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寫作是作者表達心中所想的一種方式,寫作的靈感來源于作者對情感的體驗。學生只有感受生活,對事物產生自己的認識,才可能寫出自己真正的所想。教師應結合學生實際情況與作文的特點,制定出可以引導學生感受生活的教學課程,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情感,促進學生展開積極思考,達到激起學生表達欲望的目的。
關鍵詞:情景體驗;小學作文;情感
一、 引言
部分小學生的作文內容空洞,缺乏真情實感,語言單調,用詞重復,這一直以來是困擾老師和家長的一大難題。閱讀小學生的作文,會發現其毫無生趣,缺乏童真與真情實感,讀起來索然無味。老師家長為此煞費苦心,鼓勵學生背誦、抄寫、仿寫優秀片段,結果便是所謂的優秀作文出現部分片段雷同,感情基調基本一致的現象。要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找到根本原因,那就是孩子對所經歷的事沒有深刻的感受。因此,情景體驗教學在小學作文教育中顯得尤為重要,教師應帶領學生去體驗生活,發現生活的美。教師要從只關注課內轉移到課內課外同時發展,從注重模式轉移到模式個性同時發展中來,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對一件事情的看法。只有當學生有了表達的欲望時,教師培養學生優秀寫作能力才有可能。
二、 體驗自然的魅力
大自然是人類的母親。學生身處自然,會體會到身心的放松與愉悅。在春天,在萬物蘇醒中體會生命孕育的過程,教師讓學生培養一株小草,對其進行無微不至的照顧,讓學生在其中感受小草的生長帶來的快樂。在夏天,觀察暴風雨來臨前天空中的變化,教師讓學生在天空的變化中體驗自然的另一種魅力。在秋天,教師帶學生去田地里走一走,領略收獲帶給農民伯伯的欣喜,體會現實的秋高氣爽。在冬天,打一場雪仗,讓學生感受自然的樂趣。教師應讓學生去外邊看看不同于課本的世界,看看有花有草的自然,喚醒學生本來屬于自然的天性。教師應盡可能為學生創造接近自然的機會,引導學生走進自然,在觀察自然的過程中熱愛自然。學生應在接近自然過程中,感悟自然,與自然交流,與同學老師分享自己的感受與欣喜。
三、 生活體驗帶來的感悟
(一) 家庭生活
家是小學生待的時間最長的地方,也是學生感覺最親切的地方。學生和家長可以在家里做一些活動,幫助學生更加真切地感受生活,比如開展“我和爸爸換角色”,“今天我管錢”等一系列讓學生可以對生活有更深理解的活動。在這些活動中,教師讓學生體會家長的辛苦與望子成龍的心情,讓學生在實踐中形成自己的見解,為激起學生強烈的表達欲望打下基礎。這樣有助于學生在寫作中的表達更加真實有趣,文章內容生動自然。
(二) 校園生活
校園是學生學習、活動的樂園。在學校中,學生除學習課本知識外,還會參加運動會、合唱比賽等活動。在這些活動中,學生會增加與其他同學交流溝通的機會,會發生一些有趣的故事。教師應利用這些機會引導學生養成觀察生活,用心聆聽,發現生活中的美的習慣。教師應鼓勵學生參加創新型的活動,和老師多交流對新聞的看法,了解最新科技成果,為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打下基礎。
(三) 社會生活
社會中存在各行各業的人,每天發生各種各樣的故事,存在豐富的學生寫作素材。教師應指導學生多接觸社會,以各種渠道獲得社會的有關信息。學生應盡可能接觸社會,關注社會熱點,提高對一件事的敏感程度,并從中看到別人看不到的閃光點。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幫敬老院打掃衛生,幫清潔工撿拾垃圾,鼓勵學生與社會中的人員多進行交流,在交流中聆聽故事,體會感受。
四、 課堂情景假設
課堂是教師和學生溝通和靈魂碰撞的地方。在課堂上,教師應引導學生體驗生活,在一件小事中形成自己獨特的見解,幫助學生完成思維訓練,正確引導學生產生情感體驗。學生只有對一件事產生了自己的見解,有自己的感受,才可能將其轉化為文字表達出來。在作文課堂上,教師應和學生共同建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覺得寫作是一件有趣的事。當學生喜歡通過寫作來表達感受的時候,他們才有提高寫作能力的可能。
(一) 角色表演
教師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增強學生對事情的感受程度。學生對表演存在較大興趣,因為他們可以走出自己的身份,以別人的口吻去說話,以一個新的身份去表演。這有助于他們體會不同的感受。比如表演與父母吵架的過程,學生便會體會父母內心的感受,以此來激發學生的愧疚之感,讓學生對愧疚有更加深刻的體會。也可以表演學生喜歡行業的工作人員,讓學生去自我發現有什么不足之處,增加對自己喜歡職業的了解。教師應積極對學生做出正確的引導,喚起學生內心表達的渴望,帶領學生進入當時的情境,讓學生真實感受到感情的變化。
(二) 實物展示的故事
教師可以組織同學們拿出不同的物品,鼓勵其他同學對此做出相應的聯想。同學們可以放開束縛,對所見的實物進行聯想。比如,同學們看到一張照片,可以想象它的由來,所處的背景等。這樣既發展了學生的想象力,又為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訓練提供了一定空間。教師鼓勵學生在想象過程中符合現實的感情發展,可以讓學生對情感體驗有更深一步的體驗。
五、 表達真實體驗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應從學生感興趣的方面入手,引領同學們體會情感的變化,激發學生表達的欲望,不應用條框去束縛學生的思路。學生只有有寫作的欲望才可能寫出好的文章。組織學生進行小組交流,暢所欲言,獲得思想的碰撞。教師應組織學生走進生活,讓學生親身體會在不同情況下的心理變化,學生只有親身經歷,有自己的見解和感受,才可能寫出好文章。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教師應鼓勵同學們將學習擴展到課堂以外,激發學生表達的興趣,讓同學們體會到實地考察后寫作的樂趣。
六、 總結
小學作文內容的空洞源于學生對生活沒有深刻的體驗,情景體驗便為學生提供了體驗生活,形成自己獨特見解的機會。教師應鼓勵學生走出課堂,將學習延伸到課堂以外,延伸到生活中,激發學生表達的興趣。
參考文獻:
[1]陳連娣.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情景作文教學探討[J].讀書文摘,2016(22):231-231.
[2]劉巳丹.基于虛擬現實的小學情景作文訓練系統設計[J].赤子,2017(20):220.
[3]段平錦.情景體驗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實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25):230.
作者簡介:
李明珠,甘肅省蘭州市,蘭州市西固區河嘴小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