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曉琴
【摘要】目的:分析在麻醉處理之后患者的安全管理過程當中使用優質化護理服務方法的臨床效果以及安全性研究。方法:將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醫院接受診治212例術后麻醉處理的患者作為本次分析研究的主要對象,并且把所有的患者平均分配到實驗研究組與常規護理組,常規組僅使用常規方法,在實驗研究組中的病患者其安全管理的過程當中皆實施優質化的護理服務方法進行看護。實施結束之后對患者的護理效果、患者對于護理結果的滿意情況展開相應的調查和分析。結果:實驗護理組的患者在實施優質化的護理方法之后,患者皆安全的從麻醉恢復室之中轉離出來,且患者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而常規鼓勵組的患者僅轉離出來70%,數據經過檢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討論:麻醉處理之后作為醫學史上比較常見的一種治療手段,使用優質化的護理方法來看護患者,臨床效果比較明顯,且患者對護理結果較為滿意,提高了治療的安全性,值得臨床廣為推行使用。
【關鍵詞】恢復室;麻醉處理; 優質化護理服務; 安全管理; 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197.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4-249-01
前言:近些年來,優質化的護理服務模式已經成為醫療護理工作當中積極倡導的一種新的護理方法,該護理方式不僅能夠促進患者恢復正?;纳砉δ?,還能夠有效的提升患者在日常生活當中的自理能力,進而改良患者的生活品質。
1一般資料
將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醫院接受診治的106例麻醉處理之后患者作為本次分析研究的主要對象,挑選的主要依據:一方面,患者的診斷標準需滿足麻醉處理的相關指標特征;另一方面,排除掉具有心腦血管相關疾病、腎肝功能不健全以及具有精神疾病等特征的患者。同時,我醫院也獲得了這些患者以及病人親屬的允許。收治的這些麻醉處理之后的患者,實施靜脈麻醉的患者具有32例,喉罩麻醉的患者具有86例,氣管插管麻醉的患者具有74例,椎管內麻醉的患者具有20例,其年齡范圍基本是在19歲~89歲之間,我院將這些經過麻醉處理的患者科學的規劃到實驗組和常規組,其中,男患者124例,女患者88例,患者平均的年齡為(45.40±4.61)歲;,兩個組中麻醉處理的病患者其基本信息經過檢驗不具有明顯的差異(P>0.05)。
2方法
2.1護理方法
對于常規組僅實施常規方法,而實驗組在患者進入麻醉恢復室之后,需要對患者進行優質化的護理服務,具體實施方法如下:(1)健全護理方法。護理人員實施8小時值班,24小時負責策略,自最初入院至出院都要進行全面的護理服務,科學的安排值班,使其具有一定程度的彈性,提高中班與夜班的護理質量,預防出現突發情況;確保病房保持干凈與空氣流通,護理不能自理的患者飲食、梳洗以及吃藥等事宜,按照醫生的囑托確?;颊哒麧?、護理患者翻身以及鼓勵患者適當的鍛煉等。在進行優質化服務的過程當中按照患者的具體需要相應的健全護理方案,并建立監督制度,提高對護士服務質量的監督。(2)增強對護士的培訓。按照護士的具體情況對其實施分級處理,表明每個等級護士的工作職責及其監督的下級人員,護理工作者在完成本職工作后還要監督下層人員的護理工作,并對科室的護士進行優質化服務的培訓,加強其對優質化護理服務的學習,提高其專業能力與責任心。(3)按照麻醉手段的不同對患者進行相應的監測。嚴格的觀察所有病患者的血壓、動脈壓、心率以及中心靜脈壓的各項指標,還有患者其呼吸的血氧飽和度以及呼吸頻率等等,同時,為科室建立表格方式的護理記錄單,標注護理的重點和相應的護理方法,清楚的填寫患者的具體病情以及護理質量等,提升了表格的準確率。(4)心理護理服務。眾所周知,因為麻醉劑的影響,患者仍未恢復意識,患者和親屬通常會對病情和醫治環境產生憂慮、緊張以及恐慌等消極情緒,甚至會對醫治手段產生一些疑惑,因此,我們的護理人員應當在患者的所在病房,對于患者和親屬的提問進行詳細的解說,提高患者對于疾病治療過程的了解以及抗病魔的自信心,從而促進醫生與患者之間的配合程度。
2.2統計學方法
我院在進行數據信息分析時,所應用分析的軟件是SPSS 12.0。用x±s表示計數資料,χ2檢驗計數資料,通過T檢驗對研究中的數據進行檢驗,我們以P<0.05認為數據具備統計學意義。
3結果
3.1兩組患者在護理過程中的臨床效果
據統計,實驗護理組的患者在實施優質化的護理方法之后,患者皆安全的從麻醉恢復室之中轉離出來,61例病患者已經平穩的復蘇,35例病患者通過科學的處理之后已經安全的恢復且回到了病房,10病患者由于危重的病情轉進了重癥病房進行下一步的醫治,且患者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而實驗組僅僅轉離出70%,數據經過檢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2實驗研究組患者的滿意程度調查
實驗護理組的患者對整個實驗過程的滿意程度較好,且數據經過檢驗之后具有統計學的意義(P<0.05)。(見下表)
3討論
目前,麻醉恢復作為醫學史上比較常見的一種治療手段,使用優質化的護理方法來看護患者,患者皆順利從麻醉恢復室之中轉離出來,61例病患者已經復蘇,35例病患者通過科學的處理之后已經恢復,10病患者由于危重的病情轉進了重癥病房進行下一步的醫治,臨床效果比較明顯,患者的并發癥狀明顯得到了降低,且患者對護理結果較為滿意,提高了治療的安全性,值得臨床廣為推行使用。
參考文獻
[1]朱慶容. 探討麻醉恢復室安全管理中優質護理的實施[J]. 中外醫療, 2012, 31(31):143-143.
[2]黃曉燕, 賈玉華. 入室流程再造及人文關懷舉措在麻醉復蘇室優質護理服務中的應用[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5, 15(47):239-240.
[3]傅菊紅. 關于麻醉恢復室安全管理中優質護理的實施分析[J]. 中國保健營養, 2013, 23(4):741-741.
[4]王焱. 麻醉恢復室全麻患者術后并發癥的觀察與護理[J]. 中外醫學研究, 2011, 09(28):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