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地區老齡化、生育率低等問題的出現,國家逐步實施了二孩政策。本研究綜合運用訪談法、文獻法和觀察法,對生育二孩這一事件造成的家庭教育的變化,即對家長家庭教育的影響進行了調查研究。
關鍵詞:幼兒;家庭教育;影響探究;生育二孩
“二孩”時代的到來,使越來越多的家庭改變原來獨生子女的狀態。與此同時,二孩的家庭教育問題也逐漸產生,在生育二孩前后家庭教育產生了怎樣的變化、這些變化是好是壞,家庭教育的變化會產生哪些影響,以下是對此問題的分析與研究。
一、 二孩家庭教育目的的變化
二孩前后家中新成員的到來,也讓父母產生了家庭教育目的方面的變化。在訪談調查的過程中,本人發現家長在沒有考慮生育二孩之前,對于孩子的教育有著自身的教育理念以及方法,大部分的家長都將教育側重于對大寶知識的積累、社會經驗的培養、性格的養成等方面。
而生育二孩后,在原有的基礎之上,家庭中則更滲透了責任、分享、合作等意識的養成,在家庭教育的理念上更關注到孩子之間的關系和相處方式、家庭責任以及作為家庭成員的意識等不同方面。
二孩家庭通過家長對孩子教育目的的調整,能在原有的基礎之上更好地利用和發揮二孩家庭結構的優勢,發掘出二孩家庭對于孩子責任感以及良好行為模式的養成,更好地提升家庭中孩子的發展水平。
二、 二孩家庭教育方式的變化
在訪談的過程中,筆者認識到每個家庭都有著自身的家庭教育方式以及事件處理辦法,這些方法中有共性也有個性。在訪談的過程中主要發現以下幾點:
(一) 家長開始分配兩個孩子的教育時間
在訪談過程中,家長對兩個孩子教育時間如何分配,在教育孩子的基礎之上又要如何維護家庭成員的和諧,讓孩子感受到公平的對待。在二孩到來后,對于兩個孩子時間分配的問題會相對突出,筆者將家長的時間分配行為分為四類:分配式、縮減式、彌補式以及增加式。在準備生育二孩以及懷有二孩的家庭中,家長都希望采用相對公平的分配式來陪伴孩子。即在生活中陪伴兩個孩子的時間盡可能地做到平均分配。而在已有二孩的家庭中,真正做到分配式的家庭則很少。在訪談過程中,有家長表示會在二寶睡覺后,對本該陪伴大寶的時間進行補充,采取的是彌補式的分配法。
(二) 家長更強調教育公平、公正
在調查的家庭中有9組父母都表示會在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注重教育的公平性,提醒自己按照每個孩子的行為來判斷對與錯,就事論事,而不是根據孩子的年齡來作為解決孩子之間矛盾的方法。家長就像是一個裁判,給予兩個孩子相對較為公平的問題解決辦法。
(三) 父親參與家庭教育的程度提高
在訪談的過程中,家庭中父親的角色也有了一些轉變。家庭中的母親普遍向筆者反映,父親在原來的基礎上更有責任心了,會在家中承擔起更多的角色。父親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起到了更好的導向作用。二孩出生后,父親的參與度有了一定的提升。在教育的時間、教育方式的公平、大寶心理環境的創設方面家長都有一定的認識,教育的方式也不斷的科學和完善。
三、 二孩家庭教育內容的變化
(一) 如何讓兩個孩子和平相處成為二孩家長最為困惑的問題
在訪談的過程中,有些家庭中的孩子相處得非常融洽,大寶經常會幫家里一起照顧二寶;而有些家庭的孩子,二寶和大寶的關系則比較緊張,爭搶玩具、爭搶和媽媽睡覺的機會、比誰是第一,甚至到了大打出手的地步。孩子爭斗的根本原因在哪里,是什么讓他們一直處于敵對的狀態,要用怎樣的家庭教育方法才能讓兩個孩子和平相處,這是二孩家庭中父母感到較為棘手的問題。
(二) 家長更注重孩子的性格以及社交能力的教育
在訪談中,筆者認識到在二孩到來后,家庭教育的內容也會發生改變。每個孩子在不同年齡階段都有著自身不同的教育需求,但有時不能很好地平衡兩個孩子的需要。因此,根據兩個孩子不同的年齡特點,側重不同的家庭教育內容,對于孩子的成長是很重要的。在訪談的過程中,筆者發現家長在生育二孩前更為關心的是孩子的學習、身體健康以及智力開發等,而生育二孩后,對于孩子性格的養成以及社交能力的教育比之前有了更多的重視。
(三) 更重視大寶的心理教育
家中生育了二孩后,首先受到最直接影響的就是家中的大寶和父母。如果大寶對二寶的到來沒有準備,父母對二孩家庭教育知識與經驗的匱乏,往往會成為兩個孩子之間矛盾的導火索。因此,更應該重視到二孩家庭中教育內容的改變,了解孩子在不同年齡階段的需求,充分利用好家庭結構的優勢,促進孩子性格的養成以及社交能力的發展。
四、 解決措施
(一) 社會應對二孩家長開展科學家庭教育的引導
在調查的過程中,家長對于家庭教育的知識普遍感覺到不足,缺少一些高質量的、有計劃的、持續的學習途徑,對于二孩家庭的教育知識則更為欠缺。社會可以和學校、家庭一起聯合,為二孩家庭提供活動的場所以及整合參與者的角色,對于二孩家長開展科學的家庭教育引導。
(二) 家庭成員應形成協同一致、正確有效的家庭教育模式
每個家庭中不同的家庭成員對于孩子的家庭教育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家庭成員之間應該協調好對于孩子教育問題處理的解決辦法,如果兩者意見不統一,應該積極協調解決再對孩子進行教育。家庭成員之間相互配合、互相協調,在家庭教育一致化的基礎上,形成科學的家庭教育觀念,為孩子日后的健康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 家長應積極引導兩個孩子之間的和諧共處
二孩的到來,家庭中的責任也更加艱巨,生活起居等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和改變。這個時候,家長應該從自身做起,給孩子樹立起一個待人友善、有責任、有擔當的形象。父母對自己的兄弟姐妹親切友善、感情深厚,孩子也會感覺到親情的重要性,能夠學會作為哥哥姐姐或弟弟妹妹應該對自己親人的態度,讓家長成為孩子們的楷模和榜樣。
作者簡介:
王歆怡,江蘇省昆山市,昆山開發區夏駕幼兒園珠江御景分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