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霞
摘 要:金融工程是一門將金融學、數學、信息科學、工程技術等多學科知識融為一體的新興交叉學科。從近年金融工程專業的前沿發展和金融行業需求可以看出,數理定量分析已成為經濟學、金融學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所以學習金融工程必須強調數理基礎,訓練學生在注重定性研究分析經濟金融現象本質的同時,加強定量分析的學習。為此,我們以《excel在金融分析中的應用》課程為依托探尋金融工程專業實踐課程的教學方法,訓練學生運用excel對金融模型中基礎數據的收集、處理、分析能力,為以后在金融領域工作和學習打下基礎。
關鍵詞:excel數據分析 定量分析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2-00-01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隨著應用型大學培養人才目標的不斷提升,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復合型、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是硬性要求。而金融工程專業人才的培養,不僅要使其具備扎實的理論功底,同時也要注重鍛煉學生動手操作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近年金融工程專業的前沿發展和金融行業需求可以看出,數理定量分析已成為經濟學、金融學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所以學習金融工程必須強調數理基礎,訓練學生在注重定性研究分析經濟金融現象本質的同時,加強定量分析的學習。
近幾年,通過學生在《統計學》、《計量經濟學》、《金融工程》等課程的表現,發現絕大多數學生對數據的基礎處理和分析能力是極度缺乏的,這也導致了學生無法將理論課學習的知識聯系實際解決問題。為此,我們將結合我校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復合型、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的目標,以《excel在金融分析中的應用》課程為依托探尋金融工程專業實踐課程的教學方法,訓練學生運用excel對金融模型中基礎數據的收集、處理、分析能力,有利于學生借助數據理解金融現象的本質,培養理性、實證研究思維方式,為以后在金融領域工作和學習打下基礎。因此,本項目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應用價值。
二、應用型大學金融工程專業學生量化分析存在的問題
1.學生數據搜集能力不足
金融工程專業跟金融專業有很大的區別,很多同學不明白工程量化的含義,沒有搜集數據的習慣,不知數據搜集的渠道來源,更缺乏運用數據解決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通過研究調查發現,在《統計學》《計量經濟學》這類型課程中,90%的學生不會自己挖掘數據,需要老師提供數據。
2.數據分析能力欠缺
經過觀察本校4年金融工程專業的學生發現,學生普遍缺乏對數據處理最基礎的能力,50%的學生不會用excel軟件制作圖表,70%的學生不會使用excel中各種函數分析數據,這樣基本功的缺乏進而影響他們在其他課程如《計量經濟學》《金融衍生工具》等中的表現,60%的學生不會模型建模數據分析和處理。這樣直接導致對專業內容理解不到位,缺乏對專業的興趣。
三、實踐教學方法研究內容及措施
1.教學方法改革主要內容
1.1整合金融工程專業現有課程與教學內容中存在量化分析的知識點
通過調研和了解各任課老師對于課程中數據分析和處理的要求,并且查詢同級別院校中開設金融工程專業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同時跟學生進行講解溝通數據分析的重要性,以《Excel在金融分析中的應用》這門實踐課為依托,設定不同專業課程數據采集分析的先后順序,保證學習過程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符合教育和認知規律。
1.2根據學生接受程度和課程需要,編著新教材
目前,經調查市面上還沒有正式的用Excel軟件針對金融專業數據分析的教材,而我們要選擇Excel軟件做數據分析的原因有兩點:第一,學生接受度強,易上手,不只是學習當中,熟練運用Excel在職場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技能,也符合我校培養應用型本科人才的目標。第二,軟件安裝實現起來較容易,需要的環境很寬松,不會存在電腦兼容性問題,本科基礎的金融工程專業的數據處理如收益率、方差等運算的函數調用比較簡單,而且制作圖表也清晰明了。基于以上兩點,本項目結合本校金融工程專業學生的特點,擬編寫適合本專業學生學習的教材——《Excel在金融分析中的應用》,用來輔助學生學習。
1.3“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學生自主收集數據、處理數據的能力
變更上課方式,改變傳統由老師給數據讓學生帶入函數或模型生成結果為啟發學生讓他們自己收集數據分析數據并選擇合適的函數帶入的上課模式。引導學生自主分析發掘所學課程哪些知識點需要定量分析,然后需要采集哪方面的數據來說明和補充,以《Excel在金融分析中的應用》這門實踐課來激發學生探索各門課程的學習熱情。讓學生真正感覺和理解數據的來源,這樣更有利于他們對經濟理論的掌握和在實際情況中的運用。
1.4在實踐教學中,培養學生金融工程專業的工程思維
金融工程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不僅要求學生掌握相當程度的數理金融知識,而且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計算機技術應用能力。因此,必須進行實驗教學,針對金融工程領域20多個具有代表性的金融模型進行模擬實驗教學,從最簡單的Excel電子表格做起,然后學會一種以上數據分析軟件,如Eviews,SAS,Spss等。通過實驗教學的學習,金融工程專業的學生能夠在知識結構和動手能力上滿足社會對現代金融人才的需求。
2.教學方法改革主要措施
首先,調研和了解各任課老師對于課程中數據分析和處理的要求,并且查詢同級別院校中開設金融工程專業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通過座談認真聽取專家和學生對我專業現有實踐教學量化分析內容的看法和意見,問卷調查了解金融工程專業學生對于所學知識點的需求,并且查詢同級別院校中開設金融工程專業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
其次,開設《Excel在金融分析中的應用》實踐課,改變上課方式和課堂內容,編制符合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目標的教材,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它為出發點,培養學生自主挖掘分析數據的能力,為金融工程專業的量化分析工程思維邁出第一步。并且引導學生將實踐課程所學的數據分析處理方法運用到不同課程當中,如計量經濟學、投資學、統計學、金融衍生工具等,由于這些課程的任課老師基本都是本項目的參與人,所以可以結合任課老師布置相應作業和課題,學生最終反饋的結果比較容易實現。
最后,從學生的“三個方向”動手能力做一個評價和反饋,為金融工程專業實踐教學課程提供借鑒意義:
(1)學生對金融數據的分析能力。通過實踐課程的學習評價學生們在金融統計和計量經濟學中探求各種經濟變量間的關系能力。
(2)學生在金融衍生品設計、定價及運用中的動手能力。通過實踐課程的學習評價學生在金融衍生工具、金融市場與機構中分析產品設計、定價的能力。
(3)學生在風險管理中的動手能力。通過實踐課程的學習評價學生是否能夠熟悉各種金融手段的用法,模擬和分析公司的各種風險以及不同風險回報的投資組合。
四、教學方法改革的現有效果及后續努力方向
1.學生搜集數據能力提升,學習熱情增加
經過改革措施,學生學習態度由被動變主動,學習熱情有所高漲。挖掘數據的渠道有所增廣,基礎數據搜索能力提升,由原先單一被動接受數據到自己會主動從財經網、證券網、統計公報等地方搜集數據。
2.投資學、統計學等課程中數據分析能力提升
學生們在統計學、投資學等課程中開始自己設計研究課題統計數據,并采用問卷調查、投票等方式在朋友圈里搜集數據,運用計量軟件主動分析一些簡單的經濟模型。模型應用率由之前的不到10%上升到如今百分之20%。
3.畢業設計論文中圖表數據類分析明顯增加
學生畢業論文設計中圖表數據分析明顯增加,軟件模型應用率升高。90%的學生都不同程度的做了數據分析,70%的學生論文中用了計量經濟模型,這樣論文的原創性有了較大的改善。
4.繼續深化實踐教學改革今后努力的方向
本次改革中雖然取得一定成果,但是不存在很多不足之處。例如學生們的數據挖掘能力欠缺,數據獲取渠道單一。各課程之間量化分析的聯系不是很緊密等。今后設計實踐教學內容時要針對學生已學專業理論課程內容,聯系實際經濟問題經濟現象,爭取使所學內容前后聯系起來,使學生心里構成體系,明白每門課程所學知識點的用途。教師本人也要時刻關注本學科的熱點、前沿最新知識點。我們將繼續追尋更有效率的實踐教學方式,形式可以更加多樣化,考核實踐教學的方式方法爭取更加靈活。
參考文獻
[1]王昌云,類承曜.投資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第三版:2-77.
[2]占小憶.應用型本科高校《應用型本科實踐改革的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4(21):6-8.
[3]郭慧敏,吳鐵雄.量化分析實踐教學改革方案[J].教育學論壇.2014(8):8-10.
[4]唐建國,張紅梅,孫俊玲.《管理信息系統》實踐教學改革探索[J].教育學論壇.2017(25):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