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者作為國家普通高中一線教師,結合自己使用高中化學教科書的心得與經驗,認為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1(以下稱必修一)課本更加注重實踐,注重學生的學用結合能力,更加注重提高學生的素質。
關鍵詞:化學課;應對措施;學用結合
高中化學必修一是初中化學的延伸與深化,學生進入高中大門,起初對化學充滿興趣,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興趣逐漸淡化。有的學生怕動腦筋,缺少耐心、恒心和毅力,有的因教師經驗不足和方法不科學,要求過高,任務過多,導致學生的自卑感,而造成對化學失去信心。針對以上情況教師應采取相應的措施。
一、 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心理氛圍
創設愉快的學習環境,采用鼓勵性評價,提倡師生間交流,創設成功的條件。如對學生課堂回答問題,給予高度評價,教師應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課堂教學中建立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平等關系,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自由交流,大膽提問,對學生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進行全面解答,讓學生舉手回答課堂中的問題,教師對回答正確的計分,回答錯誤的糾正不計分,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后,學生上課舉手率達到80%以上,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
二、 以人為本,兼顧個體與整體的和諧發展
重視學生分析和研究,關注每個學生的發展,使每個學生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尊重信任每個學生,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通過化學學生實驗的開展,為學生創設了施展個性的機會,也充分展示了化學教育的生機和活力。通過實驗可以克服學生的自卑感,重視學困生,讓學困生做實驗,其他學生幫助完成實驗。既照顧了優生又兼顧了學困生,使學生全面發展。所以我上的化學課學生考試成績大幅度提高,受到師生好評。
三、 利用口訣強化記憶
如過濾一貼二低三靠。氧化還原反應,升失氧,降得還。還原劑被氧化,氧化劑被還原,還原劑有還原性,氧化劑有氧化性。對得失電子學生搞不清楚,我讓學生記住高價減低價,再乘原子個數,對金屬在化學反應中失去了電子,比作雷鋒奉獻精神,鼓勵學生多做好人好事,金屬鈉與水反應,芙蓉又想紅等,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牢固掌握。
四、 培養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多觀察化學現象,多體驗化學知識的樂趣,濃厚的學習興趣,能使學生產生探究的動機,并以愉快和渴望的心情去學習生動的化學史料。如讓學生觀察硅原子形成的最小漢字“中國”,一句“我們是中國人,我們要愛自己的祖國”,使學生感悟很深。1965年,我國科學工作者在世界上第一次用化學方法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質結晶牛胰島素。在講鈉的化合物這一節時,講述制堿專家侯德榜先生的事跡,激發學生愛國主義思想,端正學習態度,為祖國繁榮昌盛而勤奮學習。有趣味的化學實驗,如滴水生火、吹氣生火等都能激發學生興趣。
五、 改變陳舊教學
由于受傳統教育的影響,老師大多喜歡聽話的學生,上課規規矩矩,目不斜視,所有的一切都按照老師的思路走,對于調皮的學生則是冷言冷語,擺出一副師道尊嚴的樣子,不允許學生有自己的觀點,抹殺了學生的熱情。所以,教學中要對學生一視同仁,讓學生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尤其學生實驗,讓每個學生都做,誘發學生學習的能力。大膽改革課堂教學結構,根據教學進度適當穿插教學內容。
六、 走出課堂
反對封閉式教學,樹立社會即是學校、生活即是教育的觀念,給學生更多的自由活動時間,及時打開學校大門,大膽地讓學生走向社會,去觀察,去實踐,將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自由的時空中發展特長。如在講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對大氣的污染這一節時,讓學生到農村田間地頭看看白色污染的嚴重性,垃圾堆放處理,廢舊電池回收利用等可以寫小建議反映給環保部門怎樣治理。
七、 利用多媒體
教師應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多媒體教學信息渠道寬,速度快,容量大,在聽覺、視覺上給人以強烈的刺激,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最佳途徑,多媒體技術在課堂的應用,在課堂上,師生交流成了人際交流,學生可以為屏幕上的精彩畫面而歡呼雀躍,可以為屏幕上提出的問題而深入思考,甚至辯論不休,真正成為學習上的主人。
八、 作業形式多樣
作業對學生的學習具有導向作用,教師應布置閱讀作業,每上完一節課,要求學生閱讀其中一句或一段。領會所學內容,完善自我。調查型作業,要求學生在學完理論知識后,走向社會調查研究,如學完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對大氣的污染時,可讓學生調查附近河流是否被污染,垃圾堆放現象,要求學生寫調查報告學生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增強學生的主人翁責任感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九、 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審美品質
化學物質多姿多彩的顏色和狀態,千變萬化的化學現象,使學生在欣賞物質變化過程中,欣賞創造美的興趣,將學生思維引向深入。提高創造審美能力,如錐形瓶、容量瓶等能使學生產生對稱、穩定、優美等遐想。實驗的開展有利于學生創造思維的培養。
總之,今天,我們的教學求新求變,只有通過教師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模式,充分利用化學學科的優勢,加強實驗教學,充分挖掘教學的潛能,培養學生的創造素質,一定能學好高中化學。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蒲桂芳.新課程下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J].中學教學參考,2017(8).
作者簡介:
胡建清,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甘肅省臨夏縣田家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