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情景教學法是一種能讓課堂活起來的有效教學法,在最近幾年的中考試題中,采用情景材料命題越來越多。本文主要從中考命題入手,談情景教學法的應用。另外就是以一堂公開課《美國1787年憲法》的教學為實例,談談情景教學法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情景教學;歷史;運用
《歷史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歷史課程的設置,體現多樣性,多視角、多層次、多類型、多形式地為學生學習歷史提供更多的選擇空間。”尊重學生自我實現的需要。在教學中變硬性的灌輸而為興趣的培養與激勵,不但能改變歷史課枯燥沉悶的面貌,還能增強學習效果。只有主動的,才是有興趣的。在教學中,我嘗試用材料情景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現一堂課下來效果還不錯。那么何為情景教學?在教學中又該如何操作呢?
1 情景教學及其作用簡述
情景教學法是教師根據課文所描繪的情景,創設出形象鮮明的投影圖片,輔之生動的文學語言,并借助音樂的藝術感染力,再現課文所描繪的情景表象,使學生如聞其聲,如見其人,仿佛置身其間,如臨其境;師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進行著的一種情景交融的教學活動。因此,“情景教學”對培養學生情感,啟迪思維,發展想象,開發智力等方面確有獨到之處。教育家夸梅紐斯曾說過:“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開始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受:“教學的藝術就在設法引起學生的興味,有了興味就肯用全部精力去做事體。”情景教學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歷史這門學科有著豐富的影音、視頻、史料、人物圖片等,將這些資源大量的融入歷史課堂,不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極大限度的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2 情景教學在教學中的運用
近幾年中考的命題給我們教學提供了一個明確的導向,結合歷史學科本身的特點,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嘗試著運用情景教學。畢竟情景教學對我們老師的要求是蠻高的,必須要大量的收集和整理資料,也要多讀書,在無形中就增加了自己的備課量。但運用情景教學法在教學中的確實可以提高課堂效率,還可以提高教師自身的能力與素養,同時也達到了對學生三維目標的培養,可謂一舉三得的好事情。下面我就以《美國1787年憲法》為例,談談在教學中的運用。
首先:教材內容簡析。這節課內容是近代資產階級代議制度這一單元里非常重要的內容。這節課的重點是如何突破憲法的內容,特別是美國中央權力機構的設置及權力的分配;另外就是對憲法的一個評價問題。這節課的難點是如何結合實際的案例來分析各個機構是如何行使各自的權利并且是如何體現制約與平衡的原則;另外一個難點就是注意要和英國的君主立憲制的比較。
其次:教學設計意圖。以一篇舊日記為線索,將整節課的內容串聯起來。而這篇日記是我以教材內容為依據進行杜撰的,學生在讀日記的過程中一點要設計有梯度的問題,在層層遞進中,幫助學生讀教材、讀材料,分析提煉有效信息。
第三:過程呈現。
案例:
環節一:導入新課。虛擬情景開始:“老師有一個美國留學的學生,過新年時回來看我,知道我是歷史老師,他特意將自己淘到的一個寶貝送給了我。哇!還真是一個寶貝!——一本美國老兵的日記。看得我真是愛不釋手啊!今天我拿來和大家一起分享這其中的幾篇。”通過這樣一個聲請并茂的導入一下子將學生帶入了那個情景,而且馬上把學生學習的興趣給調動了起來,學生的眼球一下子被吸引到了大屏幕。為后面的教學打好了鋪墊。
環節二:日記呈現
情景一: 1786年2月3日 雨
今天的心情和天氣一樣,很壓抑。最近新聞報道上出現的關于國家的負面新聞鋪天蓋地。獨立戰爭勝利后我有幸成為邦聯議會的議員,但國家的現實讓我很困惑:邦聯政府面臨著太多棘手卻無法解決的問題:財政問題、安全問題等等,最重要的是政府在大的問題決策上還要聽各州的。唉!年輕的美國到底該何去何從?
情景二: 1787年9月17日 晴
116天,在費城的這些日子很漫長,主持者華盛頓為推動會議的順利進行發揮了重要作用。會上,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的分權制衡理論得到了一部分人的認可,他們認為這將是美國政府最好的組織方式。但也有部分人不認同。各州代表也都從本州利益出發,據理力爭。最后經過各方妥協,憲法最終被確定下來了,這部憲法中包含一個巧妙的設計,似乎讓我看到了美國美好的未來。
情景三: 1790年10月5日 晴
時間過得真快,回顧過去我們國家剛剛獨立后面臨的困難,現在的美國展現出一幅繁榮發展的景象。作為美國聯邦政府中的一員,作為美國公民,我很欣慰。這部憲法帶給我們的無限的穩定與發展。美國必將迎接新的日出!
情景四: 1790年11月3日 陰
今天,我英國的老友約翰一家來我們這渡假,太長時間沒有見面了。我們有太多的話題聊了,很多新鮮的趣聞讓我大開眼界。尤其約翰提到他們國家的君主立憲政體時,我更加地感到新奇。我們就美英兩國的政體進行了廣泛討論,這次討論我們都受益匪淺。
解析:以上四個情景所涉及的主題分別是本節課的重要內容。情景一主要想突出的是“美國1787年憲法”制定的背景;情景二反映的則是憲法的內容以及所體現的原則;情景三“日出”既緊扣了情景一,又拋出了學生探究的問題:1787年憲法到底發揮了怎樣的歷史作用?情景四的談話所要涉及的內容是英國君主立憲制與美國民主共和制的比較,學生根據日記可以自由設計討論內容,再次調動了學生參與課堂的學習的積極性。通過這樣的一個虛擬情景,學生融入了課堂,而且是很主動的去探究學習內容,不但課堂氣氛活躍,還拓寬了學生思維想象和自由發揮的空間,學習的效率大大提高,重難點更是不攻自破。再次印證: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成功的教師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把課堂‘活了起來。”所謂‘活,活在學生的情緒、興趣,更活在學生的思維、思想。經過這樣一堂課的探索使我明確:情景教學法是激活課堂的催化劑,但真正的活力之源應該是學生的興趣與思考。
以上是我對情景教學在教學中運用的一點粗淺的認識,這樣的探索對我來說真的很受益。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不斷的探索新教學方法,讓自己的課堂充滿活力,讓學生對歷史產生真正的感興趣。
參考文獻
[1]《歷史課程標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版
[2]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歷史學科教學指導意見》,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年10月版
[3]其他資料:2015、2016、2017年的浙江中考試卷。
作者簡介
劉凡麗(1981-),女,吉林松原人,本科,中學一級,研究方向:歷史與社會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