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寶印 鄭清 邵榮 鄧麗娜 王永強 王瀟瀟 張美蘭 王爽

摘? 要: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健康營養飲食的意識逐漸增強,植物鹽作為一種新型保健食鹽逐漸被人們關注。該文對植物鹽的研究現狀進行了綜述,系統介紹了植物鹽的種類、提取工藝,全面分析了植物鹽的成分,并對其發展前景進行了展望。
關鍵詞:植物鹽;研究進展;種類
中圖分類號 TS359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19)(02-03)-0109-04
Abstract:With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people's awareness of a healthy and nutritious diet is gradually increasing,phyto-salt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of new and health salt gets more and more peoples attention gradually.This study not only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status of phyto-salt and recommends the different kinds of phyto-salt and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phyto-salt scientifically,but also analyses the component of phyto-salt.Finally,this study looks forward to its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Key words:Phyto-salt;Research progress;Kinds
食鹽作為人類生活的必需品,不僅是人體內礦物質、維生素、氨基酸等生命活動所必需營養元素的載體,還具有維持人體滲透壓和酸堿平衡、參與胃酸生成、保持神經和肌肉應激性調節等重要作用[1]。但是食用過量食鹽也會使人類患上多種疾病,如:高血壓、腎臟病、心血管疾病等[2],因此,人們科學用鹽的意識也在逐漸增強。為了滿足市場多樣化需求,開發新型功能鹽產品很有必要,富含多種營養物質和生物活性成分的植物鹽產品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植物鹽(Phyto-salt)的概念很早就有提出,香港預防醫學研究院院長潘漢杰教授曾提出:植物鹽是指從植物有機體提取,用純粹物理流程和工藝,低鈉鹽和多種礦物質微量元素群、各種元素比例符合人體要求的一種平衡鹽類,也是對人體的微量元素平衡、機能調節和新陳代謝及健康具有一定促進作用的新型食用鹽[3]。目前,食鹽替代物層出不窮,植物鹽作為一種天然、健康、營養的新型食用鹽更受人們青睞。
1 研究進展
對植物鹽的探索一直是國內外研究的熱門課題,早在1988年秦民堅就曾報道,新幾內亞島居民將富鹽植物如鐵角蕨(Asplenium nidus)、水龍骨(Polypodium sp.)、白茅(Lmperata cylindrica)等燒成灰制成了鹽[4];Won-Dae Kim[5]等利用鹽角草為原料制得NaCl含量高達80%的“蔬菜鹽”,這種蔬菜鹽首次100%以植物為原料生產,含有豐富有機營養成分;印度中央食鹽與海洋化學研究所從古吉拉特邦沿海一帶生長的植物海蓬子中成功提煉出營養豐富的食用植物鹽[6];孫貽超[7]等發明了一種用堿蓬嫩莖榨汁,濃縮原液后真空干燥制得植物鹽的方法;李超峰[8]等以海蓬子為原料與蒸餾水混合磨漿、活性炭脫色、真空濃縮,最后冷凍干燥得到植物鹽。近些年在相關研究者的不斷探索下,植物鹽的概念變得更加具體化、形象化,其提取方法也不斷完善,種類越來越豐富。開發利用植物鹽不僅能夠得到營養均衡的食用鹽,還可以改良土壤,有效地利用鹽堿地植物資源[9]。
2 植物鹽的種類及提取方法
植物鹽所需的植物主要是指生長在含鹽量高的鹽堿荒地、海邊及廢棄的鹽田等鹽堿土地中的一些高等植物或者一些生長在海洋和湖泊中的低等藻類[10、11]。根據提取原料不同,可將植物鹽分為:海蓬子植物鹽、鹽地堿蓬植物鹽、白刺植物鹽、杜氏鹽藻植物鹽等多種植物鹽,不同的植物原料提取植物鹽的方法也不盡相同。
2.1 海蓬子植物鹽 海蓬子(Salicornia Bigelovii Torr)為藜科植物鹽角草的全草,是生長在海灘、鹽堿灘涂沙地,有梗無葉的綠色植物。海蓬子生長過程不需使用農藥和化肥,符合有機蔬菜生產標準和要求,除含有普通蔬菜所含的各類營養成分外,還含有特殊的生物堿、生物鹽和生物碘等成分。海蓬子的粗蛋白、維生素B2、維生素C含量比普通蔬菜高,胡蘿卜素含量比普通蔬菜高出40倍,微量元素鋅、錳、碘、鈉等比普通蔬菜高出2~6倍,其中生物堿成分,可促進人體內的酸堿平衡,對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具有明顯的調節作用,可提高人體免疫力及預防帕金森綜合癥[12]。用海蓬子制得的植物鹽極大程度地保留了海蓬子的營養成分,其原料天然、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對某些疾病能夠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
近年來海蓬子植物鹽的提取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將海篷子燙漂、微波殺青后進行粉碎,最后將粉末與食鹽混合制取植物鹽;將海篷子燙漂護色、磨漿、過濾、結晶制取植物鹽;將海篷子榨汁、濃縮、結晶、干燥制取植物鹽;還有直接將海蓬子干燥粉碎、微波破壁、亞臨界丙烷—液氮萃取、乙酸乙酯溶解過篩、揮發制得植物鹽[13-16]。
2.2 鹽地堿蓬植物鹽 鹽地堿蓬(Suaeda salsa)一年生草本,一般生于海濱、荒漠低處的鹽堿灘涂上,是1種典型的鹽堿地指示植物,因其遠離污染,是備受青睞的安全綠色食品。堿蓬莖葉營養成分完整齊全,其鮮嫩莖葉中蛋白質含量占干物質的40%,與大豆相當;含有豐富的氨基酸,每100g鮮梢含有胡蘿卜素1.75mg、維生素B2 20.10mg、維生素C78mg;還含有其它微量元素,如鈣、磷、鐵、鋅、硒等[17]。以堿蓬制得的植物鹽蛋白質含量高,營養元素豐富,是1種極佳的功能性保健植物鹽。
近年來鹽地堿蓬植物鹽的提取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將堿蓬磨漿后超聲處理,然后離心過濾,將上清液抽濾結晶得到植物鹽;將堿蓬榨汁后酶解,煮沸脫色,過濾后脫重金屬離子,最后濃縮結晶得到植物鹽;還有1種將堿蓬粉碎浸漬,超聲處理,離心得到上清液,再結晶得到植物鹽[18-20]。
2.3 杜氏鹽藻植物鹽 杜氏鹽藻(Dunaliella salina)是1種嗜鹽的綠色微藻,屬綠藻綱團藻目,常見于海鹽田,是迄今為止發現最耐鹽的真核生物之一。杜氏鹽藻含有豐富的油脂、β-胡蘿卜素、蛋白質、多糖等;同時含較高的Ca、P、Zn等礦物質,還含有包括人類必需氨基酸在內的18種氨基酸;累積的甘油為干重的40%~50%[21]。在適當的條件下,杜氏鹽藻體內合成的β-胡蘿卜素可達細胞干重的10%以上。此外還含有27種無機元素,其中金屬元素25種,非金屬元素2種[22]。杜氏鹽藻植物鹽營養成分均衡,元素種類多樣,對人體健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近年來杜氏鹽藻植物鹽的提取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將杜氏鹽藻放入鹵水中,培育一段時間后,將鹵水蒸發濃縮得到植物鹽;把杜氏鹽藻干燥、粉碎、浸泡、結晶,制得植物鹽;還可以將杜氏鹽藻曬干粉碎,制取植物鹽[23-25]。
2.4 白刺植物鹽 白刺(Nitraria)是蒺藜科白刺屬的灌木,分枝多而密集,呈叢生狀,具有很強固沙阻沙能力。白刺科植物營養全面,特別是果實、種子、莖葉中含有較豐富的脂肪、不飽和脂肪酸、蛋白質、氨基酸、糖、維生素C、有機酸、礦物質及微量元素等多種營養成分和活性物質[26]。用白刺制得的植物鹽礦物質元素豐富,營養物質多元均衡,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近年來白刺植物鹽的提取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將白刺葉片干燥粉碎、碳化,用水和酸提取得到植物鹽;將白刺葉粉末的酸性酶提取液和白刺葉壓榨液的酸性酶提取液混合,加入澄清劑取上清液,過濾、真空干燥制備植物鹽[27、28]。
綜上所述,提取植物鹽的方法大致可以分為4類:榨汁式提取、榨汁式溶液浸提、干燥式制取和干燥式浸提。這4種方法各有優劣,對比分析如表1所示。
3 植物鹽的成分研究
3.1 無機成分及作用 植物鹽不同于以NaCL為主要成分的精制鹽,它除了含有鈉元素之外,同時還含有鉀、鈣、鎂等礦物質及磷、鐵、鋅、硒等微量元素,含量豐富,一般高于普通的蔬菜[29、30]。
鈉雖然是人體必須的金屬元素,但是攝入過多也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傷害,防止攝入鈉過量造成危害的有效措施就是限制每天的食鹽攝入量,另1個重要措施就是食用低鈉平衡鹽。在一些發達國家,低鈉平衡鹽已經相當普及,其國民健康水平明顯高于其他國家。植物鹽符合低鈉平衡鹽的一些要求,同時滿足人們對于多種礦物質元素的需求,以達到營養均衡的目的。同時,對于一些礦物元素群缺乏癥或者不平衡導致的多種疾病以及相關的并發癥具有一定的輔助治療和調節作用[3]。
3.2 有機成分及作用 用來生產植物鹽的天然原料植物,一般都有悠久的食用歷史,其營養成分豐富,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及其它一些生物活性成分。
植物鹽中的有機成分對人機能調節、新陳代謝及健康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如氨基酸是構成生物機體蛋白質的基本物質,是生物不可缺少的營養成分,特別是必需氨基酸,人體不能合成,必需由食物供給。黃酮苷類物質,具有抗病毒、抗腫瘤、抗氧化、抗炎、抗衰老等生理藥理活性。生物堿類物質,具有抗菌、消暑清熱、促進血液循環、降血糖等生理活性。天然色素,為生命體造血提供維生素,具有維持酶活性、抗炎止痛、抗衰老、抗癌等功能。植物鹽有機成分活性取決于原料植物的品種以及它們所含無機鹽種類、元素含量和比例等因素,同時提取方式的不同使這些營養成分在植物鹽中不同程度地保留[31]。
3.3 有機污染物和重金屬含量極微,不含任何化學添加劑 植物鹽利用天然耐鹽植物生產,這些耐鹽植物生長在鹽堿地用海水灌溉,土壤和海水中的營養成分基本滿足植物生長需要,病蟲害也比傳統作物要少很多,再加上這些天然植物對土壤和海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具有很好的降解、過濾的作用,所以植物鹽中有機污染物和重金屬含量極微。鹽生植物生長過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學肥料和化學藥物,并且植物鹽在加工過程中不使用化學試劑,不添加化學成分,因此植物鹽中不含化學添加劑[29-34],食品安全性高。
4 前景展望
隨著社會的進步,新的鹽業體制改革方案不斷修訂,我國將逐漸取消食鹽專營,涉鹽企業將實現自主經營、公平競爭[34],廣大消費者對食鹽的要求也會不斷提高,將不再局限于綠色安全,更多的是注重其營養保健功能。我國海洋灘涂總面積達217.04萬hm2,并且每年以2萬余hm2的速度增長[35],開發植物鹽有助于沿海灘涂濕地的開發和利用,對我國沿海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雖然植物鹽在生產加工銷售過程中尚存在部分問題,但因其原料天然、營養物質和活性成分豐富、有機污染物和重金屬含量極微、不含化學添加劑[3],是1種保健作用良好的天然低鈉平衡鹽。隨著生產工藝的改進、相關標準的完善、人們對其認知水平的提高,植物鹽的研究與開發將向多元化發展,逐漸取代傳統食鹽,成為人們生活的必需品。
參考文獻
[1]楊璐.低鈉鹽產品開發研究概述[J].浙江鹽業,2014(4):34-35.
[2]蔣琦,紀桂元,洪曉敏,等.食鹽與健康[J].華南預防醫學,2018,44(01):79-82.
[3]劉素華,劉清岱,劉好鑫,等.植物鹽及其研究進展[J].中國食品添加劑,2016(04):195-199.
[4]秦民堅.新幾內亞島的“植物鹽”[J].植物雜志,1988(5):47.
[5]Won-Dae Kim,Gunpo K R.Vegetable salt preparation methond and vegetable salt[P].United States Patent:20010021408,2011-09-13.
[6]佚名.印度科學家從植物中提煉食用鹽[J].科學技術研究成果公報,2003(3):70.
[7]孫貽超.功能性保健食用堿蓬植物鹽及其制備方法[P].中國專利:101040705A,2007-09-26.
[8]鹽城師范學院.一種植物鹽的制備方法[P].中國專利:105029344A,2015-11-11.
[9]Pushpito K G,Muppala P R,Jayaant B P,etal.Preparation of nutrient rich salt of plant origin[P].United States Patent:6929809 B2,2005-08-16.
[10]馮立田,段建軍,李慧娟.試論生物質鹽[J].鹽業與化工,2008(02):39-42.
[11]馮立田,段建軍,汪智軍.鹽生植物與生物質能[J].科學中國人,2008(01):117-119.
[12]張春銀,劉勇,陳麗.海蓬子植物鹽開發前景及生產加工技術[J].農技服務,2016,33(13):43.
[13]濰坊友容實業有限公司.海蓬子植物鹽生產方法[P].中國專利:108125208A,2018-06-08.
[14]鹽城綠苑鹽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一種海蓬子植物鹽的制備方法[P].中國專利:106343518A,2017-01-25.
[15]天津市長蘆捷新進出口貿易發展有限公司.有機植物鹽的制備方法[P].中國專利:105876732A,2016-08-24.
[16]濰坊友容實業有限公司.利用鹽堿地海蘆筍制造植物鹽的化學方法[P].中國專利:108157910A,2018-06-15.
[17]張學杰,樊守金,李法曾.中國堿蓬資源的開發利用研究狀況[J].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03(02):1-3.
[18]濰坊友容實業有限公司.一種中低錳鹽堿地種植鹽地堿蓬及提取植物[P].中國專利:104956884A,2015-10-07.
[19]濰坊友容實業有限公司.利用鹽地堿蓬制造植物鹽的方法[P].中國專利:108095031A,2018-06-01.
[20]詹小姍.一種鹽堿地種植鹽地堿蓬及提取植物鹽的方法[P].中國專利:106797763A,2017-06-06.
[21]鄭秀潔,劉亞培.鹽藻的開發與應用展望[J].鹽業與化工,2015,44(01):1-4.
[22]李淑清,索全伶,楊偉.吉蘭泰杜氏鹽藻中營養成分的分析[J].內蒙古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01):22-24.
[23]濰坊友容實業有限公司.利用杜氏鹽藻制造植物鹽的方法[P].中國專利:108308591 A,2018-07-24.
[24]益鹽堂(應城)健康鹽制鹽有限公司.一種植物鹽及制備方法[P].中國專利:105876752A,2016-08-24.
[25]益鹽堂(應城)健康鹽制鹽有限公司.一種海生植物鹽及制備方法[P].中國專利:105962288A,2016.09.28.
[26]任珺,陶玲.甘肅省白刺屬植物的數量分類研究[J].西北植物學報,2003(04):572-576.
[27]張華新.白刺屬植物鹽及其制備方法[P].中國專利:102524740A,2012-07-04.
[28]武改蓮.一種植物鹽及其制備方法[P].中國專利:103039938A,2013-04-17.
[29]P K Ghosh.Preparation of nutrient rich salt of plant origin[M]. 2005,United States Patent, US 6,929,809 B2.
[30]林曙光.天衡保健鹽對心血管疾患者輔助作用觀察[J].新醫學,1989,20(3):134.
[31]劉素華,劉好鑫,尹金珠,等.響應面法優化鹽地堿蓬中植物鹽提取工藝的研究[J].食品工業,2017,38(03):74-78.
[32]W D Kim. Vegetable salt preparation method and vegetable salt[M]. 2001,United States Patent Application,20010021408.
[33]WD Kim. Liquid vegetable salt preparation method and liquid vegetable salt[M].2001,United States Patent Application,20010024676.
[34]P K Ghosh,et al. Low sodium salt of botanic origin[M]. 2007,United States Patent,US 7,208,189.
[35]馮利華,鮑毅新.動態增長的中國灘涂資源[J].農業系統科學與綜合研究,2007(01):98-101.
(責編:王慧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