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正東
摘 要:經驗教學雖然中規中矩,能讓教師省心省力,然而缺少了探究的好奇和漸悟的樂趣。個性化教學則走出了經驗教學的藩籬,不再迷信教參和權威,不再設定太多的模式和結論,而是從教師和學生的經歷與體悟出發去理解教材,隨文設疑,主動地創造性地去尋求知識,其中充滿了發現、質疑、思考和探究。
關鍵詞:個性化教學;點亮;語文課堂
個性化教學充分尊重了教師和學生,將教師、學生、作者、文本放在了平等的位置上,給了教師和學生一個自主的、健康的、個性發展空間,有著本真之色,充滿自然之趣。從教多年,筆者深切地認識到,個性化教學更接近教育本質,更符合教育規律,是語文教學的最佳選擇。語文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個性化地進行教學設計,自由而靈活地展示教學內容,讓語文教學充滿情趣。
那么,初中語文的個性化教學應該從哪些方面去實踐和努力呢?關于這,我主要是從四個方面去探索和實踐的。
其一,語文教師要能個性化地閱讀教材,要能在閱讀中融入自己的個性元素。語文學科的內容有著多元性和模糊性的特點,這就給予了教師和學生更多的解讀課文的空間。語文教師一定要有鮮明的個性和獨立的人格,要能審慎和辯證地看待教參和相關資料,不要被其先入為主所左右,要敢于質疑和個性化地表達,不能做教參的迷信者和附庸者。對于教學資料,語文教師要能有所參照,又能有所不參照,只要秉持嚴謹治學的態度。至于文章的閱讀和理解,語文教師更需要將個人的感悟融入其中,要能進行個性化的解讀,絕不能人云亦云,照本宣科。筆者以為,文章所描述的三味書屋的讀書生活其實也充滿了快樂和情趣。老師的開明,學生的活動,依然有著濃濃的情味。文章流露出的只是一種深情的懷戀以及對兒童活潑快樂自由的天性的謳歌。這種自由快樂的天性可以超越時空,走進當代,具有永恒和普遍的意義,因而教學時要淡化文章的批判色彩,突出散文的溫馨筆調。
其二,語文教師要注意引導和鼓勵學生個性化地閱讀文本。個性化教學提倡學生從自身實際和理解力出發去品讀課文,表達感想,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在現實教學中,常常會出現這樣的現象:老師設計和提問問題時,許多學生不是去主動思考,而是忙于去翻閱資料,然后照葫蘆畫瓢地給出答案。(不少學生喜歡參考《教材全解》)。殊不知,學生大量地借助和依賴輔導資料,思維就會被禁錮,創造力和靈性就會被扼殺,從而喪失了求知的自信和獨立的人格。筆者認為,語文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遠離這些資料,指導他們自主而真誠地閱讀和理解課文,學會在閱讀中關注和珍視自己的獨特感受和體驗,增強閱讀的主體意識和自信心。
其三,個性化的語文教學還需要個性化地設計課堂教學。程式化的課堂教學會讓人心生厭倦,失去熱情,扼殺了人的創造活力,難以將生活的本真和情趣帶入課堂。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能夠隨文設疑,因疑而問,不斷地將問題探究引向深入,而不是被動地機械地去灌輸知識。課堂教學既要遵循一定的教學模式,又要富有變化,不拘形式,以開放的心態和人性的視角架設“教”與“學”的平臺,讓教學過程中不時流進“源頭活水”。在現實教學中,我通常會給予學生充裕的閱讀時間,讓他們在靜讀中滋養心靈,提升素養。另外,個性化的課堂教學還提倡語文教師能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并敢于拓展教學的空間。
其四,個性化的語文教學更需要創造性地開展作文教學。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之重,不可偏廢。因此,我充分運用多媒體課件,去創設一些情境和畫面,引領學生去觀察、去思考,有針對性地去寫作,而不拘泥于教材。平時的作文教學,我喜歡關注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所學的內容,在教綱的指導下靈活地設計作文題目,給自己和學生更多自主的權力和創作的空間。個性化的作文教學首先提倡將“作文”和“做人”融合在一起,用“作文”引導“做人”,在“作文”之前先去“做人”。個性化的作文教學特別注重在實踐中去豐富學生的人文情懷,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提倡“以文育人”,借助作文教學提升語文教學的品位。此外,個性化的作文教學還提倡引導學生進行隨筆創作,給予學生更多的寫作自由和空間,鼓勵他們自主寫作和自我欣賞。初中語文的作文教學一定要堅持有序地開展,寫作的指導也不可忽視,但評價的標準應該更加人性化。作文評價不應該過于苛求學生作文的思想性和藝術性,不應該過于苛求寫作技法的巧妙和結構的完整,而應當注重生活的內涵和情味,珍視學生獨特的經歷、感受和理解,用真誠、本色的元素來評判學生的作文,肯定那些富有生活底蘊的個性化作品。筆者認為,個性化的作文教學應當營造一種輕松和諧的寫作氛圍,用“寫作”來啟迪和引領學生。
總而言之,個性化的語文教學應該是語文教學改革的必然追求。它需要有開闊的視野、開放的心態和創新的思維,讓教師、學生與作者、編者擁有同等的地位和尊嚴。它要求語文老師既能有所遵循,又能有所創新,讓教學過程充滿發現、質疑、思考和探究,真正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個性化的語文教學給予了教師“教”的自由,培養了學生“學”的自信,讓語文教學富有個性色彩,充滿了生活情趣。作為一名執教多年的老師,我深切地感受到語文教師不應當成為傳聲筒和代言人,而應當成為思想者和啟蒙者,應該用自己個性化的教學去點亮語文課堂,讓語文教學展現出獨特的魅力。
參考文獻:
閆靜.點亮學生智慧的花火:淺析小學語文課堂的個性化閱讀[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