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敏
廣州市番禺區市橋橋東小學 廣東廣州 511400
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對于乘法、加法的結合律和交換律,學生在學校正式學習之前就要經常運用,以便可以積累更多的感性經驗,但學生在學習數學中乘法分配律之前,很少會有這方面感性積累和直接經驗。并且注重灌輸并缺少建構,在數學教學乘法進行分配律時,大部分教師幾乎根本不顧學生已經存在的知識經驗或知識生長點[1]。小學生因為受思維能力、知識水平、知識經驗、年齡特點的限制,在解答數學題的時候大部分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因此,教師必須正確看待學生的這個問題,因利乘便,能夠巧妙地把學生在解答數學時所犯的錯誤,變成有效學習的一種資源,要想探尋出錯誤的根本原因,就必須引導學生理性反思、深入剖析、認真審視錯誤。
例如:為了提高居民節約用電的意識,某市民生活用電進行階梯的方法來計算,收費標準為0-60度部分,0.55元每度電;61-210度部分,0.63元每度電;210度以上所使用的電,0.71元每度電。假設王小月家七月份用了295度電,請計算一下七月份她家應該繳納多少元電費?(需要保留一位小數)錯誤的解題方法為:295乘以0.71約等于209.5元,錯誤答案是王小月家七月份應該繳費209.5元電費。
錯題要點:出現錯誤解題的答案主要原因在于學生在審題的時候,出現了審題偏差,沒有深刻體會到階梯方式的計算實際含義。實際上,295度電是要分為60度電、150度電與85度電來計算用電量,所以應繳納的電費為50乘以0.55加上150乘以0.63加上85乘以0.71約等于182.4元。
糾正方法:有效審好題是準確快速解題的關鍵和前提,教師在平時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必須重視學生對審題這方面能力培養,注重引導學生認真讀題,細致審題,明確題意,并抓住命題中的關鍵句、詞或字,仔細進行推敲,并準確理解命題中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找準命題中的數量關系,探尋出隱身的條件,才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審題習慣,從而快速、有效、準確的解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本就應該從探索中進行的,在這一過程中,每個學生的思維方式都各不相同,因此,偏差與錯誤都是正常的,主要在于教師的引導,幫助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從而解決問題[2]。
例如:1.88千克的大豆可以榨出0.75千克的豆油,那么每千克大豆可以榨出多少千克的豆油呢?榨出一千克的豆油大概需要多少千克大豆呢?錯誤解題方法:1.88除以0.75約等于2.5千克,0.75除以1.88約等于0.4千克,錯誤答案為一千克的大豆可以榨出2.5千克的豆油,1千克的豆油需要0.4千克的大豆。
錯題要點:錯誤理解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學生對“平均數”不夠理解,不能夠牢固掌握數學中這一概念及理解不夠透徹,對于把哪些東西需要平均分或者平均分成多少份,思維混淆不夠清晰,所以在解這道數學題的時候,胡亂把命題中的兩個字相除,從而導致解題錯誤。正確的解題方法:0.75除以1.88約等于0.4千克,1.88除以0.75約等于2.5千克,答案就是一千克的大豆可以榨出0.4千克的豆油,一千克的豆油需要2.5千克的大豆。
糾正方法:根據以上錯題,教師應該注意在給學生“平均數”講課時,應該引導學生特別關注平均數的學習過程,重點掌握把哪些東西需要平均分或者平均分成多少份的含義。與此同時,要加強學生對平均分這一現象的分解剖析,通過典型實際的例子來引導學生,在適當的時機進行數學模型的構建,從而根據現象來看事物的本質,掌握平均數最本質的特征,找到數和數之間存在內在的聯系,不僅能確立數量關系,還可以巧妙的解題。
例如:請先用一張紙將一串數字100,4,100,3,100,2,100,1蓋起來,然后將紙漸漸的向右移,每次只能露出一個數字,一邊移動紙一邊口算這些數字和,比如,100,4……以此類推,一直到最后面一個數字,請回答正確答案是多少?錯誤答案是500。
錯題要點:由于一邊移動一邊口算,就會反復重復著100,200,300,400,學生因為思維定式干擾和影響,因而使思維產生盲點和慣性思維,導致很多學生都不假思索,脫口而出的說出500的錯誤答案。
糾正方法:導致解題錯誤主要因素是學生們的思維定式,在平常的教學中,作為教師要提高學生思維訓練,激勵學生勇于聯想、探索,勇于標新立異,找出新的蹊徑,改變一種解題模式和解題思路,多方位、多層次、多角度地分析和思考問題,以探索更巧妙的解題辦法,從而幫助學生開創新的思維,使學生思維具有變通性和靈活性,提升學生多方面思考問題的能力。
綜上所述,學習中錯誤是學生正常普遍存在的現象,它主要來源于學習本身,是學生真是的思維,蘊藏著寶貴的教學資源,教師應該從學生的學習錯題中入手,發現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不足,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缺漏,從而提升自我,改善自我,調整相對的教學策略,提升教學的實際效果[2]。教師要不斷深入幫助學生分析并解決錯題的原因,明確錯誤的類型,靈活對待學生所產生的錯誤,并采用相應的改正錯誤的方法,更好的幫助學生糾正、辨錯、議錯、找錯,讓學生知道自己錯在哪里,還要知道為什么錯,從而提高學生防錯能力,加強學生數學的解題能力。