱佳[N].中國花卉報,2006-12-21.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