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科學高效的研究能力在地理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高中地理教師應該能夠通過科學的教學模式來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而我國當下一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卻不能用正確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基于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相關背景,本文先分析了我國當下高中生在地理學習方面的現狀,又從多個角度對如何培養高中生研究能力方面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高中生;地理教學;思維能力;能力培養
一、 引言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國家對高中教育的重視程度得到進一步加深,國內多數高中生在學習地理的過程中就越來越注重培養自己發現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意識和研究精神。另一方面,老師在地理課堂中,對學生的研究能力方面的培養程度還不夠,因此一些高中生在學習地理的過程中并不具備良好的研究問題的能力。
二、 我國當下高中生學習地理的現狀分析
根據筆者對國內一些高中地理老師的調查和走訪發現:相當一部分高中生在學習地理課程的過程中,并不具備良好的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學習能力,具體可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方面,高中生在學習地理的過程中,沒有形成科學的學習方法。例如,一些學生在學習地理的過程中,無法對錯題進行反復推敲,也沒有養成良好的糾錯學習習慣,在課堂學習方面,學生也無法高效地集中注意力進行聽講。
第二方面,學生在課下的學習過程中,無法對重要的知識點做到“二次復習”。例如,學生在課下的學習時間里,只是完成相應的地理作業,而對課堂上老師講的知識卻不進行二次學習,因此也就無法形成科學有效的探究問題的能力。
第三方面,學生在學習地理的過程中,缺乏一定的發現問題能力和自我探究能力。例如,學生在學習地理的過程中對一些沒有固定答案的問題不能高效地發揮自身的創新能力,而是選擇直接跳過或者被動地參考別人的答案,這種情況經過長期的時間積累,更無法幫助高中生形成良好的研究習慣。甚至一些學生在進行錯題總結時,只是按部就班地抄寫,沒有尋找錯誤的原因,更沒有尋找出錯問題的共同點。
第四方面,學生在學習地理課程的過程中,只注重理論層面的理解,而忽略了與生活實踐的結合。例如,學生在學習地理的過程中,對一些綜合性較強的地理課程理論知識理解較為困難,所以往往需要在生活實踐中利用地理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關于高中生在學習地理課程時所出現的四個問題,筆者認為一方面是因為學生在學習方法和學習意識方面存在著不足,另一方面是因為地理老師在培養學生對一些問題的研究能力方面存在著不足。因此要想更好地培養高中生的研究能力,不僅僅需要學生在學習方法方面進行改變,還需要老師從教學策略方面進行努力。
三、 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研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高中地理老師在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方面,不僅僅需要從學習方法方面對學生進行改善,更需要從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和打牢基礎知識方面進行著手。這兩個方面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掌握系統化的地理知識,還可以有效培養學生對問題的研究意識。基于此,本文對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對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策略方面進行了研究,并且提出以下幾點策略。
(一) 加強學生在理論知識方面的教育
高中地理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盡可能地打牢學生的地理基礎知識,讓學生在研究問題之前,就具備扎實完善的地理知識框架,這不但能夠節省學生在思考過程中的時間,還可以更快速地培養學生對問題的分析意識,大大鍛煉了學生分析地理知識的能力,并且可以讓學生在發現一些問題的過程中,能夠根據自身的理論知識去解決一些問題。
具體來說,高中地理老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開展: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一些高考真題或高考模擬題,讓學生自由地組成小組進行討論,并且從不同角度對該問題進行嘗試,盡可能地找到多種解題方法。這樣就可以在打牢學生地理知識框架的同時,培養學生對問題的研究能力。
(二) 注重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
高中地理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在對一些地理難題進行講解的過程中,不僅僅需要學生對解題思想方面進行講解,還應該引導高中生對該地理問題所涉及的知識點進行聯想記憶,即通過將這些知識點進行反復訓練,來提升學生發現問題的意識能力。
另一方面,老師應該對學生進行獨立思考能力方面的引導,并且對學生進行反復式的“研究”訓練。具體來說,地理老師應該在分析不同的地理問題時,引導學生對這些問題所涉及的知識點進行回顧和總結,讓學生再對這些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進行思考,實現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的“不同跨度連接”,從而加深學生對地理知識框架的印象,實現對學生的研究能力的培養。
(三) 在實踐學習過程中提升學生的研究能力
為了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應該盡可能讓學生對地理理論知識進行實踐調研,在實踐中更好地去學習。例如《高中地理必修二》中的一節課:人類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老師可以讓學生在周末期間自由地組成三到五人的實踐調研小組,讓學生在周末期間對學校附近的垃圾污染進行實踐調研,例如對學校周邊的工廠的廢氣排放、周邊的飯店的日常垃圾處理、河流域的污染情況等進行實踐調查,在實踐調查過程中,讓學生明白人類所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行為對環境所造成的影響。如此一來,這將很好地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
四、 結束語
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認為高中地理老師應該從三個方面進行努力:其一,加強學生在理論知識方面的教育;其二,注重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其三,在實踐學習過程中提升學生的研究能力。這也是本文的主要內容,希望對高中的地理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參考文獻:
[1]賀麗娟.淺談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思維訓練[A].《教育科學》編委會.2017年9月全國教育科學學術科研成果匯編[C].《教育科學》編委會,2017:1.
[2]鄺孔秀,胡娟淼,姚璐,勞金晶,沈嫻.提高高中地理課堂“提問”教學質量的策略探析——基于著名特級教師華應龍與普通教師的課堂“提問”教學比較研究[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16,38(6):27-30.
[3]王偉柏.網絡平臺學知識,邏輯思維微課出——基于微課的高中地理邏輯思維訓練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4):206.
作者簡介:李艷麗,山東省萊西市,萊西市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