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莉君
【摘 要】本文基于教學實踐,探討紙立體造型教學路徑,從彰顯學科本質、創新教學方式、發展學生能力、涵養價值情懷四個方面論述紙立體造型教學的具體做法,以期為相關領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經驗和幫助。
【關鍵詞】紙立體造型 高中美術 課堂教學 實踐策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11B-0167-02
美術是一門奠定學生美術基礎、提高美術情趣、提升美術素養的基礎性學科。新課改理念下高中美術課堂要求教師要創新教學方式,善于運用新思維、新方式、新途徑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提高學生創造美、展現美、感受美和欣賞美的能力。但目前受到高考應試的影響,高中美術教學對以上有所忽視。學生雖對美術學習有強烈的意愿,但因教學形式單一、教學內容枯燥,導致美術課堂教學實效性相對較差。紙立體造型是高中美術教學的重要內容,它的介入為提高高中美術的實效性提供了新平臺,為美術教學帶來了新的活力,既能夠展現美術的設計和藝術造型之美,也實現了杜威倡導的“做中學”理論,同時能夠使學生在觀察與模仿中、實踐與操作中培養創造能力和提升思維水平。本文結合高中美術教學實踐,從四個方面探索增強紙立體教學實效性的策略。
一、彰顯學科本質,凸顯知識本位
紙立體造型將中國民間傳統手工藝與現代手工藝進行有機融合,是中國美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紙立體造型,教師要從構圖、技法、表現張力、紙張特點等方面引導學生進行設計和創造,將繪畫技法與雕刻雕塑中的基本技法傳授給學生。一般紙立體造型涉及的基本技法有:卷曲、粘貼、雕刻、剪切、拼接、穿插、疊壓等。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動手制作環節等訓練,增強學生對紙立體造型的功能認識,提升學生的紙立體造型技術基礎,培養學生對紙立體造型的美術欣賞和鑒別的能力。
如在教學中,筆者采用“三環六部法”教學模式提高紙立體教學的實效性,提高學生的紙立體造型創作的基本能力和技法。其一,激趣導入第一環,通過互聯網和教師、學生的紙立體造型展示,激發學生學習紙立體造型的興趣,完成課堂熱身第一步。接著,認識材料。每節課向學生介紹一種材料,分析其特性,完成課堂引入第二步。其二,有效實施第二環,首先根據紙張特點,確立紙立體造型設計范圍,完成課堂造型設計第三步。接著,教師舉例示范,講解不同設計造型需要運用的重點技法,完成課堂技法教授第四步。其三,實施展示第三環。學生按照紙立體造型設計圖,運用剪刀、刻刀、膠水、美工刀等工具選擇與設計造型相吻合的技法進行紙立體造型創作,教師在學生創作過程中給予指導和幫助,完成作品課堂雙創作第五步。最后,學生展示自行創作的紙立體造型,結合作品特點、紙張特征、應用技法等評價指標進行學生自評、生生互評和教師評定,完成展示評價第六步。在環環相扣、層層推進中幫助學生建立紙立體造型創作思維、提高紙立體造型水平。
學科本位思想是課堂教學的根本立足點,一切內容和方式的創新其旨歸都是為凸顯學科技能和學科思想、培養學科精神而服務。課堂教學中通過確立并運用一定的教學模式,能夠確保教學節奏穩定,教學內容規范,教學重點突出,學生在規范化、序列化的課堂節奏的帶動下,形成對紙立體造型學習的規律性認識,有利于學生有效提高紙立體造型的設計和創作水平。
二、創新教學方式,促進合作學習
《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2017 版)指出,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精神,倡導自主學習、研究性學習和合作學習,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藝術的本質特征和文化內涵。美術課堂教學具有靈活、開放、多元的特點,美術課堂是教師組織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陣地。紙立體造型在創作的過程中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和統一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抓住設計、制作和分享交流等幾個關鍵環節,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在教學目標的驅動和引領下,打開藝術創作的思維,以紙立體造型的創意和創作開展美術課堂教學,在創新豐富課堂教學方式的同時,提升美術課堂小組合作教學的實效性。
如在節日賀卡制作中,根據學生對節日賀卡的饋贈需求,可根據不同的節日主題,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制作紙立體節日賀卡。學生根據不同的創作風格和愛好自行組織紙立體設計制作合作小組,每個小組根據自身的創作特點進行命名,在節日來臨之際,教師布置紙立體制作主題,各小組根據教師布置的主題,分別搜集圖案、造型、電腦、文字表述、電腦制作等方面的內容,在準備好相關制作資源后,各小組成員集中組織開展紙立體賀卡的創作,經過精心的準備和小組成員之間的有效交流,學生在紙立體賀卡的創作上打破了過去造型單一、缺乏創意、陳舊呆板的制作風格,根據不同的節日主題、不同的受贈對象,學生制作出的紙立體賀卡作品呈現出立體豐富的特點。如在教師節來臨期間,學生使用色彩各異、質地堅硬的卡紙制作了主題為“桃李滿園”的賀卡,賀卡以學生雕剪的 100 朵紙質玫瑰花為主要構成元素,在展現濃濃的節日氛圍的同時,賦予了紙立體造型藝術性和生命力。通過小組合作,學生集思廣益共同完成了大型的優秀作品,學生既體驗到分工合作的喜悅,也提升了對美術學習的興趣。
發展合作能力,提升創作水平。教師將紙立體賀卡作為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學生在搜集素材、設計和制作紙立體作品的過程中,對賀卡的設計和制作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認識。學生的創作不再單一地停留在寫一寫、畫一畫的層面上,而是能夠根據主題的要求,將內容與形式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制作出大型的富有藝術沖擊力的作品。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讓小組合作學習真正散發出魅力。
三、發展學生能力,培養學生特長
紙立體造型能夠全面培養學生的平面構圖能力和立體空間創作能力。現階段,高中美術教學受到高考的影響,其實效性并不強,除少部分美術特長生,大部分學生的美術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都相對不足。紙立體造型操作簡單、造型生動,具有一定的想象空間和創造力,教師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可結合紙立體造型特點,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培養學生對紙立體造型創作的愛好,讓學生掌握一門獨具特色的美術特長,豐富學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實踐力,為學生形成健康的興趣愛好提供支撐和保障。
如在教學中,筆者選拔部分對立體造型有較強學習興趣且能創作出較為優秀獨特作品的學生組建了“紙”定有你紙立體造型活動社團,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紙立體造型課程資源,培養和挖掘學生的紙立體造型潛能,開發并形成了學校的《立體造型系列校本課程》,課程設置及實施如下:高一階段在內容和課程設置上,以夯實基礎為關鍵,全面且詳細地教授紙立體的基本技法,了解各種紙張的特質和功能,著重在紙立體造型的平面造型設計上進行訓練;高二以實操訓練為重點,通過造型較為復雜的紙立體造型訓練,強化學生的技法和技能,全面發展和培養學生的特長,通過開展校園紙立體造型文化節等方式,提高學生對紙立體造型的學習興趣,展示社團學生的優秀作品;高三階段以競賽為突破口,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各級各類大型的紙立體造型比賽和展示會等,拓寬學生的見識和視野,提高學生紙立體造型創作的技術性和藝術性,切實為學生的成長和成才搭建展示的平臺。
利用社團優勢階段推進紙立體造型特長培養,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美術教學的課程文化和課程資源,創新了美術社團的活動方式,發展和發揮了學生的特長和才華。立足紙立體造型的知識和技能的不斷提高,通過夯實基礎、實踐創作、展示競賽等三個環節的不斷培養和實施,有效帶動了美術校本課程的深入實施,使學生突破思維定勢,培養了美術創造力和鑒賞力,切實為學生形成了一門獨具特色、富有創造力的特長。
四、涵養價值情懷,厚植美術素養
新課程標準指出:高中美術教學要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美術既包含創作的技法又包含人文與藝術思想,蘊含和折射人文思想和藝術情懷的美術作品才是高品質的作品。在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向學生滲透美術思想與美術情懷,借助創作手法與創作技巧,展現美術思想和人文情懷,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
如在紙立體造型的入門課上,筆者以中西方紙立體造型發展史為切入口,通過視頻、圖片展示等方式向學生分別介紹了中西方紙立體造型的特色和魅力,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涵養學生的美術情懷和文化素養。首先,筆者通過網絡搜集與紙立體造型有關的圖片、視頻及教師創作的部分紙立體造型,以圖文結合的形式展示中方紙立體造型的發展歷程和主要成就,加強學生對世界文化的認同感。接著,展示生活中紙立體造型的應用,如學校的文化長廊、商場的宣傳櫥窗、公共場合的紙雕擺放等,增強紙文化與生活實際的關聯度,加強學生對紙立體造型的藝術感受力,體會紙立體造型的藝術價值和實用價值。最后,展示關于紙立體造型的重要賽事,如國際“3D”紙雕藝術比賽,引導學生形成對紙雕藝術的認可,幫助其形成健康的審美認知。
美術是身心合一的技術,更是身心合一的藝術。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涵養美術情懷、培養正確的審美能力、體會價值文化是新課改理念下對美術教學提出的新要求。教師要充分把握紙立體造型教學的藝術性和教育性,通過美術文化知識介紹、美術作品的實際應用等方式,拓寬學生的美術視野,幫助學生確立正向的、健康的審美觀,涵養學生的美術情懷和文化素養。
總的來說,紙立體造型教學的實施與研究,為高中美術教學在課堂模式構建、校本課程資源開發、美術核心素養培育等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徑。美術紙立體造型教學充分彰顯了美術教學的直觀性、實踐性、創新型和趣味性,對高中美術課堂教學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指導性,也為美術其他類型的教學內容的研究與實踐提供了一定的研究方向和策略,廣大美術教育工作者應不斷加強相關美術領域的研究,拓展美術課程資源,創新美術教學方式,切實提高學生的美術技能和美術素養。
【參考文獻】
[1]栗瀟雯,郝珮璇,吳 南.滿風滿韻紙立體造型[J].青年文學家,2018(9)
[2]徐 倩.小學美術折紙課程系列開發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7
[3]曹莉芬.淺談立體構成中紙立體的訓練教學[J].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3)
(責編 羅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