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分析汽車專業中高職合作辦學存在的課程設置脫節、課程內容重復等現象,以及中高職合作辦學課程體系銜接存在的問題,提出“中職實行分層教學、高職實施分類培養、按層級和梯度原則構建中高職銜接課程體系”的中高職合作辦學課程體系銜接改革方案。
【關鍵詞】中高職銜接 汽車專業 課程體系銜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11B-0046-02
2011 年起,廣西各高職院校開始招收中職對口升高職的學生,中高職銜接合作辦學的招生規模逐年擴大,很多中職學校的學生選擇通過各種模式升入高職院校學習。
一、汽車專業中高職合作辦學課程體系銜接的現狀
為了解汽車專業中高職合作辦學課程體系銜接的現狀,我們選取區內 10 所院校進行調研,其中,包括南職院、柳職院在內的高職院校和廣西機電工程學校、柳州市一職校在內的中職學校。調研對象有學校教務主任(中層管理)、汽車專業的專業帶頭人、一線骨干教師、對口升學的高職學生。
從調研結果來看,有合作辦學關系的中高職院校汽車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相近,沒有體現中高職兩個不同階段的特點和銜接關系。大部分中高職合作辦學院校是中職學校與高職學院各自獨立設置課程,各自實施。因此,產生以下問題:
(一)課程設置銜接不到位。比較中高職合作辦學院校汽車專業課程設置就會發現,專業課程設置重復,存在脫節現象。筆者對照兩所中高職銜接合作辦學院校汽車專業主干課程發現,高職院校課程與中職學校課程重合度接近 65%(如表 1 所示)。這樣設置重復的專業課程,勢必會造成教學資源和學習時間的浪費,是一種中高職教學的嚴重消耗,也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課程內容重復。中高職銜接合作辦學院校對口專業課程不是不能重合,而是有重合的課程(即銜接課程)必須界定哪些內容(知識點、技能點和實踐環節)在中職階段完成,哪些內容在高職階段完成。從調研情況來看,目前區內中高職銜接合作辦學院校之間并沒有做到這一點,大部分升入高職院校的學生表示遇到不少高職課程內容與中職課程內容相同和相似的情況。就相同的教學內容來說,中職學校偏重技能學習和操作訓練,高職院校則是理論和實踐都作較高要求。這勢必造成中職學校的學生升入高職院校后,在遇到學過的內容時,難免陷入技能學習感覺是在炒舊飯、而理論分析又感覺很吃力的尷尬局面。
二、汽車專業中高職合作辦學課程體系銜接問題分析
(一)沒有課程體系銜接。調研發現,一些中高職合作辦學院校的聯合辦學協議,直接是簡單的學生輸送協議:五年制中高職合作辦學的學生,由中職學校負責招生;前兩年在中職學校就讀,由中職學校組織教學與管理;后三年轉入高職院校就讀,畢業后發高職院校的畢業證書,并由高職院校推薦就業。通篇沒有提到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等方面的銜接問題。
(二)課程體系職銜接過于形式。調查顯示,開展“2+3”中高職合作辦學的院校,都簽訂有聯合辦學協議,以期加強院校間的深層次合作。雖然在合作協議中通常有“雙方聯合制定并實施合作專業的五年制人才培養方案,共同設計五年的課程計劃和教學大綱”等條款,但是在合作的過程中,這些條款只停留在紙面上。在落實中高職銜接的人才培養方案制定、課程和教材開發等方面工作的時候,不是各干各的,就是雙方都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還是停留在中職為高職輸送學生的層面上。
(三)課程體系銜接未能實現。“2+3”中高職合作辦學的學生,經過前兩年的職業教育,已經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因此,他們在高職的課程設置不能和高中生源的課程一樣。為此,需要中高職合作辦學雙方聯合行業企業專家系統設計、科學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根據不同階段的培養目標要求,系統構建課程體系。然而,由于各個學校自身的條件和特點,合作辦學的雙方會制定出各具特色的課程體系,體現各自為政的特點,使得課程體系銜接不上,不能落地生根。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地域、人力、物力、財力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合作院校雙方無法按照課程體系開發的標準流程組織調研、研討和論證等環節,難以構建一個系統的五年制課程體系。
三、汽車專業中高職合作辦學課程體系銜接改革方案
(一)中高職分別實行分層分類教學。針對本校汽車專業中職學生的問卷調查顯示,有部分學生表示中職畢業發展潛力不大,希望繼續升入高職學習再工作;有部分學生表示中職畢業就業途徑好,愿意中職畢業后就出去工作;只有小部分學生是迷茫的,不知道中職畢業后選擇就業還是升學。因此,應基于“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和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意愿需求來進行分層教學。將有意愿升入高職繼續學習的學生組建成升學班,并按照相應的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方案來組織教學;將愿意中職畢業后就參加工作的學生組建成就業班,并按照基于就業導向和企業用人標準的人才培養方案來組織教學。
由于高職院校生源的特殊性,其生源除了部分中職畢業生,大部分是普通高中畢業生。中職畢業生普遍存在基礎能力較差而技能技術較強的特點,普通高中畢業生則存在基礎能力較好而并未學習過技術技能的情況。若把中職畢業生和普通高中畢業生進行合班教學,就會出現中職畢業生基礎較差跟不上普通高中畢業生的學習狀態,甚至出現學習吃力而厭學的狀態;高中畢業生在高中時并未學習技術技能,在高職直接跟著中職畢業生學習技術技能也會顯得吃力。為此,高職院校不應把中職畢業生和普通高中畢業生進行合班教學,而應對生源不同的學生進行單獨編班實施分類培養。把中職畢業生統一編成中高職銜接班,并按照相應的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方案組織教學;把普通高中畢業生統一編成普高班,并按照普高生的特點制訂相應的人才培養方案。
(二)中高職銜接課程體系按層級和梯度原則構建。作為兩個不同的學歷層級,中高職所學的課程內容在難度、深度、廣度和能力級差上是有區別的。這就要求我們根據層級和梯度邏輯關系,認真分檢、細化、定位各自應該學習和掌握的知識內容和技能,將中高職汽車專業課程有效銜接起來,并要求中高職汽車專業課程都處于同一個課程體系內,避免中高職汽車專業課程教學內容重復的現象。例如,汽車專業中高職課程體系中都應開設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課程,中職課程應側重汽車發動機的結構、工作原理及發動機拆裝技能方面,而高職課程應側重汽車發動機的檢測維修和故障診斷等方面。中職學校應側重學生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的培養,掌握汽車的構造與拆裝基礎知識,并取得相應的初、中級工技能證。高職院校應側重整體素質的提高,掌握汽車的檢測與故障診斷技術、新技術和新工藝的知識,高職生應取得相應的中、高級工技能證。
表 2 為汽車專業中高職專業課程銜接內容,表 3 為汽車專業中高職職業技能等級實操考核銜接內容。
另外,中高職院校應加強合作和交流,共同建設共享的中高職汽車專業課程教學資源庫,構建適用于中高職不同層次學生的課程體系,避免中高職課程體系銜接的重復浪費。
中高職課程的全面有效銜接,需要合作辦學雙方聯合行業企業專家共同設計制定,逐步構建具有層級和梯度邏輯關系的課程體系,開發相應的課程標準和教材,形成新的中高職銜接教育課程觀,以減少中高職銜接中的教學消耗,努力提高教學效益,保證培養目標的落實,促進中高職銜接教育健康、高效、快速地發展。
【參考文獻】
[1]侯遠欣.“中高職銜接”汽車檢修專業課程教學方法研究[J].南方農機,2018(18)
[2]黃仕利.汽車運用技術專業中高職銜接課程體系探索與研究[J].汽車與駕駛維修(維修版),2018(1)
[3]李健龍,李 斌,卞曉艷.廣西數控技術應用專業中高職銜接課程體系現狀分析[J].廣西教育,2017(11)
【基金項目】柳州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 2017 年度職業教育立項課題《柳州市中高職銜接辦學研究與實踐》(2017 ZJ-B04)。
【作者簡介】黃秀珍(1992— ),女,廣西賀州人,助理講師,柳州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汽車專業教師,研究方向:汽車維修教育。
(責編 盧建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