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雪 彭 燁
三門峽社會管理職業學院 河南三門峽 472000
所謂養老產業就是針對老年人創設的包含,吃、穿用、住、行、醫療、護理等一系列的服務內容的產業集合,服務對象一般是六十歲及以上的老年人群體。
服務產業集合了第一、二、三產業的相關內容。涵蓋非常廣泛,涉及具體內容眾多,同時在普通服務產業基礎上衍生出來的老年配套產業也類目繁多,之如老年服飾產業、老年陪護產業、老年娛樂產業、特群人士管護服務業等,形成了一個非常具有發展潛力的巨大市場。
“養老產業“基于產業特殊性不同于其他盈利性產業,它以滿足社會服務為主旨不同于銀行金融等。社會養老性企業要樹立正確的市場觀念,雖然目前行業利潤不高,但基于我國老齡化基數的龐大即便是微利其累計利潤也不容小視。各養老企業既要堅持做好養好產業完善社會服務,同時也要以市場變化為發展導向,提高養老服務的品質。
隨著我國老年人口比例持續攀升,老年人養老問題已變得非常緊迫。因老年人已不是主要勞動群體,經濟來源相對不足,社會支付能力較低,也因傳統消費理念和長期節儉思想影響不愿意花錢養老。由此造成養老產業發展遲緩。
養老問題已日益嚴峻,然而我國社會保障,相關法規系統性、協調性、針對性、可操作性不強,城鄉、區域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不均衡,養老服務有效供給不足、質量效益不高,養老費用收支長期缺口較大。群眾對于政府部門的執行力和公信力認可度不高,造成養老參與性低,加之部分地區對待養老問題宣傳教育不足,未深入推廣普及社會養老知識,老年人普遍不太認可社會養老產業。
大多數人認為養老工作只是簡單的老年人看護,類似醫院護工等臨時性工作,而不是一項長期發展的事業。所以愿意從事這一工作的人相對較少,即便是正式產業人員,也多是年齡較大的準老年人,而且他們自身文化素質不高且普遍未接受正規的養老專業知識培訓,所以造成養老業專業性低下。
我國從2000年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14年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1.38億,預計2020年比例達到12.8%。但我國專業性社會養老產業起步晚,數量少、發展慢,服務能力低下。巨大的老齡人口是養老產業發展的基礎保障,巨大的市場經濟潛力是養老產業發展的動力。優質健全的養老企業必將在發展浪潮中收獲豐厚。
隨著國家多部養老政策的出臺,對于社會養老事業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并制定了從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服務標準化、養老機構改革、養老保險制度到養老金并軌等多方面的指導。有力促進了我國養老產業的發展。如,2015年出臺的《關于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就標志著開啟了養老產業的發展新局面。
養老產業有別于傳統產業,其消費群體較為特殊,消費點較為固定。老年群體由于在生理、心理、經驗等方面有著明顯的差異,因此,老年市場的消費行為也具有了其自身的特征,包括實用性消費強、消費習慣穩定、消費方式固定等。老年人的這些消費特征也決定了養老用品和服務與其他產業存在著較大不同從而形成了特殊老年人消費市場。
目前,“我國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新農合等已全面覆蓋,但專門針對失能老人的長期照護的醫療保險卻長期欠缺。“老年人長期照護保險具有提升養老服務市場的購買力功能,保險立法將把養老服務產業的發展真正納入到法治的框架下。缺乏這個保險,將無法真正推動養老服務的產業化。為了提升老年人的購買力,推進養老事業建設的合理性,政府必須要加大推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力度。
從目前先進國家養老產業發展趨勢來看,居家養老已越來越普遍,且越來越實用。例如,居家養老現已成為日本、美國等眾多海外國家的主流養老模式。這種模式下專業的養老服務機構入住老年人的社區,為其提供專業的全面性日常照護服務,非常適合有社交需求且經濟狀況較好的老年人養老需求。
高科技的養老護理設備是提高養老服務的物資保障,能最大化節約人工成本,且提升老年人服務效率和服務滿意度。比如,引用失禁感應器,離床感應器,自動化馬桶、動作探知感應、智能監管系統、遠程醫療診斷等等高科技護理設備。有效保障老年人養護安全和養護周全。
面對我國老齡化問題的加劇,加快發展養老產業是當下需要正視的問題,也是急需解決的現實問題。通過深入分析養老產業的問題和特點制定適宜政策和采取合理方法對于養老產業而言意義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