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璐 寧夏日報報業集團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體時代和媒體融合發展舉行第十二次集體學習中,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發表的重要講話,深刻闡明媒體融合發展的時代大勢,對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做大做強主流輿論提出明確要求,對廣大新聞輿論工作者寄予殷切期望,為做好新形勢下新聞輿論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為了更好踐行黨中央的要求,主流媒體適應融媒體趨勢改革創新已經成為新的要求。
在大眾傳媒發展的新階段,傳統傳媒形式與新的傳媒形式之間存在激烈的行業整體競爭,為了有效整合行業內部資源,提升傳媒報道的綜合影響力,不同傳媒形式之間相互學習,搭建合作橋梁,推動媒體融合已經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之舉。在融媒體背景之下,主流媒體作為我國大眾傳媒發展的領頭羊,實行主流媒體的融合才能夠真正做到聚集不同傳媒形式的發展力量,更好地履行主流傳媒引導社會輿論的職能,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在主流媒體不斷融合的背景下,不僅僅要堅持自身的自身社會職能更要新的社會條件下為自身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在傳統傳媒時期,主流媒體更多承擔作為黨和政府進行政策宣傳和思想引導的職能,在新聞報道的過程中,更多強調新聞報道的專業性與其作為官方報道平臺自身威嚴感,新聞報道整體缺乏靈活性,與新時期新聞受眾的審美需求差距較大。在融媒體時期主流媒體融合能夠有效集合新傳媒力量與傳統傳媒手段的優勢,轉變新聞受眾對于主流媒體報道的刻板印象,進而提升主流媒體報道吸引力。
在融媒體時期,不同傳媒形式的融合首先強調的便是思想觀念的融合,主流媒體只有正確認識社會發展狀況,積極融入媒體融合的趨勢中,才能夠真正在新的發展時期取得自身的競爭優勢。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日益成熟,我國的傳媒更新速度也逐漸加快,以微博、微信為代表的新型社交傳媒平臺已經在人民群眾生活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成為人民群眾進行獲取信息的首要方式。主流媒體應聚集多方優勢資源,打造自身發展的新媒體平臺,通過將原有建設與網絡平臺結合,進一步推進社會的發展進步。以我國上海地區的主流媒體為例,在融媒體發展階段,解放日報報業集團和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整合重組為上海報業集團;原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與上海廣播電視臺、上海東方傳媒有限公司合并,改制設立國有獨資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在融合后將原有的紙媒與電視傳媒網絡拓展,打造了東方網并成功上市,這次融合的背后是主流媒體攜手合作的結果,也是順應時代進步的發展新形勢。
在任何發展背景下,“人”都是社會建設最為關鍵的因素。在大眾傳媒發展的新階段,強調主流媒體融合并不是簡單的傳媒形式之間的合作,更重要的是不同傳媒手段之間人才的交流以及同一組織機構的建立。在傳統大眾傳媒發展階段,主流媒體由于其性質的特殊性在行業競爭市場中參與度整體較低,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推進與傳媒行業自身發展變革的要求,主流媒體積極融入市場競爭已經成為必然的要求,在這個新的背景之下,搭建統一協調組織,能夠提升資源配置效率,積極推動全網通報道,適應媒體融合趨勢。以“中央廣播電視臺總臺”成立為例,在總臺成立后,打造央視新聞中心,積極開拓網絡新聞報道版塊,進一步明確央視下屬各個頻道的定位,將傳統的電視傳媒報道與網絡新聞報道實現有機融合,構造了全新的高起點融媒體發展新格局。
在上世紀50年代,針對文化建設黨和國家領導人就強調要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尊重文化產業的多樣性,才能夠打造更加優質的文化報道平臺。在融媒體時代,不同的傳媒形式具有自身發展的不同優勢條件,主流媒體的融合同樣應突出各類傳媒形式的優勢,做到守正創新。主流媒體融合在于打造品牌產品,通過聚集主流媒體優勢,將主流媒體進一步精準定位,時刻保持創新態度,適應傳媒行業變化與發展態勢,打造優勢傳媒新矩陣。在發展中要集中傳媒優勢力量,不斷拓展新媒體平臺,提升主流媒體綜合影響力。
在大眾傳媒發展新時期,主流媒體迎來了融合與變革發展的重要時點,只有積極迎合融媒體趨勢,才能夠以全新的姿態探索主流媒體發展的新趨勢。主流媒體首先應重視自身思想觀念的變革,擺脫原有的自我認知,更清楚的明確市場競爭的大環境,樹立媒體融合觀念,整合行業內部現有資源,打造統一管理組織,更好地協調行業內部資源分配與發展新定位,在融合的過程中,打造優質人才團隊,為充分發揮不同傳媒優勢條件,建立新媒體發展矩陣做好基礎。主流媒體融合是在媒體在新環境下更好地履行自身信息傳遞與輿論引導的嘗試,也是推進我國經濟體制發展與文化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舉措,具有深遠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