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康 金華廣播電視總臺
從報紙廣播等傳統媒體到現在的移動互聯網各類媒體平臺,傳播模式在一直發生著變化,作為從事信息傳播的工作人員,在不同的環境下,媒體從業者應當具有先遣意識,正確認識時代發展變化中出現的各類新興媒體平臺,要在維護和保持好傳統媒體時代中樹立下的優良傳統之外,還要能夠積極熟悉當代媒體發展環境下各種新型平臺的運作模式和操作技能,不能只拘泥于原有的傳統媒體信息處理模式和操作思維,要深刻認識到我國當前在媒體融合轉型過程當中,各類媒體人“在一夜之間全部轉變為新媒體記者”客觀事實,要真正理解到“媒體融合”現實帶來的媒體的思維操作方式和模式改變。
例如,傳統媒體時代報紙、廣播、電視等媒體機構內部各部門分工劃分詳細、職能界限明確,但是就現在而言,我國雖然媒體行業發展起步較晚,但是速度很快,面對著社會對信息傳播更高效和更全面的要求,職責過于細碎的部門架構,實際上對信息高效真實傳播造成了一定的阻礙,信息采、寫、編、發、意見回收等各個環節如果只能像部分傳統媒體批準審核經歷多重流程之后才能付諸實施那么相對于當前網絡平臺的實時信息傳播優勢來講,媒介從業者的工作就會受到很大影響,最終導致信息傳播效率下降,長此以往媒體的信息覆蓋面就會減少。因此,應當正確認識到當代信息傳播的特點,針對不同的媒體和欄目適當改革內部編審流程和結構,打破固化的部門模式,提高信息審核環節的效率縮短時間,利用融媒體時代的技術發展實現信息回傳資源共享,合理提升媒體從業人員自主權,從而保障新聞信息傳播的時效性和準確性。
當前媒體環境下,以“三微一端”為代表的移動互聯網各類信息傳播平臺在社會信息傳播環境和模式當中占據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它們發揮的作用和產生的影響在一定時間和環境下甚至要高于傳統媒體信息傳播的影響力度。因此,現有的各類媒體從業者絕對不能夠忽視這一重要信息傳播平臺的存在,應當積極認識到這些平臺傳播特點和模式,并且有針對性地積極主動將自身的媒體擴展到網絡移動端上,通過各類媒體的信息傳播才能夠更加適合于當代供廣大人民群眾接受信息的方式和內容。
例如,傳統的報紙電視臺不能夠還只停留在自身的實物介質上,更加應當注重“上網上線”,通過網絡力求將自己的信息和觀點更加完整和全面地傳遞給目標受眾,并且在不同的平臺上建立媒介宣傳渠道應當結合平臺的傳播特點,如在微博上開通賬號傳播內容大部分都應精煉短小,可以在內容和與互動上適當增加趣味性;在微信上進行訂閱號的內容生產即可以傳播更大數量的圖片和深度報道,并且可以開展更多種多樣的類型線上活動。
對于身處一線的媒體從業者人員而言,傳統媒體背景下和融合媒體背景下的信息內容生產都有極大不同,在生產流程的各個環節都要提升全媒體專業素養,應當廣泛學習全媒體新聞信息采寫編發技能,不能只是停滯于舊有的技能,融媒體時代的采寫編發在更大程度上是依托于高新科技傳播技術,由記者獨立完成的,而非像傳統媒體時代需要團隊共同在前線完成采訪任務。記者接到新聞線索后就可以迅即出發,在事件發生的第一現場完成初步的素材采集工作傳回融媒體廚房,再由后方工作人員對素材進行加工、整理和共享分發,從而提升傳播速率,節約傳播資源。在這種情況下,媒體從業人員就首先要學會相關科技設備的基礎運用,他們可以不全部掌握科技設備的運行原理,但是要能夠學會如何在事件發生時,高效利用設備進行新聞信息采編工作。同時,針對當前社會受眾對信息接收的特點來看,更加通俗和親民的話語是更受歡迎且傳播效率更高的,因此,在融媒體時代,從業者應當通過音頻、視頻等各類資料有序結合,在保證新聞、真實、客觀、公正的基礎之上,進一步使新聞報道更加生動。
融媒體時代的到來對媒體行業來講,既是挑戰更是機遇,媒體從業者應當清醒地認識到融媒體時代的信息傳播特征和規律,從而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傳播技能和傳播素質,在社會傳播的實踐當中運用好融媒體帶來的優勢,生產出更好的內容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