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收集統計了四省(自治區,特別是廣西)14 個地區 103 所比較有代表性的初中、高中學校的生物學教師資源配置的情況,從學歷、年齡、職稱、學緣、師生比五個維度分析四省(自治區)初中、高中生物學教師資源配置的情況,以及五地區典例完中生物學教師資源配置的情況,以期對調整農村及城鎮中學師資分配提供一些思路。
【關鍵詞】農村與城鎮 中學生物學教師 師資配置 不均衡性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11B-0011-04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社會對人才的素質要求更高,對教育事業的投入也增多。但是我國一部分城鎮、農村中學辦學壓力還是很大,主要表現在教學設施落后,教師資源短缺。為此,筆者通過問卷調查方式探究農村中學與城鎮中學生物學教師資源配置的情況。從學歷、年齡、職稱、學緣、師生比五個維度分析四省(自治區)14 地區 103 所中學生物學教師資源配置的不均衡性,以及廣西農村中學與城鎮中學生物學教師資源配置的差距,揭示廣西農村中學生物學教師資源配置的現狀。深圳、黑龍江、河北三省的問卷調查信息是在筆者的高中同學的幫助下,于 2018 年暑假至 2019 年暑假期間獲取;廣西的問卷調查信息在親朋好友、同學、同事等各界社會友好人士的幫助下,于 2015 年暑假至 2019 年暑假期間獲取。103 所學校的問卷調查信息均為本校在職老師按照真實信息填寫而來。下面從學歷、年齡、職稱、學緣、師生比五個維度分析四省(自治區)初中、高中生物學教師資源配置的分布狀況,并且用五地區典例完中進一步說明四省(自治區)初中、高中生物學教師資源配置的分布狀況。
一、四省(自治區)初中、高中生物學教師資源配置狀況的分析
下面從學歷、年齡、職稱、學緣、師生比五個維度,分析四省(自治區)初中、高中生物學教師資源配置的分布狀況。
(一)學歷結構。隨著經濟的發展,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各高中學校招聘教師的要求也不斷提高。高中教師普遍要求本科學歷,一些名校已經要求碩士甚至博士學位。
一個學校教師的學歷學位程度,可以從某種程度上顯示對教育教學資源投入的力度。廣西農村初中生物學教師還有 28% 的比例為專科及以下學歷者,廣西城鎮初中生物學教師還有 6%? 為專科及以下學歷者。如圖 1 所示:
高中生物學教師學歷結構調查情況,如圖 2 所示:
通過分析圖 1 和圖 2 發現,無論是農村還是城鎮,無論是初中還是高中,中學生物學教師以本科學歷居多。城鎮中學的本科學歷多數是第一學歷為全日制本科,農村中學的本科學歷為函授本科的現象較常見。城鎮高中有一定比例的研究生學歷,較發達的深圳城鎮高中研究生學歷的比例較大,農村高中研究生學歷稀少;深圳城鎮初中也有研究生學歷,而欠發達的廣西,除了廣西城鎮高中有一定比例的研究生學歷,且這個比例僅相當于深圳城鎮初中研究生的比例,廣西的農村和城鎮的初中以及農村高中均沒有研究生學歷。由此可見,廣西教育資源配備較深圳落后,且廣西農村中學的教育資源配備又比廣西城鎮中學要落后。
(二)年齡結構。《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出臺后,全國教師待遇有了切實提升。相比城市教師而言,鄉村教師的生活補助和鄉鎮補助,構成了整體收入中的差額部分。最直接的效果就是主動要求離職和調離的教師越來越少,甚至還出現城區教師向鄉村教師回流的現象。待遇留人的效果得到了明顯的體現,也吸引了很多畢業生回鄉工作,使各農村初高中生物學教師年齡結構配置得到優化(如圖 3 和圖 4 所示)。
通過分析圖 3 和圖 4 發現,各省(自治區)老、中、青年生物學教師的資源配置均屬于合理范圍,相對而言,深圳的年齡結構反映其師資力量更加雄厚,廣西相對較弱。廣西城鎮中學比農村中學更注重青年教師的培養,說明廣西城鎮中學更加注重教師成長、培養的長效機制,亦能說明廣西農村中學生物學教師資源配置的短效性、匱乏性。
(三)職稱結構。職稱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一位教師的專業技術水平和工作能力。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化,職稱評定走上了公平化、規范化的軌道,對教師的專業技術要求、綜合能力要求也更加嚴格。一個學校的生物學教師的職稱結構很大程度上可以體現該校的師資力量程度(如圖 5 和圖 6 所示)。
通過分析圖 5 和圖 6 發現,廣西中學的職稱結構中初、中級比例較大,而深圳則是中、高級比例較大;廣西農村中學的初、中級職稱比城鎮中學高,而中、高級職稱卻比城鎮中學低,越高職稱的評定其門檻則越高,因此可以反映廣西農村中學生物學教師資源不夠雄厚。
(四)學緣結構。隨著時代的發展,各城市學校均已要求教師專業需為對應、對口師范類專業,但是,還有很多地區的學校,因受多種因素影響,未能招到專業教師。非師范教師及非專業教師在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管理的把握上與師范類專業教師存在一定的差異。廣西農村初高中學校師資比較短缺,非師范非專業教師所占的比重達到 12% 和 1%(如圖 7 和圖 8 所示)。
通過分析圖 7 和圖 8 發現,各省(自治區)無論是農村還是城鎮,無論是初中還是高中,生物學教師均是國內大學畢業生,以“師范類—生物類專業”畢業生為主。廣西農村和城鎮初中與深圳城鎮初中均有一定比例的“師范類—非生物類專業”畢業生和“非師范類—生物類專業”畢業生,而廣西農村初中甚至還有“非師范類—非生物類專業”畢業生;廣西農村和城鎮高中與深圳的城鎮高中均有一定比例的“非師范類—生物類專業”畢業生,但“師范類—非生物類專業”畢業生的比例較初中低;廣西農村高中仍有“非師范類—非生物類專業”畢業生,但其比例較廣西初中低。“師范類—生物類專業”畢業生與“非師范類—生物類專業”畢業生以合理比例存在是學緣結構優化的體現,但是,“師范類—非生物類專業”畢業生與“非師范類—非生物類專業”畢業生的出現且存在一定的比例則是教師資源匱乏的體現。廣西生物學教師資源的匱乏程度,農村中學比城鎮中學更大。
(五)師生比例。師生比例可以預測學校的教師需求量,同時,比例的高低亦可以體現學校教師資源配置是否匱乏及匱乏程度。師生比是衡量一個地方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指標,良好的師生比對推動教育事業發展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若師生比一旦失衡,則會影響一個地方的教育事業的發展速度。
師生比主要是指教師人數與學生人數的比例關系。在學校的教師編制中,國家會根據一定的師生比來下達編制計劃。在不同的國家或者是在同一國家的不同地區,由于社會經濟發展,教育事業發展等差異,對師生比的要求也并不相同。一般來說,在同一時間內辦學條件相同的同類學校,平均每個教師負擔的學生人數越多,教師工作壓力就越大,人力資源及財力資源的使用效率反而越高;如果每個教師所負擔的學生人數過少,那么老師的工作量就小,人力資源及財力資源的利用就相對較低。
師生比例的計算方法是:師生比例=教學教師人數∶學生總人數。以廣西為例,生物屬于高考科目,2012 年秋季期開始高一、二、三年級均開設有生物課,高中師生比例=高中教學教師總人數∶高中學生總人數;廣西 2012 年秋季期前,2001—2012 年生物雖然屬于高考科目,但高一沒有開設生物課,高二、三開始設有生物課,高中師生比例=高中教學教師總人數∶高二、三學生總人數。2001 年前生物屬于非高考科目。多年來,廣西初中均是初一、二開設有生物課,初三沒有開設生物課,且生物屬于非中考科目,初中師生比例=初中教學教師總人數∶初一、二學生總人數。
圖 9 和圖 10 中某些省份的農村初中或高中、城鎮初中或高中的數值為 0,這代表由于人力資源的關系而未能收集到該地區的問卷信息,特此說明。
圖 9 和圖 10 說明,相對發達地區中學的師生比例相對高,欠發達地區中學的師生比例較低。廣西城鎮高中比廣西農村高中的師生比例要高,廣西城鎮初中與廣西農村初中的師生比例相當,其主要的可能原因應該是所收集到問卷的特殊性、偶然性所致。這說明,較發達地區師資力量配備相對充足,廣西城鎮中學比農村中學的師資力量配備充足。再者,當前廣西農村中學教師的師生比并不協調,存在生物師生比過高的情形。
以上從學歷、年齡、職稱、學緣、師生比五個維度,分析了各地區農村中學和城鎮中學生物學教師資源配置的情況,充分說明了廣西農村中學生物學教師資源匱乏、配置欠合理。
二、五個典型地區完中的生物學教師資源配置狀況的分析
完中是指完全中學,包括初中部和高中部。因為完中屬于中學的特殊形式,所以單獨分析。用五個典例完中進一步說明四省(自治區)初中、高中生物學教師資源配置的分布狀況。回收的 103 所學校的問卷信息中,包含有橫跨廣西、廣東五地區共 15 所完中。
(一)學歷結構。廣西完中生物學教師學歷中,專科及以下還是占有一定比例,特別在初中部學歷較低,而貴港的比例較高。
觀察圖 11 發現,完中生物學教師學歷結構中,普遍以本科學歷占主導。廣西貴港例外,主要原因是因為廣西貴港是一個后興的地級市,獨立成地級市的歷史較短。這主要是歷史因素的緣故,導致廣西貴港完中學歷結構中以專科學歷占主導,這是個例現象。教育較發達地區(例如,廣西南寧、桂林以及廣東省的深圳市)已經出現了一定比例的研究生學歷,且越發達地區(例如,深圳市)其研究生比例越大。這些說明,欠發達地區的廣西農村中學的生物學教師資源是匱乏的、配置是不合理的。
(二)年齡結構。廣西完中生物學教師年齡結構多處于小于 35 歲及 35 歲到 45 之間。
觀察圖 12 發現,較發達地區的廣東省深圳市以及廣西南寧、桂林的生物學教師的年齡結構中,老、中、青的比例是科學、合理的,發達地區的廣東省深圳市的老、中、青比例凸顯了其師資力量的富足與雄厚。在廣西,較發達的南寧、桂林則比欠發達的貴港、梧州的老、中、青比例要科學、合理且師資力量較強大;貴港較突出,其生物學教師資源嚴重不足且師資力量極其薄弱。可見,對于欠發達地區的廣西農村中學來說,生物學教師資源相當匱乏、配置很不合理。
(三)職稱結構。地方學校相應職稱評定難度較大,生物學教師個人專業技術培養的機會也較少,貴港多為未定級。
觀察圖 13 可見,較發達地區的廣東省深圳市以及廣西的南寧、桂林的生物學教師的職稱結構中,初、中、高級的比例是科學、合理的。發達地區的廣東省深圳市,其初、中、高級比例體現了其師資力量的富足與雄厚。在廣西,較發達的南寧、桂林則比欠發達的貴港、梧州的初、中、高級比例要科學、合理且師資力量強大;貴港較突出,其生物學教師資源配置不足且師資力量薄弱。可見,對于欠發達的廣西農村中學來說,其生物學教師資源匱乏、配置不合理。
(四)學緣結構。貴港、桂林、南寧三個地區的師范類生物類專業畢業生比例分別為 40%,60%,80%,其分布差異還是比較明顯。
觀察圖 14 可見,由于梧州問卷信息收集的數量較少,梧州的信息在此屬于無效信息。較發達地區的廣東省深圳市以及廣西的南寧、桂林的生物學教師學緣結構中,生物類專業畢業生居多,其較專業化且以師范院校畢業的師范生為主,發達地區的廣東省深圳市則更加專業化且師資力量更雄厚。在廣西,較發達的南寧、桂林則比欠發達的貴港、梧州的學緣結構更科學、合理;貴港較突出,其學緣結構的配置中,非生物類專業及非師范院校畢業生的比例較高,說明其生物學教師資源配置的不足且師資力量的薄弱。對于欠發達的廣西農村中學來說,其生物學教師資源匱乏、配置不合理。
前面通過對學歷、年齡、職稱、學緣、師生比五個維度及五地區典例完中的情況進行分析得到的結果,充分說明了各地區中學的生物學教師資源配置存在不均衡性,且比較突出。相對于城鎮中學而言,農村中學生物學教師資源配置更不合理。
然而,是什么原因導致廣西農村中學的生物學教師資源出現嚴重匱乏與配置不合理呢?除了生物學科自身的歷史因素外,有一個較突出的現象是,優質教育資源城市化與名校集中化。這與國家層面的方針、政策、制度是否具有一定的關聯性呢?這方面需要進一步探究。優質的教師為何不愿意待在農村學校呢?這與農村的環境、政策、發展狀況、人力資源等各方面因素有著必然聯系。另外,國家的體制(包括學校用人、培養和激勵教師的制度等)也與之有關聯。還有,這也與社會的宣傳、社會風氣、教師個人三觀(包括人生觀、價值觀、愛情觀)等各方面因素有關。這些問題都值得從不同層面,比如單位、機構、個人等各方面去深思。
三、本次對四省(自治區)初高中生物學教師資源配置狀況的調查中存在的不足
本課題存在的不足之處有:
1.當初設計問卷時經驗不足及考慮不周,沒有體現第一學歷、第二學歷及最高學歷之間的區別;
2.問卷的設計沒有能夠體現男、女教師的區分;
3.問卷設計時只考慮到了學歷的情況,沒有考慮到學位的情況;學歷和學位是有區別的,本科及以上畢業生獲得了學歷證并不等于就一定能獲得學位證;
4.數據信息的統計存在最多不超過 0.485% 的出錯率。
【參考文獻】
[1]王克祥,于凌云.關于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的研究綜述[J].人口與經濟,2016(01)
[2]韓 夢.公共政策視角下我國延長退休年齡分析[J].改革與開放,2016(06)
[3]何 年.中小學師生比為何難“達標”[J].教育,2017(31)
[4]邊 齋.中國學校師生比例[J].教育視界,2016(5)
【作者簡介】李鳳珍,女,中學一級教師,現就職于南寧沛鴻民族中學,曾獲校、區(縣)、市教育先進工作者、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教學成果獎,負責研發廣西十二五課題“廣西農村中學生物學教師資源配置的調查研究”,發表及獲獎論文10余篇。
(責編 盧建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