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山西省吉縣果樹科技研究所,山西 臨汾 042200;2.吉縣果業中心,山西 臨汾 042200)
吉縣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屬黃土高原殘垣溝壑區,地處北緯35°53′10″~36°21′02″,東經110°27′30″~111°07′20″,海拔800~1 300 m,年均無霜期172 d,年平均氣溫11.5℃,年平均日照2 653 h,年均降雨量500~600 mm,海拔高,溫差大,光照足,無污染,無霜期長,屬于全國蘋果最佳優生區。
蘋果產業是吉縣的主導產業。全縣蘋果面積28萬畝,年產量22萬t,產值10億元,果農人均果品純收入6 000余元。蘋果產業在全縣經濟發展指標中占到四個“80%以上”,即:蘋果面積占耕地面積80%以上,果農占農民80%以上,果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80%以上,果農人均果品收入占農民人均收入的80%以上。
蘋果產業給我縣人民帶來豐厚的回報,然而隨著時間推移,蘋果產業也隨之遇到一定問題:一是大多果園隨樹齡增長,樹冠郁閉,通風不暢,透光不良;旱地果園土壤水分嚴重不足,樹勢衰弱,果品品質下降。二是勞動力老齡化突顯,勞力緊缺,加之環保整治,農藥、化肥等果用農資成本提高。三是機械化程度差,樹行狹窄,機械進不了果園。四是品種較單一,晚熟品種富士統領市場,果品銷售壓力極大。我縣蘋果處在一個“提質升級”的關鍵期,為此我們提出了“改寬行、精管理、巧肥水、有機化”四大關鍵技術。
果園嚴重郁閉后,采取隔行間伐或隔株間伐,改變樹行寬度,根據不同情況采取不同方法。
改寬行的作用有:1)首先解決了通風透光問題,增強了樹體光合效能,節省了營養與水分,增強樹勢,果品品質大大提高。2)改良換種,改變了品種單一現狀,實現品種換代,減省果品集中上市的銷售壓力,增強市場競爭力。3)窄行變寬行,實現了果園機械化操作,節省了人工,降低投資成本。4)避免老果園改造重新建園帶來再植病的問題。
如果果園是正方形栽植,按4 m×4 m或5 m×5 m的株行距,采取隔行間伐的方式,增加行間寬度。要規劃設計好永久行和臨時行。對永久行位置的樹采取平茬換優處理,對臨時行,隨著嫁接改良樹的擴展,逐步壓縮臨時行,最后一次性間伐,從而株行距為4 m×8 m或5 m×10 m。
如果果園是長方形栽植,按3 m×4 m或4 m×5 m的株行距種植時,采取隔株間伐的方式,使行距變株距,株距變行距,要規劃設計好永久株和臨時株,對永久位置上的樹采取平茬手段,改良換優。對臨時株則逐年壓縮,直至間伐。
按等高線栽植時,就按永久株與臨時株確定,把永久位置上的株進行改良換種,臨時株逐年削扁直至間伐。
新建果園進行寬行定植便于機械化作業。有一定水利條件的果園可依現代果業進行矮化寬行密植,采取1.5 m×4 m株行距方式定植。旱作果園還是堅持喬化稀植,株行距采取4 m×6 m或5 m×7 m方式。
對平茬樹進行長枝靠接,生長季細心管護,及早成花、及早結果。
剪砧時間為萌芽前,嫁接時間為蘋果樹開花期。嫁接方法:對平茬樹進行皮下長枝靠接,嫁接一定選好接穗,在東南西北四個方位采用皮下插皮接方法各插一根接條,四根接穗皮下插好后,用微膜包扎,沿樹樁進行綁縛,要求四根條子長短不一,粗細不一,兩根長接條相對應,兩根短接條相對應,條子插好用微膜包扎綁縛完成后,先把兩個長接條靠接在一起,然后兩個短接條靠接在相鄰長接條上,這樣四根接條營養全部供在一根接條上,這種接法當年可長2 m,管理好情況下4年就可豐產。嫁接時每隔5~6株樹需配置一株授粉品種。
注意事項:1)接穗一定保護好,防止脫水。2)保護好修剪工具,在修剪過程中,每天用500倍高錳酸鉀或濃堿水對剪子、鋸進行全面消毒。3)對高接樹上的剪鋸口立即用塑料薄膜進行包扎,要求不透風為宜,能有效的促進傷口愈合。
2.2.1 防日燒 首先要詳細檢查嫁接時的接樹膜,成活后,及時取掉所有膜。因為與膜接觸的地方溫度極高,可以達到60°以上,在夏季高溫干旱的情況下,地膜接觸的地方溫度變高,會燒死植株,如枝接的部位、芽接的部位、靠接的部位。
2.2.2 防日曬 嫁接樹與沒有嫁接樹的區別原則在于地上部分減少了枝葉,防止日曬成為嫁接樹管理的重要內容。特別在十分干旱的條件下,發枝長葉比較困難,需注意培土,保留雜草,地面覆草,適度輕剪,少耕作。
2.2.3 除萌蘗 嫁接以后刺激了嫁接傷口以下部位的隱芽萌發,傷口以下生長旺,對延長頭的生長會造成影響,而且不利于樹形培養,要及時抹除萌蘗。
2.2.4 控競爭 一般情況下,樹體延長頭生長由于頂端優勢的因素,生長最旺,向下枝勢依次減弱的現象,叫頂端優勢。為了加速培養樹形,對剪口下第2~3芽抑制處理,控制生長可以采取摘心、扭梢、開角等措施。
2.2.5 施肥促花 具備肥水一體化設備,可以少量多次施肥。葉面噴肥:嫁接樹在前期由于上下營養運輸出現了限制,嫁接后樹上部分易出現缺素癥,地面施肥對營養吸收起不到良好效果,每間隔10~15 d給蘋果樹上噴施1次葉面肥(0.2%~0.3%磷酸二氫鉀),不僅增加樹體營養,還可以防止日燒,增加水分。
嫁接后,最終果園密度變成寬行稀植(4 m×6 m、4 m×8 m),按稀植大冠“十字形”整形,樹體結構為全樹安排6~8個主枝,排列互相呈“十”型。主枝基角60°~70°,主枝長控制在2~3 m。
“十字形”整形主干高度80 cm,第一主枝與第二主枝為同一層,同一水平面,伸向行間,層內距30 cm。第一主枝與第二主枝稱為大主枝安排1~2小側枝,第一側距主干70 cm,第二側處第一側枝對側,與第一側間距40 cm。第三主枝與第四主枝為同一層,與第一、二主枝呈“十”字分布,稱為小主枝。層內距25 cm,不安排側枝,單軸延伸,主枝基角60°~70°,主枝長控制在2~2.5 m以內,第一層大主枝與第二層小主枝層間距50 cm。
從第五小主枝起,往上每隔25 cm遠安排一個小主枝,每2個小主枝與下層主枝呈“十”分布,全樹共安排6~8個主枝,待樹勢穩定后最終落頭開心。
注意事項:1)確立主枝后,主枝基角60°~70°左右,輔養枝拉平或下垂。2)對主枝之間過渡型輔養枝,提早控制,早成花,早結果,早消亡。3)把所有小主枝和側枝都當成小樹管理,按細長紡錘形整枝,枝干比為1∶(5~6)。主軸全部呈單軸延伸,形成垂吊結果狀,這樣的樹體結構層次分明,立體感強,即能充分利用生長空間,又能達到立體豐產結果的目的。
旱作果園只有蓄住天上水,保住地下墑,才能最大發揮肥效作用
秋季平整土地按5 m×6 m打點確定株行距,每個點挖1 m見方的定植穴,將表土與底層土各放一邊。然后每坑按1擔經過發酵腐熟的農家肥、1 kg磷肥和少量土壤調理劑與表土混勻回填,待第2年春天栽植。
春天定植后,以樹苗為中心,用底土,整成雙方1.5 m中間低四周高的方盤,澆灌足量水,以利成活。然后苗木兩邊各鋪一塊1 m寬的地布或黑膜,兩膜縫隙用土壓實。(這樣樹盤內形成一個良好的營養富集穴,下一次雨,集一次水。)
定植當年6月份在樹盤內緣用點施法,每株施1 kg平衡型優質復合肥?;蛴煤喴姿室惑w施肥槍注射。第2年春季,施肥時揭開地布,把有機肥與復合肥按3∶1混合,在樹盤內緣挖8~10個坑進行穴施。然后澆水覆蓋地布。
第2年秋施基肥,在營養富集盤外緣挖寬40 cm深50 cm環狀溝,表土放置一邊,底土扔于樹盤內,每個環內把表土與腐熟發酵的農家肥1~2擔攪勻施入,施肥溝離地面20 cm時,撒入優質平衡型復合肥2 kg。用底土把樹盤整成中間高四周低微壟狀,然后兩側蓋地布,這樣建成一個良好營養富集環。每下一次雨,環內就澆水一次。
第3年3-6月份追肥在營養富集環內選8-10個點,用點施法或水肥一體化進行追肥,隨著樹齡的加大,從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轉化,施肥量適當加大并注重P、K肥的施用。
第3年秋施基肥,仍然進行深翻擴穴,把底土扔于樹盤中心,造成中間微高狀,把表土與發酵腐熟農家肥2~3擔,攪勻施入優質復合肥2~2.5 kg。然后根據樹盤大小,重新鋪上地布,這樣雨后,水自然集入施肥環內,建立了良好營養富集環。
用同樣的辦法,深翻擴穴,經5年時間,株距間的擴穴任務全部完成。
成齡樹沿樹行在行內樹冠垂直投影下方稍外挖寬50 cm,深50~60 cm的通壕建立營養富集帶,將表土放一邊,底層土扔于樹行內起壟,壟高一般15 cm即可。通壕內每畝按5-10方發酵腐熟的農家肥,每株按3~4 kg優質的高效復合肥與表層土混勻回填。形成良好營養富集帶。如當時墑情好,樹盤內起好壟,立即鋪膜覆蓋保墑,否則待下透雨再鋪。需要注意:壟面必須整平、拍實然后鋪設地布,樹行兩旁各鋪一幅地布,寬度可依樹齡大小增加寬度,兩副地布接茬處用土壓實或鐵扣鉤住。
以上采取營養“富集盤”“富集環”“富集帶”措施使果樹處在良好營養空間,為果樹豐產、穩產、優質、高效奠定扎實基礎。
隨著社會進步,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綠色、環保、安全、健康理念深入人心。如何生產安全放心果是我們時下重要課題。
吉縣果園地處殘垣溝壑,針對土壤有機質含量低,干旱缺水問題,同時基于海拔高,溫差大,光照充足等優勢,提出:間伐改行+樹行地布微壟覆蓋+行間生草培肥土壤+建立營養富集帶(秋季深翻增施有機肥)的技術模式。
4.1.1 間伐改變樹行寬度 以15年生以上,667 m2栽45株以上的喬化密植樹,通過隔株間伐方式,使原果樹株距變成行距,行距變成株,整體降低果園株數,使樹行加寬,行向通達方便機械操作,降低管理費用,減少投資成本。
4.1.2 秋季深翻增施有機肥,建立營養富集帶 秋季采果后,在樹冠垂直投影下梢外沿樹行挖通壕,表土放一邊,把表土與腐熟發酵好的農家糞3~5 m3/667 m2攪勻埋入壕內,把底土扔于行內,起壟,壟面高度15 cm,整成倒“V”形,覆膜后,每次下雨都等于集一次雨,形成良好的營養富集帶。
4.1.3 樹行微壟地布覆蓋 于秋末冬初或春季表土解凍后,在樹盤下微壟兩側用園藝地布進行覆蓋,覆蓋寬度1~1.2 m為宜。鋪好后兩側用土壓實,兩塊地布連接處用鐵絲或地釘固定,防止大風掀開。
4.1.4 行間生草培肥土壤 每年行間采取自然生草人工管理方法,行間不進行中耕深草,當草長到30 cm左右時,要進行刈割,割后草留8 cm左右,每年刈割3~4次?;蛐袃确N植油菜,8月份將油菜撒播,遇雨很快長出來,待第2年油菜抽苔開花前,割倒覆于地面,不僅地上部分覆蓋保墑,地下部根系也形成一個營養包。需要提醒的是,自然生草或人工種草,每隔3年,秋季需要耕翻1次。
4.2.1 休眠期 用稀泥涂抹、塑料包扎法處理剪鋸口,促進傷口愈合,避免剪鋸口染病或干裂。清園:清理殘枝落葉、清理雜草,解除草把,刮除粗老翹皮、腐爛病疤,剪除病蟲枝梢,帶出園外集中銷毀或深埋,以降低越冬病蟲基數。
4.2.2 萌芽期 全樹噴施波美3~5°Be石硫合劑,防治腐爛病、白粉病、輪紋病、紅蜘蛛、介殼蟲等。
4.2.3 花期 樹干綁扎雙面膠帶,粘捕上樹干的害蟲。樹上噴波美0.5°Be石硫合劑,防治腐爛病、葉螨、蚧殼蟲、卷葉蟲;果園使用殺蟲燈,性誘補器或糖醋液檢測或誘殺害蟲。
4.2.4 幼果期 花后10 d左右選用AM防病液1 000倍液+0.26%印楝素油1 000倍液,防止早期落葉病、輪紋病、葉螨、卷葉蛾、金紋細蛾等。套袋前2~3 d噴布1次苦參堿水劑1 500倍液+黃腐酸Ⅱ型600倍液或沼液(添加除蟲菊),主要防治苦痘病、水心病等果實生理病害。6月份樹上噴布0.3°Be石硫合劑,防治蘋果葉螨、早期落葉病等。
4.2.5 果實膨大期 7月份間隔10~15 d噴布沼液+0.26苦參堿水劑1 500倍或印楝素1 000倍防治卷葉蛾、金紋夜蛾、早期落葉病、輪紋病等。7月底至8月初樹干綁扎果樹誘蟲帶,誘殺葉螨、蚧殼蟲等。8月份病蟲防治:再結合使用上述藥劑的基礎上,加噴1~2次倍量式煙堿或氯化鈉,防治早期落葉病等,沒有綁誘蟲帶果園,及時樹上綁草把誘集害蟲。
4.2.6 果實著色期 噴1~2次AM防病液500倍液。(注:AM防病液配置方法:AM菌液原液+蔗糖+食醋。)
4.2.7 果實成熟期 10月份徹底刮除腐爛病疤,刮后用稀泥涂抹并用塑料薄膜包扎。
4.2.8 落葉休眠期 11月份清除園內枯枝、落葉、病蟲果,刮除老翹皮,集中銷毀。涂白,涂白劑配方為:水30份,石灰10份,試驗0.25份,石硫合劑原液1.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