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歷史學科是高中教學階段的重要學科。可以說,歷史教學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對于民族的認同感與自豪感。歷史故事本身就包含了豐富的歷史信息,它有著生動有趣、通俗易懂的特性。教師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開展故事性教學,可以有效豐富課堂教學方式,讓學生更加真切地感悟歷史,培養學生良好的歷史素養。本文對高中歷史故事性教學方式進行深入地分析和探究,以期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關鍵詞:高中歷史;歷史故事;教學研究
一、 引言
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學生的抽象能力、思維能力都開始不斷加強。那么,隨著學生自我意識的不斷加強以及知識積累,其價值觀也開始逐步建立,但尚不穩定。那么,教師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開展故事性教學,就可以以歷史故事為主要教學素材,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并通過歷史故事中所包含的智慧和哲理,開啟學生的智慧,陶冶學生的情操,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二、 高中歷史故事性教學的意義
(一) 能夠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歷史觀與價值觀
歷史就是過去所發生的事情,其與學生現在所生活的時代有著一定的距離,這就對學生的歷史學習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對于很多學生來說,歷史似乎帶著一種神秘的色彩,很多學生會產生幻想。如今一些不嚴謹的電視劇、游戲以及書籍導致一些學生對于歷史的認識十分片面,甚至是錯誤的。教師在歷史教學中,可以通過結合歷史故事,利用歷史故事情節來展現當時的歷史面貌,并通過歷史故事當中所宣揚價值導向,對學生的價值觀建立形成正確的影響。在歷史教學中融合歷史故事,可以讓整個歷史事件更加的感性,更具有生活氣息和人情味。這有效改變傳統課堂教學中的枯燥感,讓學生能夠更容易接受相關的知識。
(二) 能夠幫助學生有效理解、記憶歷史知識點
在當前的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以歷史故事作為歷史知識教學的重要渠道,可以利用故事當中的情感色彩,將歷史故事和教學內容相聯系,能夠更加貼合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教師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運用歷史故事,能夠將教材中的事件,有效轉化為生動的歷史事例,將深奧的制度理論有效轉化為具體的歷史故事,讓歷史知識不再抽象、難懂,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教學內容。另外故事本身就是對整個事件的發展變化的描述,當中帶有更多的情感色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故事教學,能夠將一些抽象的概念更加的具體化。學生在歷史情境中來了解歷史演變的進程,積極探尋歷史的發展規律,這也是培養學生分析、比較歸納等能力的重要措施,真正幫助學生能正確地認識歷史、判斷歷史。
三、 高中歷史故事性教學的措施
(一) 利用故事進行課堂導入
課堂導入作為課程教學的重要部分,教師在課堂導入中合理應用歷史故事教學,能夠直接影響整個課程的教學效率。在高中歷史故事性教學中,教師可以在開課時為學生呈現相關的歷史故事,這樣就能夠立即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主動地參與到課程教學中。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注重結合學生的心理需求,選取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利用歷史故事提升學生的注意力。比如在教學《英國君主立憲制度的建立》這一課時,教師要先了解本課教學的重點,就是為了讓學生了解英國君主立憲制度的建立過程,也是國王權力的變化過程,處死查理一世就是對國王權力的一次宣戰,這有著歷史性的意義。教師就可以從現在英國女王,回溯到十七世紀英國大革命爆發時的另一位英國國王——查理一世,通過講述處死查理一世這一歷史故事,給學生塑造不同的國王形象,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深入思考。
(二) 利用故事說事
本身歷史學科就有著知識復雜、難以記憶的特點,對于歷史的學習是需要學生進行不斷鞏固的,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結合歷史故事,以此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認識。歷史故事通常都是在某一歷史階段中,具有代表性的歷史事實,教師通過推進高中歷史故事性教學,能夠通過相應的故事,以此來映襯某一知識點,從而幫助學生更加準確、快速地理解和記憶。比如在《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這一課教學中,本課教學的重點就是讓學生要通過本課的學習,了解從漢至元朝在政治上所采取的各項措施以及發展變化。那么,教師在該課教學中,就可以利用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的故事,有效闡述宋朝的政治措施,讓學生輕松地了解宋朝中央集權不斷加強。
(三) 利用故事強化
本身高中歷史教學內容就有著較強的理論性和抽象性,這對于學生的學習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那么教師在相關知識講授過程中,就可以通過化繁為簡,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相關知識。而歷史故事有著通俗易懂,且容易被學生所接受的特性。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合理應用歷史故事,來進行高中歷史重難點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比如在《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這一課教學中,本課教學重點就是讓學生了解宗法制與分封制的內容,清楚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那么教師就可以講解“周公東征”的故事,讓學生通過西周時期最大的一個事件,了解這一故事的意義,其不僅為周朝的鞏固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還為分封制的推進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這樣更能夠加深學生對于周朝分封制的目的、對象和作用的認識與理解,更好地掌握本課的知識點。
四、 結語
總而言之,高中歷史故事性教學的有效開展,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對于歷史故事的探究與運用。那么,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通過不斷拓展自身的閱讀量,收集更多有趣、有內涵的歷史故事,并將其有效融合在歷史課程教學中,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相關知識,不斷提升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和歷史素養。
參考文獻:
[1]劉明睿.淺談歷史故事在高中階段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8(90):153.
[2]耿成.高中歷史課堂故事教學法的運用[J].科普童話,2018(39):103.
[3]王新航.歷史圖片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開發與運用初探[J].中華少年,2018(27):180.
[4]陳遠東.高中歷史教學中歷史故事的巧妙應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8(18):57.
[5]計淑英.神游感悟 對話歷史——淺談歷史故事在高中歷史課堂上運用的必要性[J].新課程導學,2018(12):71.
作者簡介:
江麒,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甘肅省臨夏州臨夏縣田家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