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英
【摘 要】目的:探討健康教育對降低陰道分娩產后出血的護理效果。方法:選擇我院收治的140例陰道分娩產婦作為本次研究對象,病例納入時間段在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之間,據產婦入院先后順序進行分組,對照組70例產婦接受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70例產婦在此基礎上接受健康教育干預,探討兩種護理干預方法的臨床效果。結果:觀察組產婦的產后出血率為5.71%(4/70)明顯低于對照組22.86%(16/7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產婦在第三產程、產后2h、產后24h的出血量指標比較,觀察組有著明顯的優勢,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婦的護理滿意度為92.86%(65/70),對照組產婦的護理滿意度為75.71%(53/70),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健康教育在陰道分娩產婦的護理中有著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有利于降低陰道分娩產后出血的發生率,減少出血量,值得推廣。
【關鍵詞】陰道分娩;產婦;健康教育;產后出血;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2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3--01
產后出血是婦產科常見的一種產后并發癥,其發病受到產婦合并基礎疾病、自身體質、凝血功能障礙、胎盤以及子宮收縮乏力等因素的影響,嚴重威脅了產婦的生命安全[1-2],另外患者對于疾病的認知水平對疾病的發展有著一定的作用,因此,在婦產的臨床護理中,應加強產后出血預防護理,通過對產婦進行一系列的健康教育,提高產婦分娩的安全性。本文對我院收治的陰道分娩產婦在護理工作中加強了健康教育管理,探討其臨床應用價值,如下所述: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收治的140例陰道分娩產婦作為本次研究對象,病例納入時間段在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之間,據產婦入院先后順序進行分組。所有患者均知情為本次研究對象,自愿接受本次研究,且本次研究已經過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對照組70例產婦中,年齡在21~36歲之間,年齡均值為(25.8±6.4)歲;觀察組70例產婦中,年齡在22~38歲之間,年齡均值為(26.3±6.2)歲。兩組患者進行基本資料的對比,差異較小(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產婦接受常規護理干預,包括觀察產婦病情的變化、監測產婦的生命體征變化、并發癥預防及治療措施等內容。
觀察組產婦接受健康教育干預,內容為:①產前健康教育:預產期7d前,確保產婦接受了全面的檢查,詳細詢問患者的年齡、手術史、病史、生活習慣等基本資料,并記錄在患者的檔案中, 深入了解產婦的心態狀況。在生產之前為患者講解生產過程中可能遇到的諸多問題,提高產婦對生產過程的正確認知。②產后健康教育:首先,需要給與患者一定的心理護理,介紹患者的醫院情況和相關的應用儀器設備等,將各類操作的具體目的告知患者,告知患者如何配合進行全面的護理和治療,盡可能消除患者的緊張和恐懼情緒,護理工作者同樣應該與患者進行全面的護理配合,鼓勵患者將自己的疑慮和精神方面的思考講出來,給與其足夠的支持和安慰,指導患者更好地放松自己的心情,使自己的身心處于放松狀態。可以給與患者一定的飲食指導,其中產后出血的患者往往會失血數量過多從而導致體力的消耗巨大,對于飲食的類型,應該以高蛋白或者高熱量為主,并給于患者適當的維生素和營養豐富的食物,雞鴨魚肉等等。飲食應該盡可能的色香味俱全,避免出現患者的營養不良等現象,患者的體力恢復之后,可以引導患者下床進行適當的體力勞動等,給與患者一定的運動指導,告知患者活動需要盡可能避免過快,糾正子宮的后傾位置,降低產后出血的發生率。最后叮囑患者多臥床休息,注意個人衛生,保持清潔的環境。產褥期嚴禁性生活,盆浴等。
1.3 評價標準
①統計記錄兩組產婦的產后出血發生情況;②觀察記錄兩組患者的產后出血量,分三個時間點進行記錄,即第三產程、產后2h、產后24h[3];③使用本院自擬的調查表,調查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認可度,分為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三個等級。
1.4 統計學處理
研究數據錄入SPSS22.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年齡、出血量等計量資料使用均數±標準差表示,所有數據均符合正態分布,用t檢驗進行組間比較,護理滿意度、產后出血率等計數資料用卡方檢驗進行分析。P<0.05時,表明2組陰道分娩產婦的相關研究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產婦的產后出血率
觀察組中有4例產婦出現產后出血,發生率為5.71%;對照組中有16例產婦出現產后出血,發生率為22.86%,觀察組的產后出血率相對較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對比兩組產婦的出血量
與對照組產婦相比,觀察組產婦的第三產程、產后2h、產后24h出血量均明顯較少,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一。
2.3 對比兩組產婦的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產婦的護理滿意度與對照組相比,有著明顯的優勢,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二。
3 討論
產婦經歷了分娩過程后子宮處于松弛狀態,宮腔內積聚了大量的血液,此時一旦沒有及時關閉血竇,會造成一系列并發癥的發生[4]。產后出血便是發病率較高的一種產后并發癥,不僅會影響母乳的喂養,同時也嚴重威脅了產婦的自身健康操作。因此,對陰道分娩產婦實施全面有效的護理干預是非常重要的[5],有利于產婦的預后。健康教育模式是一種新型護理模式,近年來在臨床中逐漸推廣開來,其護理原則是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給與針對性的護理方式,對患者進行全面的思想教育,確保陰道分娩順利完成,能夠有效減少產后并發癥的發生[6]。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22.86%的產后出血率相比,觀察組產婦的產后出血率為5.71%優勢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第三產程出血量為(208.9±54.5)ml、(283.4±63.4)ml,產后2h出血量為(77.7±12.6)ml、(145.2±23.0)ml,產后24h出血量為(137.6±20.3)ml、(248.5±25.6)ml,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75.71%的護理滿意度相比,觀察組產婦的護理滿意度為92.86%優勢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與常規護理干預相比,對于健康教育干預的效果得到了證實,有利于減少產婦產后出血量以及產后出血發生例數,提高了患者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下轉第頁)
(上接第頁)
綜上所述,健康教育在陰道分娩產婦的護理中有著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有利于降低陰道分娩產后出血的發生率,減少出血量,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殷博. 健康教育對降低陰道分娩產后出血的效果觀察196例[J]. 首都食品與醫藥,2016,23(06):88-89.
胡艾麗. 健康教育對降低陰道分娩產后出血的效果分析[J]. 中國醫藥指南,2015,13(11):238-239.
楊瓊英. 健康教育對降低陰道分娩產后出血的護理效果研究[J]. 中外醫學研究,2018,16(17):92-93.
卓芬,鄒云雪. 健康教育對降低陰道分娩產后出血的護理效果觀察[J]. 家庭醫藥.就醫選藥,2018(05):243-244.
趙新敏. 健康教育干預對陰道分娩產后出血的影響[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8(03):197-198.
高麗娟. 健康教育對減少陰道分娩產后出血的效果[J]. 中國社區醫師,2016,32(36):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