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其芳 曹燕華
【摘要】目的: 對高遷移率族蛋白A1(HMGA1)字子宮內膜癌中的表達和意義進行探討。方法: 選擇2015年0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行子宮內膜診刮術的73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獲取48例子宮內膜癌患者的子宮內膜組織標本進行分析,經臨床病理診斷,48例患者之中,均為陽性患者,25例為陰性患者,現將48例陽性患者納入到觀察組,25例陰性患者納入到對照組,對兩組的HMGA1蛋白以及HMGA1-mRNA的表達水平進行對比,同時,對48例患者的分化程度以及手術病理分期進行劃分,并在組內對HMGA1蛋白以及HMGA1-mRNA表達水平進行對比。結果: 觀察組的HMGA1蛋白以及HMGA1-mRNA的表達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兩組有顯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組內對比方面,手術病理Ⅱ期組HMGA1蛋白以及HMGA1-mRNA的平均表達水平高于手術病理Ⅰ期組,組內有顯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高分化組HMGA1蛋白以及HMGA1-mRNA的平均表達水平高于中低分化組,組內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子宮內膜癌出現及發展與HMGA1的過度表達相關,從手術病理分期以及子宮內膜癌組織分化的程度方面均能夠觀察到這種相關性。
【關鍵詞】高遷移率族蛋白A1;子宮內膜癌;表達水平;手術病理分期;分化程度
【中圖分類號】R181.3+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4-188-01
在當前臨床研究成果中,有研究表示HMGA1的表達水平同癌癥的產生和發展存在密切的聯系[1],子宮內膜癌在臨床中屬于一種常見的腫瘤病癥,且這種病癥的發病率仍處于逐年增長的趨勢,此病發病機制目前仍不明確,為了對此病癥研究,本次選擇2015年0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檢測子宮內膜癌患者48例及25例正常對照組作為研究對象,并對HMGA1的表達與子宮內膜癌的發生與發展之間的關系進行探究,現做如下報道。
1一般資料以及主要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0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檢測子宮內膜癌患者48例級對照組25例作為研究對象,并獲取73例患者的子宮內膜組織標本進行分析,經臨床病理診斷,48例患者之中,均為陽性患者,25例對照組為陰性表達,現將48例陽性患者納入到觀察組,25例陰性正常組織納入到對照組,觀察組年齡38~62歲,平均年齡(47.29±2.67)歲;對照組年齡35~60歲,平均年齡(46.82±2.61)歲。同時還對27例觀察組患者進行手術病理分期,其中手術病理Ⅰ期組16例,年齡38~57歲,平均年齡(46.38±2.54)歲,手術病理Ⅱ期組11例,年齡42~62歲,平均年齡(47.63±2.71)歲。此外,還對27例觀察組患者進行子宮內膜癌組織分化的程度進行分組,其中高分化組8例,年齡46~60歲,平均年齡(47.08±2.64)歲;中低分化組19例,年齡38~62歲,平均年齡(47.13±2.69)歲。觀察組與對照組之間以及觀察組內部各組之間在一般資料方面均無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可比。
1.2主要方法
1.2.1檢測試劑及儀器的選擇
本次研究所使用的試劑主要包括胎牛血清、DMEM-F12培養基、MEM(三種試劑均由美國GIBCO公司生產);試劑盒使用Trizol試劑盒(美國Invitrogen公司生產);全細胞裂解液(碧云天生物技術研究所生產);2*Taq PCR Master Mix以及逆轉錄試劑盒(新疆寶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產);β-肌動蛋白多克隆抗體、兔抗人HMGA1、二抗山羊抗兔(英國abcam公司生產);化學發光底物(美國Millipore公司生產)。此外,還進行細胞系以及細胞培養,從而為檢測做好準備工作。
本次檢測所使用的儀器為美國Bio-Rad PCR儀、半干電轉儀;Alpha凝膠成像系統;日本Hitachi分光光度儀。
1.2.2檢測方法
所有采集到的子宮內膜癌組織標本均采用免疫印跡法[2]和逆轉錄-多聚合酶鏈反應[3]兩種方法進行檢測,同時進行組間和組內的檢測結果對比。
1.3觀察指標
本次選擇的觀察指標即HMGA1蛋白以及HMGA1-mRNA的平均表達水平。
1.4統計學方法
數據統計方面使用的軟件版本為SPSS20.0,以(x±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率(%)表示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當顯性差異出現時,統計學意義較為突出,P<0.05。
2結果
2.1兩組間HMGA1蛋白及HMGA1-mRNA表達水平的對比
如表1所示,觀察組的HMGA1蛋白及HMGA1-mRNA表達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兩組有顯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觀察組組內HMGA1蛋白及HMGA1-mRNA表達水平的對比
如表2所示,在手術病理分期中,手術病理Ⅱ期組HMGA1蛋白以及HMGA1-mRNA的平均表達水平高于手術病理Ⅰ期組,組內有顯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如表3所示,在子宮內膜癌組織分化程度方面,高分化組HMGA1蛋白以及HMGA1-mRNA的平均表達水平高于中低分化組,組內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HMGA1實質上屬于一種細胞內核蛋白分子,其分子量比較小,但卻在細胞各項生理活動過程中參與的比較廣泛,例如,HMGA1能夠誘導基因轉化、調控基因轉錄,并且還能夠促進癌細胞的擴散[4]。而子宮內膜癌屬于臨床中常見癌癥之一,雖然相關研究人員在HMGA1對子宮內膜癌產生的影響作用研究較少,但也曾有相關研究人員[5]實施雌性裸鼠實驗,實驗結果表明,雌性裸鼠轉染HMGA1基因之后,便導致子宮內膜癌發生,這邊說明HMGA1有可能是人體發生子宮內膜癌的重要原因之一,為此本次研究的主要內容便是HMGA1在子宮內膜癌中的表達,并分析HMGA1表達水平對子宮內膜癌發生及發展所帶來的影響。
本次研究過程中,主要以手術病理結果為金標準,并進行組間和組內雙重對比分析,通過對比分析來驗證HMGA1的表達水平對子宮內膜癌產生的影響。此次研究結果表明,從組間對比分析來看,觀察組的HMGA1蛋白及HMGA1-mRNA表達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兩組有顯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陽性患者的HMGA1的表達水平要高于陰性患者;從組內對比分析來看,手術病理Ⅱ期組以及高分化組的HMGA1蛋白及HMGA1-mRNA表達水平分別高于手術病理Ⅰ期組和中低分化組。由此可見,在陽性患者之中,晚期患者的HMGA1的表達水平要高于早期和中期患者,這表明了患者患病的嚴重程度與HMGA1的表達水平正相關。由于國內研究人員對此方面所做出的研究甚少,而通過文獻搜索發現,一些國外相關研究人員[6]研究HMGA1表達對腫瘤影響方面也與此次研究結果相類似,由此可以說明,HMGA1的表達水平能夠對子宮內膜癌產生一定的影響。
但從當前國內外研究來看,目前子宮內膜癌的發病機制仍不明確,個別研究人員將高血壓、肥胖癥以及糖尿病當做此癥發病的因素之一[7],還有相關研究人員認為[8],由于HMGA1具有調控基因轉錄的作用,當HMGA1的表達缺乏時,便會造成人體出現糖尿病和胰島素抵抗,這也便能夠推測出,HMGA1對胰島素受體進行上調,能夠使子宮內膜的癌細胞與胰島素之間的結合微店進行增加,從而HMGA1便能夠使子宮內膜癌細胞發生侵襲和發展。通過此次研究能夠證實HMGA1在子宮內膜癌中各程度和分期中所產生的表現有所不同,這對于證實HMGA1與子宮內膜癌的發病和發展方面無疑是一個有效的證明。
綜上所述,子宮內膜癌出現及發展與HMGA1的過度表達相關,從手術病理分期以及子宮內膜癌組織分化的程度方面均能夠觀察到這種相關性。
參考文獻
[1]苗金田, 王思允, 王業,等. 高遷移率族蛋白1及基質金屬蛋白酶-9在子宮內膜癌中的陽性表達率及相關性分析[J]. 中國婦幼保健,2017(13):3036-3039.
[2]欒允峰, 高笛瀟. HMGB1在子宮內膜癌中的表達及意義[J]. 醫藥前沿,2014(29):380-381.
[3]劉心怡, 吳佳捷. 高遷移率族蛋白B1基因沉默抑制子宮內膜癌侵襲與轉移的機制[J]. 中南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6, 41(3):251-257.
[4]林麗, 孫春霞, 盧曉芬, 等. 乳腺癌缺失基因1在子宮內膜癌中的表達及意義[J]. 中國綜合臨床, 2015, 31(1):78-80.
[5]胡蓉, 石婷, 劉文涓,等. NRP-1在子宮內膜癌及子宮內膜異位癥中的表達及意義[J]. 腫瘤藥學, 2015(5):339-343.
[6]Arcidiacono B, Chiefari E, Messineo S, et al. HMGA1 is a novel 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 of the FoxO1 gene.[J]. Endocrine, 2018, 60(1):56-64.
[7]董毅飛, 王旭, 刁紅錄,等. 甲基化轉移酶抑制劑zebularine對人子宮內膜癌細胞ECC-1高遷移率族蛋白B1基因表達的影響[J]. 湖北醫藥學院學報, 2016(4):342-344.
[8]華金仁, 曾丹. HMGB1及MMP9在Ⅰ型及Ⅱ型子宮內膜癌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J]. 當代醫學, 2016, 22(30):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