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和科技不斷進步發展,我國國民生活水平也大幅提高。但近些年不同年齡學生體質健康測試調查結果顯示,我國青少年的體質健康狀況最近多年仍一直呈現著下降趨勢,這對學校的體育發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在目前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都不加大教學難度,有危險的項目慢慢都不再開設,只因大多學生體質薄弱,缺乏自我保護能力,容易受傷。只有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發展,學校體育教育才會順利開展,從而增強學生體質健康,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本文主要就青少年的體質健康現狀進行分析,總結出其對學校體育發展的影響。
關鍵詞:青少年體質健康現狀;學校體育發展;影響
體質健康是一個人各方面得以發展的前提。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體質,那么青少年的其他發展也就沒有了堅實的基礎。其實,大家都知道體質健康很重要,但是觀察現在青少年社會群體,他們的體質健康問題突出,主要表現為青少年耐力差、速度慢、力量薄弱等各個方面。同時部分青少年學生的視力已經較弱,需要佩戴眼鏡加以矯正。以上所說的種種現象都不利于青少年很好地接受體育教育,這對學校的體育發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本文主要通過介紹青少年的體質健康現狀以及其對學校體育發展的影響,讓青少年認識體質健康的重要性。
一、 青少年體質健康現狀
根據有效資料數據顯示,我國青少年體質健康狀況一直連續26年呈現下滑的狀態,尤其是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國民體質尤其是青少年體質卻出現下降。這一現象的出現與青少年的生活環境有著重大的關系,其中一個因素就是獨生子女成為每個家庭的常態,家長溺愛子女,孩子被嬌生慣養,不能吃苦耐勞,學校的體育活動他們更是不愿參加。另一方面就是因為安全因素,體育教學項目不斷縮減,這使得學校體育教學內容枯燥,導致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學生活動范圍縮小,造成學生體能下降,也使學校體育教育發展受到影響。
二、 對學校體育發展的影響
(一) 導致體育課的量不足質不優
其實,《教學大綱》對于學校體育教育的教學任務以及教學量都是有明確的規定的,不同學段都有相應的教學任務。但是隨著青少年體質健康的連續下降,學校的體育課出現了量不足質不優的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制約了學校體育的發展。根據對一些學校的實際調查,筆者發現部分學校還出現了減少體育課時的情況,通過了解發現有些是因為學生普遍受不了體育課上安排的體育運動強度。現在因為學習壓力大,家長也希望孩子考試成績更好,所以學生集中更多時間學習,其他活動很少參加。很多孩子在家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只負責學習,任何事情都不用自己干。這樣的認知、意識和生活習慣不僅不利于學生的體質健康,更不利于心理健康,阻礙了學校體育的發展。
例如:在日常體育教學中,教師組織學生進行稍加難度的運動項目的鍛煉時,就會有部分同學出現身體不適的情況,這影響課程教學的正常進度。例如在早操或課間跑操時,因為多跑了兩圈,有的同學就反應自己的腿部不適,去學校醫務室觀察,校醫也說他需要休息一段時間。這種情況在部分學校時常發生,這樣下來體育教學課程都會受到一系列的影響,學校體育教學的正常進度受阻。所以,現在青少年體質健康狀況逐年下降的現象對學校體育課程有著很不利的影響,這導致學校體育教學中教師不敢安排難度訓練,量不足質不優的課堂也成了一種常態。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學生要改善認知、意識和生活習慣,鍛煉體質,增強體魄,教師要促進學校體育教育的發展。
(二) 導致課外活動流失
目前,在學校教育階段,學生每天的時間基本都是在教室里度過,這樣的習慣并不利于學生的健康發展。學校體育《教學大綱》明確規定有體育教學和課外活動的學時,目的是讓學生通過體育鍛煉提高體能,增強體質,學會團結合作、培養吃苦耐勞、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但是實際教學中,效果一直都很不理想。因此青少年的體質健康問題,一直影響學校體育課程的順利開展。久而久之,課外活動安排也就更少了。考慮到學生的安全問題,部分老師都不敢也無法承擔這個風險。所以課外活動就可能性流于形式,沒有什么對抗性或激烈的運動了。這種現象一旦成了惡性循環的過程,青少年的體質健康問題也就得不到重視和加強,更不要說得以提高了。所以說我國青少年的體質健康的發展現狀,對于體育課外活動的開展充滿了制約因素。
例如:在學校組織學生進行課外活動的時候,本意是想鍛煉學生的體育能力,增強學生的體質,讓學生愛上體育這一學科。但是在課外活動的開展中,部分學生就會吃不消。比如在學校組織的爬山比賽活動中,一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意力和耐力,另一方面是達到體育教育的目的。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有一部分學生因為個人體質原因,身體不適或某一部位受傷了,教師都無法與家長交代,也可能給學校帶來很不好的影響。所以部分學校為了避免這一情況,就減少了課外活動。這也就導致了體育課外活動的減少,相應也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影響了學校體育教育的發展。
綜上所述,青少年的體質健康現狀對于學校體育教育發展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學校和體育教育部門都應出臺相應的政策,鼓勵體育教師多開展體育工作,努力加強家庭和社會對體育的認知,改變健康意識,促進青少年主動參與體育鍛煉,上好體育課,以提高青少年的體質健康水平。這有利于學校體育的發展,同時促進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于紅妍.中國學生體質測試的演進歷程及階段特征[N].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4,37(10):113-118.
[2]許舒翔,莊弼,李斌.廣東省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管理模式及其實施效果[J].體育學刊,2014,21(11):38-43.
作者簡介:
鄭曉樂,山西省運城市,山西省運城市運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