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萬瓊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教育行業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語文學科是小學階段非常重要的學科,是小學生學習的基礎學科。合作學習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運用合作式學習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合作學習 小學語文 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2-0-01
前言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教學的方法得到了很大的改變。由傳統的填鴨式教學逐漸改變為合作式學習,這種教學方法的改變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很多學校也運用了合作式學習,從而促進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一、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現狀
1.缺少有效的小組劃分方式
小組劃分是合作學習中重要的一部分,對于合作學習的效果產生很大的影響。很多教師進行分組時都會直接按照學生的座位進行分組,而不會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差異,這樣的分組方式會直接影響合作學習的效果,讓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產生很大的差距,從而影響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時的效果。
2.教師不能發揮積極引導的作用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發揮著主導的作用,對學生的學習產生著重要的影響。但是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很多教師都不能積極的發揮主導作用。小學語文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啟蒙階段,教師的教育方式很重要。但是如果教師對學生學習的時間和內容沒有進行合理的安排就不會對學生起到引導的作用。教學的內容也不會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師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積極進行引導對學生的語文學習起到很重要的作用[1]。
3.合作學習在語文教學中過于形式化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提出來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推出后,很多教學在教學時運用了這一教學方式。但是很多教師并不懂得這一教學方式的教學理念。,只是對這一教學方式進行模仿,這樣的行為讓教師只是注重教學改革這一模式,并不能真正的理解改革的內涵,這也導致學生并不能真正的融入到語文教學中來,讓學生出現了兩極分化的情況。學習好的學習喜歡這種教學模式,并能很好的融入到課堂中來,學習不好的學生不能融入到課堂中,并讓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這種形式化的教學方式,并不能真正的讓學習喜歡上語文這一學科。
二、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策略
1.運用科學有效的方式進行小組劃分
教師劃分學習小組之前應該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習慣,并根據學生的特性進行小組劃分。并要給予學生自主選擇的權利,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小組劃分。教師還可以在每個小組中選擇一個小組長,輔佐教師進行教學工作管理。還要對學生進行學習的引導,讓學生明白合作學習的重點,從而提高合作學習的教學效率。
2.提高教師的教學素養
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起著主導性的作用,對學生的學習起著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應該提高自身的教學素養。首先教學應該不斷的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還要根據時代的變化不斷的更新自身的教學方法。這是合作學習的必然要求。其次教師還應該不斷的充實自身的知識儲備,這是語文教學的關鍵。教師只有不斷的更新自身的知識儲備,才能做好學生的引導工作。最后教學在進行合作教學時還應該將科學理念融入到教學中去,并不斷的更新教學的技巧,從而實現合作學習的目的[2]。
三、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1.有利于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
在小學的學習過程中,語文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所以教師進行語文教學時不應該將學生成績放在第一位,應該每個學生不同的特征進行不同的教育方式,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會轉變以往的教學方式,將學生看做是課堂的主體,從知識的主導者變為教學的引導者,這樣教學觀念的轉變可以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讓教師真正的了解學生的想法,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還可以根據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合理的進行小組分配,這樣的教學方法,轉變了教師的教學觀念,提高了教學的效率。
2.有利于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與思維方式
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學生的學習方式由傳統的被動學習逐漸轉變為與其他學生進行交流的方式,這樣也會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說在《猴子撈月》這一課中,進行合作學習時,教師首先應該將學生進行分組,然后進行教學分析。教師可以在網上找一些猴子撈月的圖片,然后向學生講述猴子撈月的故事。最后讓學生進行討論,通過這一課可以學到哪些道理。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探討找到答案。在這一過程中,應該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問題的討論中去,教師可以對學生遇到的困難進行指導,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提高合作學習在語文課堂中的應用。
3.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制定
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設置相應的問題。并設置出相應的教學目標。由易到難的體現出教學的重點。比如說在《小蝌蚪找媽媽》這一課時,就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設置一些相應的問題。比如說“小蝌蚪的媽媽是什么樣的?”還有“小鯉魚為什么不是小蝌蚪的媽媽?”通過這樣層層遞進的問題,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中運用時,應該不斷的對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案進行調整,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從而提高合作學習的教學效率。
綜上所述,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小學語文課堂上運用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提高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惠.試論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 新課程研究, 2016(6):84-85.
[2]吳靜娟.試論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 學子(理論版), 2016(1):14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