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離異單親家庭的數量與日俱增,再加上交通事故、突患絕癥等其他意外事故的發生,造成了社會上出現更多的單親家庭,使得單親家庭子女的身心健康受到嚴重影響。因此,研究和解決這些孩子的心理問題已成為當今社會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
關鍵詞:單親家庭;心理問題;健康成長
在實現“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目標的眾多要素和環節中,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的人格健全和性格養成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著直接和深遠的影響,因此,和諧社會的建立離不開正確的家庭教育。
一、 單親家庭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
單親家庭子女因缺乏親情關愛和良好的家庭教育,容易產生下面的一些問題:
(一) 親情缺失,逆反心理嚴重
表現為任性、倔強、自私、孤僻、冷漠,憂郁多疑,逞強施威,愛與同學打架鬧矛盾,逆反心理重,合作意識差。有名的心理學家說過“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成長中的第一任教師,也是最重要的教師。單親家庭中的孩子往往會缺乏安全感,家庭活動空間較小,尤其是男孩更容易被社會不良誘因所吸引染上惡習。一個父母雙全并得到良好熏陶的孩子身心能夠得到健康發展。反之,可能造成孩子情感障礙,形成自我封閉,或產生其他負面的心理傾向。
(二) 家教缺失,不良行為突出
表現為不講文明禮貌、衛生習慣差,集體榮譽感不強,道德品行較差,愛撒謊,缺乏責任感。容易激動,缺乏包容。
(三) 學習習慣差,上進心不強
表現為學習沒有自覺性和刻苦鉆研精神,厭學情緒嚴重,不思進取。學習興趣低迷,注意力分散,心神不寧,易沉溺于幻想之中,認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集體榮譽感不強,郁郁寡歡,不合群,自信心不足,易自我否定。
(四) 自由散漫,不服管教
表現為自控能力差,時常逃學上網吧、甚至離家出走,常有違規、違紀現象,學校和監護人都感到無可奈何。
(五) 嚴重的自卑、自閉心理
家庭的破裂給孩子造成了心理創傷,使他們沒有了安全感。因此他們總覺得低人一等,略遜一籌,看不到自身的價值,同時在生活中面臨各種困難和挫折,常常使他們喪失自信心,感到自己渺小無助,從而產生強烈的自卑心理。這些消極情緒容易導致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下降,與同學難以形成良好的友誼關系,這種不良情感若逐漸積累起來,會導致心理上的交往障礙。
(六) 悲觀的宿命感
生活中遇到困難或挫折,表現得很淡然,認為一切都已經是命中注定的,會把所遇到的一切都歸結到坎坷的命運上。
二、 解決單親家庭學生德育教育的對策
(一) 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讓單親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重新獲得成功的體驗,重建自信心
這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學校里的老師,謹記毋以“偏見”看待學生,要與家長一起共同關懷單親家庭的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成功的體驗有助于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求知欲和自信心。所以作為老師,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根據單親學生的具體情況,為學生提供獲得成功體驗的機會和條件,以便讓學生在實踐中積累成功的情感體驗。對于單親家庭的學生,老師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懷,可以安排一些他們力所能及的適合他們的工作,這樣既可以拉近老師和學生的距離,讓學生不再對老師設置心理防線,也有了多與其他同學接觸的機會,可以有更多的機會與人交流、溝通,有利于消除內心的孤獨、自閉、自卑等心理問題,從而獲得更多的成功體驗。
(二) 學校應該建立單親家庭學生管理檔案,老師應與單親家庭學生家長保持聯系,構建教育網絡
學校應針對單親家庭學生的具體情況,建立管理檔案,以便于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干預防止意外的發生。老師與單親家庭的家長應保持聯系,及時了解學生的情況,學校和家長共同努力保證學生的健康成長。
(三) 努力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并且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有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在面對一些困難和挫折時才能理性地處理,不至于走極端,發生意外。可以建立學生社團或組織學生拓展訓練等。讓學生掌握處理良好人際關系的方法,就會避免很多不愉快的事情發生,學校和家長都應該鼓勵學生走出去,建立社交圈,監管和幫助學生建立健康的人際關系。
(四) 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家庭關系,理解家長,感受到父母的關愛
家庭是學生性格心理形成的發源地,讓學生正確認識家庭關系,非常有助于幫助他們改正錯誤的理念。家長首先應該調整自己的思想認識、心理情緒,從而引導孩子對家庭環境有一個理性的認識,要和孩子一起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五) 幫助學生學會合理地排解壓力
實踐證明,坦率的表達內心的憤怒、抑郁情緒,心情會變得舒暢,壓力會減小,與情緒體驗同步產生的心理改變也將較快平復。因此,應該培養學生學會適當的、合理的情緒宣泄,防止壓抑情緒所導致的種種不良行為出現,以便改善消極的情緒。
單親家庭是一種畸形的、殘缺的“不完全家庭”,單親子女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教育好單親家庭的學生,既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基礎教育落實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更是構建新時期和諧社會德育教育的重要環節。
參考文獻:
[1]祁國鳳.單親家庭未成年子女思想品德教育問題研究[D].蕪湖:安徽工程大學,2017.
[2]王煥.單親家庭初中生品行養育的實證研究[D].吉林:北華大學,2016.
[3]張坤香.陽光少年成長之路[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14.
作者簡介:寧成福,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甘肅省卓尼縣柳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